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重要在哪?
┃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廖化
近年来,作为医疗保险管理的重点工作,支付方式改革一直是热门话题。在深化医改的多项举措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也被寄予厚望,出台了多个重量级文件。
近日网上传言,延期三年的国家医保支付标准,或将于年内,由新组建的国家医保局出台。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多重要?
下一步的推进重点在哪?
实现路径有哪些?
与医院的利益关系?
本文将结合专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观点,尝试回答第一个问题。
日前,在一个关于“新时代药品供应保障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论坛”上,人社部医保司管理处处长黄心宇认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是适应医疗领域主要矛盾的变化。目前,全民医保已经基本实现,老百姓参保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是,老百姓对于医保的诉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希望得到质量更好的、更加方便、保障水平更高的医保。医保的发展阶段已经从最初的建制度、扩面转移到提质量的阶段,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提高医保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二,是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水平的必然。基本医保支付指的是医保基金对于购买的医疗服务进行支付。它不同于其他直接补偿类保险,除了要考虑“大数法则”外,还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要求医保在医疗服务市场上要代表参保人,与医疗服务提供方进行博弈,从而获得最优的价格或者在相同价格下获得最优的服务。可见,利用医保支付方式更好地实现其保障目标,是医疗保险的一个重点工作。从1998年医保制度建立以来,其管理能力、管理队伍、覆盖网络、数据信息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干预或者引导医疗行为的能力,这也是医保支付方式发挥更大作用的基础。
第三,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诸如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一直都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些工作中,各方都希望医疗保险的经济杠杆作用能够更多地发挥,所以对于医保支付方式提出了一些要求。医保部门需要做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来配合深化医改目标的实现。当然,医保发挥作用更多情况下是间接的作用,经济引导是有效的但不是绝对有效的,尤其决定于被引导的对象是不是看重经济利益。比如,为什么有的地方基本医保对基层的报销比例在90%以上,甚至在95%以上,但很多人还是不去基层看病,很大程度上是不信任基层的诊疗能力。
在去年《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举办的第5期医改北京论坛上,人社部社保中心医疗生育保险处处长段政明指出,医保支付是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保障参保人员权益、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自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日起,支付方式方面的改革探索就从未停止。长期以来,我国多种支付方式并存,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试点探索,不断交流,认识日趋统一明确。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各种支付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弊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支付方式没有最好,只有合适。
很多人讲,分级诊疗制度成功的关键在于医保支付方式能不能起到杠杆作用。所谓杠杆作用,就是说医保对不同的医院有差异化的支付比例,通过经济的调节来引导病人在不同的医院就医。湖北省医保局局长戴伟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当医疗质量和钱放在一起比较的时候,很多人更看重医疗质量。所以,不要过分强调支付方式改革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只有各方面条件都达到时,杠杆作用才能发挥到最大。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曾撰文指出,医保支付方式是对医保所购买医疗服务的费用支付,这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内容。这也体现了医疗保险区别于其它直接补偿型的社会保险的根本所在,医保不是在筹资后确定一个待遇直接给到个人,而是替参保人购买服务,医保支付的核心就是你如何替参保人获得一个有效的服务和适宜的价格。因此,医保支付方式无异是一个利益博弈机制。在这种博弈中,医保始终要为参保人追求质量保证,要为制度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基金平衡。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