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各地有益探索,让长护险更好守护失能老人

专注深度医改→ 中国医疗保险 2023-10-10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被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并明确要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也是补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


作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护险是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之外的社保险种,被称为“第六险”。自 2016 年起,我国在 14 个省份 35 个城市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2020 年新增 14 个试点城市(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家医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已覆盖 49 个城市、1.45 亿人,累计有 178 万人享受待遇。

长护险为失能群体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已达 2.64 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比 2010 年上升了 5.44个百分点。而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超过 4000 万人,除了失能老人外,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 1500 万痴呆患者,其中约 1000 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也将成为长期照料的重要需求方。因此,被誉为“裹着爱意而生”的长护险,为我国未来养老服务中缓解医疗资源压力、家庭照料压力,居家和社区机构有效结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提供了可行方案。同时,更为失能、半失能和失智群体的照料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 2016 年开始,我国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从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群起步,从其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中筹资,并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向长期护理机构购买专业的服务。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条件的参保人员,可选择在养老、康复机构接受护理或居家护理。选择居家护理的,可由亲属或保姆提供基础护理服务,由定点护理机构上门提供专业护理服务。长护险的出现对失能老人而言意味着生命质量的提升,对其亲属来说,也缓解了不少经济和事务性负担。


76 岁的北京市民唐阿姨就是 178 万名享受到长护险福利的其中一位。唐阿姨有高血压和冠心病,一年前因摔倒导致失能,长期卧床。专业护士在入户评估后,结合长护险服务要求,为老人定制了个性化服务方案。照护员通过上门按摩调理、康复锻炼等缓解老人长期卧床导致的背部疼痛等症状。经过一个月的护理,唐阿姨夜间失眠的症状改善了很多,翻身进步很大,各项生命体征数据也都处于稳定状态。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大多数失能人员所在家庭仅靠自身力量无法破解的困局。翻身、洗发、理发等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小事,对于很多卧床老人和家属来说都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老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很多失能老人的家属表示,由于不知道如何操作,家里的老人失能五年都没有好好洗过澡,直到有了长护险之后,专业护理人员带着专业的设备上门才真正解决了失能老人的洗澡问题。

长护险在各地的有益探索

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地方政府纷纷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六年间,随着试点城市数量的增加,长护险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各地方试点也在做着有益探索。


山东是全国第一老年人口大省,截至 2021 年底,全省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 2151 万,占比 21.15%。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失能人员的上升,长期护理的社会需求旺盛。作为全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两个重点联系省份之一,山东率先开展了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2020 年全省 16 市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部纳入国家试点,领跑全国,并于 2021 年率先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截至 2022 年 8 月,山东省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3613.6 万人,居全国第一。


四川省成都市作为全国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从今年 7 月 1 日起,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据成都市医疗保障局生育和长期照护保险处负责人介绍,几年来,当地长护险参保范围逐步扩大、覆盖群体逐步延展,参保人不仅囊括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从去年开始,异地居住人员也可以申请长护险待遇 ;而待遇给付方面,特别是针对居家护理,当地也提供了多维度的给付方案。不仅如此,自 2023 年1 月 1 日起,学生儿童 ( 含大学生 ) 也将纳入参保范围,实现长护险全龄覆盖。


作为国家第二批试点城市,福州自去年 6 月起试点推行长护险。秉持着让每位失能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的初心,福州长护险试点勾勒出“139”制度框架:“1”是“让失能人员生活更美好”;“3”是“支付能力体系、护理水平体系、服务质量体系”;“9”是每个体系下面设置 3 个机制,包括参保评估机制、资金筹集机制、待遇支付机制、护理规范机制等。依照这个框架,福州市医保局详细制定了评估标准、待遇标准、护理内容、服务规范等近 30 个文件。截至 2022 年 9 月底,全市 179 万名职工医保参保人全部纳入长护险保障范围,共有 2652 名失能人员享受到长护险待遇。

长护险扩围提质任重道远

长护险制度是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六年来,长护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了一部分失能人员的护理问题,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负担。但同时,长护险制度也面临着诸多难题,要建立完整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体系,当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由于社会认同低、薪酬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导致养老服务行业人员招不来、留不住,特别是具有医养结合技能的长期护理服务人员十分紧缺。据估算,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大约有 500 万人。调查显示,全国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仅占 12%,养老护理人员学历水平以初中及中专为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表示,长期护理保险最终要着眼于高质量的服务,这对提供服务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长护险制度发展比较好的地方一方面鼓励大学、中专、职业学校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采取人才引进的方式。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推广,产生一批稳定的工作岗位,将来也会使年轻人或者中青年能够更了解这个行业,会逐渐缓解这方面的需求。”杜鹏说。


如何打破单一的筹资渠道,实现资金多元参与,是推行长期护理保险需要破解的另一难题。此前,多数地方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从职工医保开始,所需保费从医保基金直接划转,筹资来自医保统筹基金的占比达 60% 左右。过度依赖基本医疗保险,增加了医保基金支出压力。有专家建议,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多渠道筹资机制,在发挥医保基金功能保障失能群体的同时,还应遵循“财政要支持,个人要缴费”的原则。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表示,长护险虽然由政府部门推动,但要做到可持续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于缴费意愿低的群体,要做好告知服务,做好公众的宣传教育。此外,要完善相关规则、标准,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只有政策到位、认知到位、服务到位,促进政策性业务和商业化服务有效衔接,才能推动长护险扩围提质。”王绪瑾说。


原标题:让长护险更好守护失能老人

来源 | 中国金融家

编辑 | 符媚茹 买晓飞

热点文章

• 长护险年初回望:22个试点城市实现全民覆盖

• 2个关键点,推进长护险服务高质量供给

• 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护险该如何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