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协,从兴趣到责任
记者:
苏奕文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2015级本科生
黄 梅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2015级本科生
李 奇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
中午十二点半,正是很多同学午餐后陆续回宿舍的时间。但对于前往篮球场“观战”的同学们来说,中午的精彩才刚刚开始。球场上,备战的双方队员早已热身完毕、蓄势待发;而场边,担任裁判和督场的同学也已准备就绪。每一场这样的篮球比赛除了双方球队外,还离不开篮协的组织协调。对于篮球,不论是观众、球员还是参与组织的篮协工作人员,大家都是兴趣使然,但是比赛的顺利进行其实还需要更多因素为兴趣保驾护航。
源于兴趣,各有专攻
老王曾是院系女篮的队长,毕业已经两年,现在在南京工作的她一有时间就会骑着自行车直奔仙林校区的球场。据她回忆,南大的篮球比赛在她刚刚入校之时就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而关于比赛的一系列活动也都是由篮协来负责,这个传统大概从浦口校区就已经形成。一方球场,两支队伍,加上篮协派出的裁判及督场,一场比赛就成型了。
“以前球场里的座椅从来不是用来坐的”,老王回忆起曾经球场的盛况,“上面站着的全是看比赛的人。”而一场比赛中,除了明星球员的精彩表现之外,球场上裁判的判罚也一直是观众的一大看点。球技不错的老王在球场上也拥有不少粉丝,从小就开始打球的她对于篮球的比赛规则早已了然于心,但她自己却从来没有成为裁判的想法。“打球和吹比赛是两回事,我专心打球,却未必能吹好比赛,大家都是各有专攻。”而在她看来,一个好的裁判给人的观感应该是很舒服的,动作标准、形象得体,对于每个球的判罚都很果断。而谈起符合这一标准的裁判,主持过多场比赛判罚的郭洋令人印象深刻。
郭洋是南大历史学院研二的学生,目前是南大篮协中唯一一个国家一级裁判员。最近参与的一场比赛是本学期男篮院系杯中文对数学的揭幕战,身穿正式裁判服装的他吹响了本学期篮球比赛的第一哨。
虽然从小就对篮球有兴趣,但是郭洋最初接触篮球裁判这个领域是大一选课时的机缘巧合。当时他就读于篮球氛围非常浓厚的湖南湘潭大学,忘记及时选课的他只能选择了较为冷门的篮球裁判课程。当时那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水平很高,是湖南省一位知名的篮球裁判,由此也为喜爱篮球的郭洋打开了一种新的视角,使他进入到了一个相对于普通篮球爱好者来说较为陌生的篮球裁判领域。
到大二时,郭洋已经先后拿到了国家二级和国家一级裁判的资质。与此同时,因为观察到大学业余篮球联赛中裁判及运动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比赛冲突的现象,郭洋带头组织培训了一批业余爱好者,成立了一支裁判队伍。“当时为了不耽误正常比赛,我们每天六点起床,从六点半训练到七点半。连续两周时间,基础理论讲解完成后便开始模拟实战。”郭洋回忆起当时训练的情形时说道。而他当时培养的这支队伍后来也不断壮大,不仅服务于校园内的各类比赛,更在湘潭市的各级比赛中发挥作用,逐渐趋于专业化。
当然,对于一些人来说做球员和当裁判都属于篮球的一部分。在现任篮协主席贾聪看来,两者都是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事,并没有高下之分。在成为篮协主席之前,贾聪在篮协中担任裁判长一职,从而对于以往赛事不规范产生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他今年在篮协原有裁判组的基础上新增赛事部和宣传部的初衷。“以前篮协分工不太明确,都是篮球圈里大家比较认可的人来当组织者和牵头者。今年篮协在社联正式注册,就是想要把赛事做得更加规范。”
谈到部门细分之后面临的困难,贾聪坦言新参与管理的同学难免经验不足。除此以外,人员不够充足也是一个问题。商院15级的李彦博是今年篮协赛事部部长,据他介绍,赛事部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协调赛事日程,并负责比赛前督场的安排工作。除此之外,每天对裁判和督场的问题反馈也是由赛事部来负责。在九月二十六日篮协官方公众号“南大篮协”上推出的督场政策公示中,赛事部针对过去几场比赛个别院系督场出勤的问题推出了新赛季的督场奖惩措施,旨在督促各球队完善督场工作并进一步规范篮球赛事。而李彦博也提到,一开始运行人员还是有些紧张,招新时对于同学的篮球基础并不做过多要求,更看重的是其组织协调能力、是否肯吃苦耐劳以及对篮球的热爱。
刚刚加入篮协宣传部的同学介绍说,宣传部日常的工作目前就是负责推送每日的赛事战报以及次日的赛事预告,除了运营“南大篮协”的公众号之外,平时中午比赛时还要负责拍摄比赛照片,篮协内部举办裁判会以及督场会时也要负责做一些会议纪实。宣传部建立时间也还不长,不过也建立了完整的值班制度,部员们积极性都很高。自己加入宣传部不仅锻炼了微信编辑能力,最关键的仍然能经常观看和记录球赛。而也因为自己参与到了公众号的运营,所以总是能看到同学们在后台的留言。“每天都有留言,有的给自己喜欢的球员加油或者表白,也有关注我们工作的同学,会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些都是一种反馈,我们都很重视。”宣传部的新成员很欣喜,“比赛一直很精彩,而我也又多了一些志同道合爱看比赛的朋友啊。”
