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烊千玺获赞无数:家有内向孩子,这3招让他更优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娇娇妈 Author 我是娇娇妈

文章来源:娇娇妈(ID:jiaojiaoma8)
作者:安芯
头图来源:微博@TFBOYS-易烊千玺

今年夏天,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以绝对优势领跑暑期档,主演易烊千玺更以炸裂演技赢得一众好评。

导演也称赞他“尽管只有17岁,却已有实力派演员的素质”。
 
易烊千玺拥有超出年龄的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内向性格。
 
易烊千玺参加综艺节目《亲爱的客栈》时,喜欢躲在厨房干活,或一个人安静地画壁画。
 
他在节目中坦言:

“我是个特别慢热的人,在陌生的环境里面,待在自己的世界里最舒服”。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外向、善交际的孩子更适合演艺圈。

而易烊千玺性格内向,却成了吸粉无数的顶级流量。
 
美国一项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内向性格英才比外向性格英才的人数多3倍。
 
为什么内向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呢?

 01
内向的孩子,想象力更丰富
 
作家J.K.罗琳称自己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会觉得自由和放松。
 
因为父母一直渴望生个男孩,罗琳从小在家不受重视。

她渐渐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习惯通过写作表达自己。
 
她6岁创作出第一篇故事《兔子》,故事中,害羞的兔子得了荨麻疹,和罗琳一样孤独地待在家里。
 
成年后,罗琳依然内向,连跟人借支笔都不好意思开口。

但她将自己的经历融入想象,创造出《哈利波特》中令人着迷的魔法世界,成为全球最富有作家。
 

儿童文学大师马德琳·英格说:

“如果不是小时候一个人把时间都用在阅读和思考上,我不会成为一名如此大胆的思想家。”
 
内向的孩子心思细腻,热衷于在独处时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从内心世界获取能量和灵感。
 
他们擅长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深度思考,具有极佳的艺术天赋。
 
内向的孩子大多沉默寡言,很多人误以为他们呆板无趣。

其实,内向孩子拥有更加丰富瑰丽的内心世界。
 
好的教育,不是纠正孩子的缺点,而是挖掘出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内向孩子的天赋,需要伯乐父母的赏识,才有机会闪耀于人前。
 
智慧的父母,懂得欣赏孩子的内向性格,帮助孩子最大程度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02
内向的孩子,专注力更强
 
演员艾玛·沃特森9岁因《哈利·波特》中赫敏一角,名扬全球。
 
虽然年少成名,艾玛却低调地专注于学业,在片场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有记者夸她小小年纪就能顶住名利场的诱惑。
 
她害羞地称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交际的人,根本不用刻意抵御诱惑。
 
高中毕业,艾玛以全A成绩被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布朗大学三所顶尖名校同时录取,成为明星中的顶尖学霸。
 
虽然置身五光十色的演艺圈,但内向性格赋予艾玛强大专注力,帮她活出了最优秀的模样。

 
专注力强的孩子,不仅不易被环境诱惑,也不会被困难吓退。
 
化学家诺贝尔自幼体弱多病,加上家境艰难,他变得非常内向。
 
单调的生活中,年幼的诺贝尔迷上了科学实验。
 
虽然他在实验中多次受伤,弟弟也因实验丧生,诺贝尔却一直专注于化学实验,最终发明炸药,成为名满天下的科学家。
 
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对内向孩子和外向孩子的实验发现:

