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锋书店 | 颐和路的异乡者

新潮 新潮 2022-06-13


来南京游玩的游客们一定不会错过文艺的先锋书店。自2014年BBC纪录片将先锋书店列于全球十大最美书店后,先锋五台山总店一直游客不断。许多人慕名前来欣赏大十字架、拍照打卡、读书谈天。


(2018央视纪录片《书迷》所摄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


然而,初至南京的南大学子怀揣着对美与安宁的向往,背上行囊赶到五台山先锋书店总店,却发出了另一种感叹:


“上个星期我去的时候人真的贼多,大家坐在位子上玩手机不看书也是很无奈了。”


“我上次去的时候里面在做活动根本挤不进去看书。”


“感觉先锋书店的书跟别的店也没有什么不同啊,网络小说畅销书都在最显眼的地方。”


“卖的文创和纪念品挺无聊的,书,店里的咖啡甜点也贵。”


先锋书店不是宁静的精神栖居吗?不是“全球十大最美书店”之一吗?怎么看起来人潮拥挤、网红化商业化严重呢?先锋书店还保有最初创店时的情怀吗?


(社会上对于先锋书店商业化的质疑


带着这些疑惑,新潮记者走访了先锋分店——颐和书馆。


(颐和书馆正门)



颐和孤岛


颐和书馆坐落在南京颐和路入口处,四周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同时,书馆也处于居民区中,不远处也有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而在热闹的中央,却有这样一座民国建筑样式的书馆,静若孤岛,正像先锋书店的slogan,“大地上的异乡者”,始终怀有自身的独立和那一份“格格不入”。


这里是先锋书店最小的一家分店,只有四个店员,共同负责导购、咖啡和文创。与宽敞热闹的五台山总店不同,颐和书馆总占地面积只有150平方米,店内温暖安适,氛围近似先锋书店创店初态。


这些也正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


(颐和书馆建于公所旧址)



(颐和书馆店内景致)



实体书店的困境


六点半的南京夜色慢慢笼罩,在这样的一个周五,店长刘耘希忙完了工作,坐下来与我们聊先锋。她告诉我们,先锋书店在最初创立的时候,定位是民营学术书店。他们主动舍弃了图书市场上销路很好的教辅书籍和生活实用类书籍,专心地做人文社科类。颐和书馆也是如此。


但是,随着网络购书的兴起,实体书店逐渐没落,现在很多书店需要依靠卖教辅、畅销书和文创来维持书店的正常运营。颐和书馆作为社区书店,顾客大多是居民区的家长儿童,主要需求为儿童书、教辅书、鸡汤书籍等。他们在第一次来到书店并无所收获时,便不会回头了。平时有些顾客还会劝导店长进些儿童书和教辅书来赚钱。


为了平衡理想和现实,先锋书店也在尝试做出改变。譬如颐和书馆曾经卖过一段时间《巴拉拉小魔仙》这样的童书,后来被“大老板”喊停。他认为这样的书完全不合先锋的风格。于是,现在为数不多的童书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书店尝试用外国经典故事和《父与子》类的书籍来中和。


(颐和书馆部分畅销书)


至于童书旁边的畅销书,像一些励志鸡汤和网络爆款故事,也是书店权衡之后的结果。刘耘希店长也表示很无奈:


“我们也得跟上时代的潮流,要不然就会像龙江那里的先锋书店一样,因为租金高、利润少,最终倒闭。我们作为最小的分店,营业压力也很大,为了维持生存,必须要获取一定的利润。其实,有一些人文社科类学术书籍的货源本身已经非常短缺,出版社出版的数量也减少了,我们的进货量只好相应减少,转而多进一些别的或者新书。”


刘耘希店长坦言,自己刚做店长的时候,纠结于平衡书的商业性质与内涵价值,也想过要放弃,不过她自己逐渐学会了平衡渴望的收获与承载的压力。


如今,书馆的营业情况总体还算平稳,不过平常的一天大概也只有有三五千的营业额。店长有时候也会进一些畅销书,但也一定会选择内容和主题都得到较大认同的高质量书籍,比如南大校友张嘉佳的书。其实,龙江店的倒闭更像是先锋书店自己主动放弃的结果。“终究觉得那不是先锋的风格吧。有一些东西,是比钱更重要的


(央视纪录片《书迷》所摄先锋乡村分店——碧山书局)



商业化与网红化质疑


先锋书店近年来举办了越来越多的活动,文创产品架在店内占了很大面积,很多读者也反映店内咖啡甜品服务价格比较高。


走进先锋书店,只能看到很多人来拍照,坐在消费区的顾客聊天的内容也与书无关。这样的氛围实在与我们想象中的“全球十大最美书店”有很大差别。


刘耘希店长说,这也是他们正在苦恼的问题。为了保证书店盈利,他们也确实会选择开展签售会、销售文创、提供餐饮等方式来经营这家书店。


(馆内咖啡区)


