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暖暖的“保”护

曾令松 叶长文 晶报 2023-09-23


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他们得到了一份坚强的支撑——“深圳惠民保”让他们在与病魔的痛苦抗争中、在面对巨额治疗费用的焦虑中能够重拾一丝希望和从容。





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突发意外,身患重病。其中金女士患过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宫颈癌,裘先生则突发心肌梗塞。面对家庭变故和巨额的医疗费用,他们如何挺过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如何让健康和生活得以恢复?


由三种癌症控制的身体

正式采访的前一天,金女士在微信说刚好在家附近不远的酒店为朋友开了一间房,建议就定在了酒店房间,采访会更安静。

“我就是想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尽自己最大力量做好宣传,真心实意去帮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因为社会上有不少癌症患者,我觉得他们都需要帮助。”这是金女士见面后说的第一句话。

她穿着花色衣裳,戴着太阳镜,说话声音干脆、洪亮,丝毫感觉不到她曾经得过一场大病。

她说,自己曾不幸身患三种癌症,更能切身体会到癌症患者的难处,所以她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经历……

▲治疗康复后的金女士。

2018年12月10日这一天,我去医院照常体检。等拿到体检报告结果,医生跟我说,有可能是得了乳腺癌,需要马上做穿刺检查。当时的反应就是很绝望啊,我没有跟家人说,也没哭,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坚强。我就拿着手机开始把微信、QQ好友逐个逐个删掉,一直删到晚上,因为我觉得我可能要死了,我不想让人知道,就让自己默默地离开吧。

后来去医院做病理切片的路上,自己是不是就快要死去这个念头一直在脑海中闪现。到了医院,医生说还需要更准确的病理结果,才能根据癌症分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幸运的天平并没有向我倾斜,我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你不知道未来的每一步会发生什么?疾病与命运之间,有我们无法掌握的秘密。当时医生根据经验摸了一下我的脖子,他没有直接告诉我,估计是怕吓到我,我也没往癌症方面去想,因为我家人就没有得过癌症的先例。

本来是去检查乳腺的,结果发现甲状腺也出了问题,我真的没想到我的甲状腺里头也有癌细胞,就是说自己身患两种癌症。

冷静下来之后,我第一时间给我的同学打了电话,因为他是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虽然他不是主攻癌症,但我觉得这个时候我需要寻找一种可能性,我想可以听他的专业意见;后来我还问了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的儿子,他是我老家苏州一家公立医院的内科主任。

接下来该怎么做?在选择城市到医院这个过程很煎熬,每个路口决定了,人还能走多远。

最后我接受了同学的建议,决定留在深圳,选择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普外科接受治疗。治疗有很多不确定性,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我要在医院化疗8次。

因为化疗之前还要再做全身检查,结果又查出宫颈也有癌。天啊!等于说,我的身体里有了3种癌症,它们集体控制着我的身体。这真是晴天霹雳!

我不愿意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医生说宫颈问题属于原位癌,从宫颈癌病理切片的结果来看,医生觉得宫颈癌严重程度没有乳腺癌那么紧急,乳腺癌是必须要马上动手术的。

很快,我的主治医生根据乳腺癌分期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但最终能不能一种方案做完,中间其实是存在很多变数的。

医生跟我沟通,说因为我的肿瘤太大,一旦手术切口难以缝合问题就会很大,没法马上手术。所以要把8次化疗做完才能再次手术。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化疗过程,我开始每天服用很多药物,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每个人的身体是有个体差异的。在2018年12月、2019年1月、2019年2月做完3次化疗后,我的心脏承受不住了,医生说要改变治疗方案。好消息是,化疗3次后的效果也达到了医生的预期,可以安排手术,不过他说一下子3台手术担心我的身体撑不住,所以他决定先把乳腺癌、甲状腺癌手术一起做掉。

医生当时是这么说的,他是不想让我承受两次痛苦。他说如果让我少受一次痛苦,作为医生辛苦一点也不算什么。这句话,我至今记得很清楚。

我说既然我信任你,就等于把我自己交给你,只要跟我解释清楚,我心里明白,那就照你的方案走。

手术之后,由于我身体很虚弱,医生说要间隔大概一个月,我才能继续再化疗。

最后一次化疗是2019年的5月17日。

每个人的困难都不一样,我自己得了3种癌症,更能切身体会到癌症患者的难处。治疗的负担很重,我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迫不得已就把深圳的房子卖了。