内向孩子天生善于把注意力集中于精神世界,不易受外界干扰。
 
内向的孩子往往“慢热”,因此被批评适应力差,但在心理学上,“慢热”是一种气质。
 
拥有慢热气质的孩子,面临新任务时难以快速投入,可一旦投入其中,他的专注程度是其他气质的孩子所无法企及的。
 
因为专注力强,内向孩子也具备过人的自律力,他无需外力监督,会主动聚焦目标、持续努力。
 
内向的孩子话不多,但善于做事,是容易出成绩的实干家。
 
03
内向的孩子,创造力更强
 
香港小学生叶礽僖自幼喜爱读书和思考。
 
因为与热衷追星的同学没有共同语言,她遭到同学排挤、欺负,为此她每天情绪低落,噩梦缠身。
 
妈妈为女儿的变化忧心忡忡,决定帮她退学,亲自教她。
 
退学后,叶礽僖全身心沉浸在书海中。
 
因为受一本名人传记启发,叶礽僖决心投身商界。
 
她10岁获得创业大赛冠军,11岁开发出全球首款儿童语言社区APP。
 
退学后,叶礽僖在独处中迸发了惊人创造力,改变了一生命运。
 
和叶礽僖一样,在独处中收获创造力的还有乐坛天王周杰伦。
 

周杰伦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和,家暴频发,

原本寡言的周杰伦因此变得更加内向,在学校总爱戴鸭舌帽,并刻意拉低帽檐遮脸。
 
因为太内向,周杰伦幼时最好的玩伴是外婆家的狗,平时都独自沉醉在音乐世界里。
 
出道时,周杰伦腼腆到不敢看镜头,却凭借不可复制的原创音乐横扫华语乐坛,又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流行之王”。
 
宾夕法尼亚大学对富有创造力人才的研究发现:

喜欢独处的孩子,在创造力方面更具优势。
 
爱因斯坦也说,“创造性思维是受到单调的平静生活和寂寞所刺激得来的”。
 
内向的孩子乐于自处,不会因为安静和寂寞而觉得无聊。
 
相反,独处和寂寞是内向孩子灵感的源泉,不断激发他们思想的火花,产生独一无二的创造性思维。
 
内向孩子在独处时更放松,也更容易迸发创造力。
 
智慧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内向性格,为孩子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宽松环境。
 
04
如何开发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
 
心理学博士马蒂·兰妮在《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中写:
 
“内向孩子没有任何智力或记忆力方面的缺陷,实际上,他们有独特的优势,贡献非常大。”
 
每个内向的孩子都独具优势,需要父母耐心呵护。
 
一、尊重孩子的性格
 
纪录片《零零后》中,一一是个喜欢独处的女孩。
 
幼儿园老师劝她交朋友,她笃定地说:
“我觉得一个人玩挺好。”
 
幸运的是,妈妈尊重一一,从不勉强她去社交。
 
上小学后,一一有了好朋友,却依然享受独处的时光。
 
她在独处时大量阅读,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才情,对自己也有清晰的定位。
 
内向性格的研究专家苏珊·凯恩指出:
 
我们生来是外向还是内向,如同性别一样,都是我们的身份特征,无法改变。
 
孩子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强迫内向的孩子变外向,只会令他对自己产生怀疑,变得自卑。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积极挖掘他性格中潜藏的天赋。
 
二、兴趣入手,打开话匣
 
邻居家女儿小雨最爱窝在家里看书,雨妈每次开家长会都被老师提醒“孩子太内向”。
 
为了引导小雨变外向,雨妈给她报了演讲班,可即使其他小朋友三五成群练演讲,小雨仍然独自练习。
 
雨妈决定从小雨的兴趣入手,每周末带她去图书馆。
 
读书多了,小雨开始自己写作。

随着文章陆续发表,她成了班里的才女,被老师邀请主持班里的读书分享会。
 
分享会上,小雨侃侃而谈,整个人神采飞扬。
 
其实,内向孩子不是排斥社交,他只是不愿应付无意义社交,而兴趣能吸引他融入群体,自在交流

 
三、角色扮演,引导社交
 
孩子在3岁后进入社交敏感期,我们可以抓住敏感期,用游戏引导孩子社交。
 
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能学会感知和回应他人的情绪,进而提高社交能力。
 
内向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很难快速融入

家长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将要接触哪些人

并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帮孩子预演可能面临的场景
 
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期”,当他面对陌生场景时,能更加从容应对。
 
作家张文亮在散文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中写: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
 
教育内向的孩子,就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
 
只要父母尊重内向孩子的性格,耐心引导他,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优秀。
 
愿每一个内向的孩子都能遇到尊重他的父母,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活成最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娇娇妈(ID:jiaojiaoma8),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

————

THE END


往期精选:

会玩!萌娃父母把小货车改造成游泳池,这些父母也太有趣了吧!

定了!广州中考体育将提高至70分!跳绳、长跑评分上涨,“三大球”列入选考

你看到了他们的乖巧,却没看到他们的讨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