先锋书店的文创由品牌部门精心把关与挑选,大多与南京历史文化相关,他们树立了作为南京地标之一的品牌意识,也希望世界各地来打卡的人通过他们深入热爱南京。


现在书店也在转向原创设计文创,《可能否》的创作者木小雅曾是他们的设计师;先锋不断对文创产品更新迭代,保证它们是读者喜爱的、符合先锋书店风格的。


咖啡与餐点则是一种服务销售,为人们提供了安静闲适的读书环境。在保证餐饮质量的情况下,刘耘希相信日后大家也会理解与接受这样的服务


(央视纪录片《书迷》理解综合式书店)




我是先锋书店的一员,

是“大地上的异乡者”


先锋书店店员的工资并不高,却吸引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刘耘希正是其中的一员。


(新潮记者正在采访刘耘希)


刘耘希大二时,也就是2015年,了解到先锋书店,寒暑假一直在这里做兼职,大学毕业后正式入职先锋。一开始是在五台山做咖啡师,一年后被调到颐和书馆做店长。


她一直安静内向,不太喜欢也不擅长职场的勾心斗角。选择职业时,她也有过很多矛盾与纠结。但她认为,“确实有很大的生活压力,但我对书可能有执念吧,在书中也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或许这对我来说也是更深远的人生追求。”


竞争压力不大,工作不紧张,每天在职六小时,平常能和读者聊书,家里养了一只猫。这样的生活的背后,有苦衷,也有取舍。


(一谈起家里的猫,刘耘希笑得灿烂)


南京大学商学院毕业生黄佳梦曾在先锋书店兼职,2017年与先锋书店签约,一签就是两年。她曾经以为毕业后会从事金融行业,但却因为“做得头大” “心里会很累,想缓冲一段时间”而留在了先锋。


黄佳梦的母亲曾对她说:“南大毕业出来你就拿这点钱你不觉得难过吗?”


而这对于现代社会寻求安静生活或文艺梦的他们来说,就像是一种拷问。


“这里工作环境确实比较舒服,人际关系简单,店员整体素质高。好的书店要跟世俗化的商业做顽强的抵抗,必须抵制住世俗化的诱惑,向着真理前进,这才是交给一个时代的完美的答卷。先锋在这么多年来坚持在选书上一脉相承的理念,坚持走人文路线,不做教科书或者政治读本,尽管后者更赚钱。”黄佳梦说。


(先锋书店微博透露出他们的理念)



在新旧交汇的节点上,走自己的路


卖畅销书、网红打卡地、高消费、商业化的标签一个个落在了先锋书店的身上。


早前的先锋书店,卖冷僻书,顾客稀少,周末有学生来安静地自习,大老板钱小华和读者们聊书成友。然而,面对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在现在这样一个书店衰微的大背景下,开一家书店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情怀。


(央视纪录片《书迷》中钱小华与店员交流)


重要的是,这里一直都有别的书店买不到的书。即使进了畅销书,喜欢诗歌与其它小众书籍的钱小华,也仍然会去世界各地各种市场、亲朋好友的家里(甚至是一些教授的家里)挑些二手书籍。


店员们也经常与顾客交流了解一些错过的好书——对他们来说读者就是书友。多元是一件好事,先锋书店从来都不是胜在只卖冷僻的书籍上。畅销书和孤本齐飞的热闹环境里,有不为人知的努力与坚守。


谈到很多人去总店打卡的现象,刘耘希店长说,这也算是对书店环境的一种认可,如果遇到了只看书店不看书的现象,他们也会加以引导。不过这种情况在先锋颐和书馆很少见,颐和书馆来的大多是熟客,他们就这样安宁地度过一下午的时光,在不同的书籍里,寻觅不同的阅读体验。

正如店里随处可见的“大地上的异乡者”这句话,她理解就是,人生来孤独,但是通过在书店里的时光,我们会收获不同的眼光,在异乡里丰富我们的阅历,将自己活成一本书的模样



钱小华告诉店员:“我睡了十几年的硬桌板,才创造了现在的先锋。我选择开办先锋书店,是上帝赐给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礼物和恩赐。”


(央视纪录片《书迷》中钱小华谈先锋)




访者临走前买书,询问店员,“请问你知道《松子落》这本书在哪里吗?”店员小哥哥自然回道“哦,是苏枕书在日本写的那本啊,我知道,你跟我来吧。”

一场读者与读者的对话,因书的冷门,愈增共鸣的喜悦。而先锋书店高质量的服务,优质精细,给人惊喜。


在先锋,或许每一个店员,都有他的归属感,读者亦能拥有。




采写 | 于  帆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张雨茹 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迟秋怡 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本科生

美编 | 王  涵 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

责编 | 张  安 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本科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