丈夫突发心梗
生活重担全压在妻子身上

跟裘先生的爱人郑女士约的采访时间是周三下午两点半,就在他们家小区楼下。

裘先生是由郑女士用轮椅推着下楼来的,右腿边还露出一个方形的电子医用仪器,考虑到当天的天气挺热,采访选择在小区管理处进行。

裘先生的病情远比我想象的严重,50岁的他看起来身体非常消瘦。我们尝试着让裘先生说几句话,但明显感觉他有些吃力,于是由郑女士代为接受采访……

疾病有时跟捉迷藏一样,你永远不知道它在哪一刻出现。去年8月22日早上,我老公躺在床上突然全身冒冷汗,他说很难受,我问他怎么了,他当时以为是胃不舒服,我觉得问题没那么简单,想带他要去医院看一下,他说,先观察一下再说。

可是情况一直没有好转,他仍然不停地冒冷汗。快到11点的时候,他自己说受不了,我马上打的带他去医院。到医院时,人就已经快不行了,连走路都走不了,直接就送进了ICU。

医生说,他是心肌梗塞,再迟一点人就没了。医生当即安排了手术。术后情况仍然不太乐观。医生说左心脏的大血管堵住了,又把他送回ICU。ICU医生给他装了一个ECMO(体外膜肺氧合)人工心肺机。

他在ICU一直住了很久,之后就是连续住院治疗,并一直依靠呼吸机支持。直到10月20日,医生给他做了人工心脏手术。按医生说法,如果不做心脏手术的话,他可能出不了ICU。现在,我老公一直带着左心室辅助装置呼吸机,他要靠这个机器帮忙,才能给心脉供血。这也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创办以来做的第一例人工心脏手术。

做手术前,医生说他可能好得了,也可能好不了。做这个手术等于救他的命。如果不做的话,哪天他的心脏自己衰竭了,人就走了。

我当时非常担心、紧张、害怕,内心七上八下,害怕手术过程中有什么意外发生,万一我老公醒不来了怎么办?会不会人财两空?我也想过转院,但他病情太严重, 万一转院过程中发生细菌感染了,很可能人就没了。那时候,一切似乎只能听天由命,没有选择的余地。

到了12月,他才转到普通病房,快过年的前一个星期,他终于可以出院了。

谁知道正月十五过后又要住院了,因为心脏长了一个小小的瘤。一住又是一个多月。这半年来反反复复住院。原本我老公手术之后恢复得还不错,手脚也都能自由活动,可是意外还是伴随而来。今年4月中旬左右,因为脑部这边又有一点点淤血,搞得他有点脑梗,再次住院,现在左手和左脚都动不了,半边身子完全动不了,医生说这脑梗跟心肌梗塞也有关系。

几个月前还是生龙活虎的人,一下子似乎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个现实我好长一段时间都接受不了。

现在他走不了路,我一个人根本就抱不动他。他到医院的时候,都要请个康复护工,抱上抱下的。在家里,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我身上。

有一次,我扶他出来,房间里有台阶他上不来,我们两个人都差点摔倒。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两个孩子大的在读大一,小的在读初三。平常都是我在家里照顾他,大小便、吃饭喝水吃药各种事情都要我一个人做,我们之前都是正常上下班,这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让我们根本顾不上工作了。

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想让他快点好起来。


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
必然会打开一扇窗

“前后花了多少钱,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总之是一笔巨款,单开药每次就是29800元人民币,每隔21天就开一次,手术费就更多了。”

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金女士说,好在她遇到了救星。

她说,真心要谢谢“重疾险”(现升级为“深圳惠民保”),让她在与病魔的痛苦抗争中、在面对巨额治疗费用的焦虑中能够重拾一丝希望和从容,特别是“重疾险”对一些高昂的特效药给予相应报销额度,70%的重疾医疗保障极大地减轻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重疾险”在理赔上也非常简单,医院方面都会协助患者操作完成。

那段经历太过痛苦,自己能够挺过来,金女士说,她也要特别感谢一个人,就是她在法国的一位朋友。当他听说了她的病情后,立马办理签证,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照顾她整整5个月,陪她度过了那些最艰难的日子。

“在我生大病这段时间,能有这样一种友情发生在我身上,身边有这么一位好朋友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真是莫大的幸运。”

