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讨 | 2023年度DRG/DIP清算工作怎么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郑经说双D Author 郑经说双D


笔者分析预测,2023年DRG/DIP付费将面临“总量有限、数量增加、单价下跌”的情况。那么,面对住院人次增长的这一现象,我们又该如何进行2023年度的DRG/DIP付费清算工作呢?

一、为什么?

笔者在工作与生活中,一直秉承“发生问题,厘清原因,解决问题”的原则。那么,对于“总量有限、数量增加、单价下跌”这一现象,笔者觉得各地医保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寻找导致“住院人次增长”的原因:


1、疫情三年期间限制医疗服务需求,疫情放开以后医疗服务需求回归正常;


2、疫情防控放开以后,相对而言肺炎患者数量较往年增加;


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住院医疗服务量加大;


4、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低指征入院;


5、DRG/DIP付费以后,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一定的“冲量”行为。


以上均可以从病种/病组结构、数量、增长率等方向结合年度、月度、区域、机构等级等维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寻找主要原因。

二、怎么办?

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1、若确因医疗服务量合理增加导致的住院人次增长。首先,第一个想法应该是增加DRG/DIP付费清算总额;其次,再按照“尽力而为”的原则,使用一定量的风险金、历史累计结余增加一定量的“DRG/DIP付费清算总额”;最后,再考虑根据清算总额、医疗服务总量确定费率/点值/分值点值下降幅度。


2、若确也存在低指征入院、“冲量”行为导致的住院人次增长。对于医保部门而言,则需要加强监管、正确引导;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则需要规范收治病例、把控住院指征。


三、未来?

在考虑好2023年度的清算工作方案的前提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着眼于2024年以后的工作,要充分评估2024年度住院人次及总额预算的有关问题。那么,就需要从筹资标准、监管力度/方向、预算制定等内容提前考虑。


因为按照继续执行往年标准,那么2024年仍有可能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

四、总结

对于医保部门而言,不能因为住院人次增加引发的“总额预算不足”,盲目地降低费率/点值/分值点值;否则一定会对造成本地医疗机构对于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产生偏激意见(等于让医疗机构承担了住院人次增长带来的医保基金预算不足);甚至是对本地医疗服务良性发展造成影响。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2023年如果医疗机构由于费率/点值/分值点值下降,出现DRG/DIP付费对比按项目结算“亏损”,这个“锅”不能让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来背;究其根本原因是--住院服务人次增长、医保基金总额有限。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DRG/DIP付费下不能盲目增量,提质一定是优于增量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平台证实,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有关内容。

来源 | 郑经说双D

编辑 | 杨紫萱 买晓飞

热点文章

• 探索医保基金直接结算,背后有哪些思考?

• 全国医保飞检全面启动,超医保限定支付问题成为监管重点

• 长护险:3大瓶颈制约发展,有哪些对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