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调查 | 解密南大“救命神器”——AED除颤器
2019年5月23日,广州一小学生在球赛上倒地猝死。家长质疑校医未在救治中应用置于校医室的AED除颤仪,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该校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心源性猝死、AED除颤仪的关注。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中国疾病死亡人数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总人数达到54.4万,为世界之首。在心脏骤停时加以心肺复苏术,配合AED除颤的应用,是国际公认最有效的即时救治措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又称傻瓜电击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 这样的AED“神器”,南大有吗?
数量不足
2019年10月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南京市红十字会发布的《市卫健委 市红十字会关于重点单位公共场所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配置标准及要求的通告(宁卫规〔2019〕3号)》仅要求学校配备急救器械、设备和药品,在AED的配备上并无规定。
究竟应由哪个部门统筹南大AED的增设工作?学校各部门又该如何分工?仍待进一步讨论。 据陈科长透露,安装7台AED花费了将近二三十万,这在高校财政拨款减少的背景下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目前,国内高校安装的AED主要来自校方购买或个人、企业捐赠。2019年3月清华大学校园内新设341台AED设备均由鹏瑞启航公益基金会及基金会发起人、校友徐航捐赠。2019年底,嘉德诺健康集团向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8所高校捐赠了共计25台AED。 陈科长表示,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计划在校园内安装第二批AED,“鼓楼校区与仙林校区暂时没安装的、相对远一点的实验室大楼,尽量装上,在我们管辖范围内做到最好。”陈科长预计,最迟2021年九十月份,学生就可以在校园见到这些AED。
维护困难
收到相关问题反馈后,陈科长表示将加强AED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12月19日、20日,新潮记者再次走访了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发现问卷与易拉宝仍遮挡住AED,问题暂未解决。
后续培训
美国心脏学会(AHA)公布的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校园内增添AED等急救设施”提案提出者、第二十四次学代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代表陈彦恺表示,在选修医学院通识课《智者生存——现代灾难救援理念与技术》时,他通过4天的学习掌握了心肺复苏、AED使用等基本生命救护技术,并考取AHA认证的国际急救员证。遗憾的是该课程每学期容量只有60人,鉴于此课的学习周期较短,他希望可以在一学期内多次开设。 刘院长建议将包括心肺复苏、AED使用、清创、包扎在内的急救知识纳入南大必修课程,让学生充分学习急救与健康知识,“心肺复苏人人过关,AED使用人人过关,我希望有一天我们南大学生能做到这样。” (特别鸣谢南京大学红十字会20级临床医学冯晗、19级软院李晓康同学参与拍摄科普视频) 采写 | 苏子涵 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 刘思何 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 徐光诗月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视频 | 周婧欣 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制图 | 周婧欣 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美编 | 吴昊明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责编 | 吴昊明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