劫后余生的金女士,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开始回报社会。她现在已经成为一位爱心公益人士,一有空她就会参与直播公益讲座,现身说法,讲述抗癌知识,告诉大家防癌不怕癌,早发现,早治疗;她还特别提醒众人要重视日常体检,身体出现了某些症状需及时检查。

▲金女士参与防癌公益演说

金女士说,最近她都比较忙,她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人生计划:她要去做遗嘱公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帮助一些希望得到帮助的人,也希望为自己的母校做一点捐赠,之后还要去远足旅行……

采访到最后,金女士似乎还有很多话想说。眼前的她,一脸阳光,走起路来潇洒自如,健步如飞。她侃侃而谈,完全不像曾经与3种癌症做过斗争甚至一度面临生死考验。

她笑着说,希望大家都叫她“小金”,因为她觉得自己有一颗年轻的心,心态好就永远年轻,她说,主治医师就是这么叫她的……

“药在那里,希望就在那里。刚住院那段时间花了好多钱,至今算起来花了两百多万了。有的药是自费的,有的药很贵但可以报销,刚开始做ECMO一天就要5万块。考虑到实际困难,医院对这个人造心脏辅助机器还打了折扣。”同样的难题,郑女士也感同身受。“手术后,我老公每天都要吃10多种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手术那一块,那是最大的一笔费用。”

“人造心脏挽救了我老公的生命,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是他现在这半边身子不好,生活起居之类的完全离不开我的照料。下楼买个菜都会提心吊胆,现在家里失去了劳动力,每天还得应付各种药物和生活开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读书,后面的日子怎么捱?我也不知道以后怎么办,想想就很焦虑。”郑女士说道。

“多亏了深圳社保,也多亏了深圳重疾险(现升级为‘深圳惠民保’),不然的话,真的是负担不起。社保跟重疾险都报不少,自费部分有几十万元。因为现在还一直在花钱,根本没有时间算,医院打印出的缴费单厚厚一叠就像一本书。”郑女士说。

手术后的裘先生。

“深圳重疾险对我们中年人来说就是希望,有时是能救命的。”

得知如今原“重疾险”已经升级为“深圳惠民保”,还不限既往史,无论是以前生病,还是现在正在生病,都可以继续购买,且不会对理赔造成影响,赔付比例和额度都增加了。郑女士说,这个肯定是要买的,未来还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意外的发生需要更多外力的支持与帮助,买了最起码有个保障。

采访过程中,裘先生在一旁一直静静地聆听,时而点头,时而盯着郑女士看,或许他也有很多的话想说。

“幸好买了这个保险,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感谢!”他微微地点着头细声说。


【并非故事的尾声】
不幸与幸运之间,需要一份保障

人的一生,不如意常有八九。受困于大病之中的金女士和裘先生也只是成百上千个案例的缩影。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着眼于想办法解决困难而不是慌慌张张、不知所措,需要勇气、坚毅和信心。然而,意外不可预知,风险不可估量,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又何尝不需要?

当大病袭来,高额医疗费用,特别是基本医保无法覆盖的自费费用往往令一般家庭不堪重负。“深圳惠民保”正是着眼于此,不仅扩充了医保目录内的保障,进一步提升报销比例,更突破医保目录限制,大大提升了医保目录外的自费保障,为深圳医保参保人员提供一份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障,进一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参保人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5月9日,由深圳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即重疾险)全面升级而来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深圳惠民保”正式上线,原重疾险不再开展。“深圳惠民保”由深圳市医疗保障局、深圳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共同指导推出,并被纳入到深圳市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突破400万人参保。

“深圳惠民保”将于6月30日投保截止,保障生效时间为2023年7月1日零时。现在投保正好与原“重疾险”保障无缝衔接,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可以通过“深圳惠民保”公众号投保缴费,也可通过“深圳医保”公众号、“城市一账通”公众号、“i深圳”APP、“粤省事”APP及小程序、支付宝、微保以及抖音商城搜索“深圳惠民保”进行参保。


“深圳惠民保”
2023年5月9日正式上线
是由深圳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
(即重疾险)
全面升级而来的
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被纳入深圳市2023年度
民生实事项目
目前参保人数突破400万

扫码
立即参保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请扫下方二维码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记者 | 曾令松 叶长文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制图 | 麦韵珩

编辑 | 李慧芳 李一凡


往期推荐

黄永玉先生逝世

爱她,爱护她

恭喜掘金队!首夺NBA总冠军!

“北都”推手凌嘉勤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