“始终让球和球员迎面而来”
当然,作为一项竞技类的体育赛事,比赛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在裁判经验丰富的郭洋看来,水平相近、竞争激烈的两只队伍之间,由于更加容易产生肢体接触从而更易产生摩擦。对于郭洋来说,好的裁判应当在赛前了解两队的背景,并通过比赛开始时球员之间的身体对抗及场外观众的反应,在几分钟之内迅速摸清场上的形势。并且裁判员要对接下来的情形做好心里准备和预估,特别是要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尤其是在观众情绪失控的状况下。“场上谁都可以乱,唯独裁判不能乱。”郭洋说道。
另一方面,校园体育赛事比起高水平赛事,缺少高科技手段来辅助裁判的判罚,没有提出“技术挑战”回放录像的方式来质疑裁判判罚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郭洋认为裁判员首先要尽可能做出正确的判罚,并且要直面失误,“错了就要承认。”与此同时,作为业余比赛的裁判员,自我素养的提升也非常重要。“篮球裁判员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在场上要不停地奔跑。”郭洋说,一个裁判员为了保证身体到位,一场比赛下来仅是纵向运动距离就会达到五千米以上。“我在场上会随时做好奔跑的准备,不停地奔跑,迅速地走位、急停、急加速。主裁完一场比赛后会满头大汗,后背会湿透,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裁判。”
在郭洋看来,正是基于篮球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才形成了篮球裁判员的黄金法则:“一个优秀的篮球裁判员,应该始终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在球和球员的前面,让球和球员迎面像你跑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捕捉技术动作,做出正确的判罚。”而做出正确的判罚不仅是基于比赛的公正性,更是为了保障比赛的安全性。每当郭洋看到赛场中出现的纷争时首先会觉得很痛心,“作为篮球裁判员如果消极怠惰,导致位置移动不到位漏掉了犯规或者违例的动作,那么这些便会成为场上潜在的危险。”
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篮协是一个服务型的中立组织,主要是想给大家形成一个打球的氛围。”篮协主席贾聪在介绍篮协自我定位时这样说。然而,在具体工作的进行中,篮协和球员之间还是会存在认知上的偏差。“篮协应该是一个服务于运动员的组织,但是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它是一个管理者的存在。”一位球员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而本学期刚加入篮协宣传部的同学对于“服务和管理”也有自己的见解:“组织比赛本来就是一个利益相互妥协的协商过程,很难做到让每一个人都满意。如果是单纯地服务,就很难顺利地组织比赛。”
而在裁判郭洋看来,既然有了篮球比赛的存在,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强大的组织管理方。“篮协不能仅以服务机构的身份存在,对于篮球比赛,它组织、它管理,出了问题它负责、它处理,要做到奖惩分明。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校内官方机构的身份,并且在比赛前制定好针对球场不文明行为的应对措施。可以借鉴NBA等高水平球赛当中的‘零容忍’原则,杜绝使用除篮球手段外其他的途径解决问题,从而让比赛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而作为一名裁判员,郭洋也希望裁判员能够身着统一的裁判服,以整齐划一的精神风貌面对赛场上的球员。篮协方面也已经将这一计划提上了日程。
除去下雨的日子,中午的球场总能集结众多篮球爱好者,比赛多的时候一天会有三到四场同时进行。从第一场比赛开球到最后一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这片球场每天都会有胜负产生。比赛结束后,观众离场,比赛双方的球员相互握手,有些院系的队伍还会围坐一圈在篮球架下开会总结比赛之中的得失,督场的工作人员会留下来整理最终完成的比赛记录表格。一场比赛的进行离不开球员和组织的共同努力,当比赛有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运行方式时,也许相比最终的胜负结果,比赛过程的呈现其实更为重要。正如郭洋所说:“当比赛朝着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时,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的观众。”
责编|方婕妤
美编|刘佳旭
图片|郭洋 篮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