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保,不断为群众幸福“加码”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全民医疗保障制度顶层设计,一张覆盖全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网络基本形成,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让医疗保障网“密不透风”,应保尽保,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能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本医保覆盖更广,保障效率更高
全民参保是医保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全民参保工作,通过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打通系统,夯实责任,持续推进参保扩面提质。截至2022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6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保障覆盖更广,保障效率更高。
66岁的董女士是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是一位高血压、糖尿病的“老病号”。挂号、开单子、缴费、取药……患病的早些年,跑医院对董女士来说是家常便饭,医疗费用也时常成为家里的一大负担。“用的还是那些药,但好像自己要掏的钱变少了。”近几年,董女士发现自己看病就医的费用与之前相比在逐渐变少。除了“变薄”的医药账单,对她来说,还有一个新变化:来医院的频次明显降低,“特殊病种门诊一次可以开三个月的药,还能签约送药上门”。
对于各项医保政策落地带来的变化,董女士感触颇深:“每一次医保政策调整都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减轻看病负担。”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不断落实落细各项医保惠民政策,切实让好待遇、好政策惠及更多参保群众。比如,国家医保局采取医保谈判、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居民慢性病保障方式等多种措施,持续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据公布的数据显示,5年来,国家医保目录累计新增618种药品,涵盖新冠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临床治疗领域;国家组织集采333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集采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8种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80%,连同地方联盟采购,累计减负约5000亿元……随着一项项政策落地,报销比例不断提升、待遇享受人次不断增加、用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变得更有力度、更有厚度。
医保服务更便捷,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近年来,全国医保系统不断探索医保服务新路径,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医保服务的堵点难点,不断提升医疗保障范围及能力,通过推广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服务事项下沉等一系列举措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59岁张女士的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人,因确诊肺恶性肿瘤去青岛市一医院做手术治疗。因住院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出院时便实现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报销了一大笔费用。
张女士看着账单很感慨:“要是在以前,这病可能要拖垮一个家。现在医疗费用还直接结算,不用垫资跑腿报销了。”
提升跨省流动人口就医便捷度,让百姓身在异乡不愁医,是民生所盼、时代所需。旧的信息系统信息不互通、数据不互认,直接影响结算效率,导致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网上不能办、异地不能办”,“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2022年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彻底结束过去系统分割、烟囱林立的历史;推进医保服务迈进“码时代”,为群众提供“搬到家里的医保服务点”和“装在口袋里的医保服务厅”……越来越多医保便民利民功能的实现,聚焦群众“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切切实实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医保改革红利。
提升医保基金管理水平
让每一分“救命钱”都花在实处
没有医疗保障基金的安全,就没有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不断扎牢织密医保基金监管的“制度笼子”。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五年推进日常监管全覆盖,连续五年联合卫健、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国家医保飞行检查,积极曝光典型案例,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初步构建起了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截至2023年6月,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57.9万家次,处理170.3万家次,追回医保资金835亿元。
为了守护好群众“保命钱”,国家医保局表示,将持续在精细管理上发力,做到全方位、全流程、全环节智能监控,切实打造守护医保基金安全的“电子眼”和“顺风耳”,让数据“有迹可循、有据可查”;织密监管网,坚决斩断伸向医保基金的各类“黑手”,提升医保智能监管能力和监管效能,让医保基金有效使用惠及民生。
当前,我国的医保制度改革仍在持续推进,医保制度利改革的政策红利也在不断地释放,不仅让广大老百姓“病有所医”“医有所保”,还能在家门口实现“病有所医”“病有良医”,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百姓收获“稳稳的幸福”。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七月
编辑 | 符媚茹 买晓飞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