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澜墟的香火与烟火

尹昌龙 晶报 2023-11-29


随着客家人的移入,观澜这片土地上开始兴起崇文重教之风。织布、榨油等手工业产品的出现,则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观澜墟应运而生。人口的汇聚和手工业者的聚集,推动着观澜墟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反过来盘活了观澜的经济。





讲龙华的历史,最负盛名的应该是观澜墟了。深圳历史上有四大墟,宝安的清平墟、龙华的观澜墟、罗湖的深圳墟、盐田的沙头角墟。这些墟都曾经很有名,比如深圳墟,“深圳”二字直接用来命名了这座城市,而由深圳墟到深圳镇,再到深圳市,影响不可谓不大。但从存于世间的规模来讲,观澜墟则无出其右,规模最大,曾经也盛况空前。现在讲观澜墟,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倒是新起的名字,像“观澜湖”,就更响亮些。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拨开云雾,去探寻那些藏在时间深处的往事。


讲观澜墟,就必须要讲到观澜这个名字。观澜首先是条河的名字,这条河自南向北贯穿龙华,可以视为龙华的母亲河。因为有了河,才有了码头,才有了集市,于是从观澜河就顺其自然地有了观澜墟。在农业文明时代,河流是重要的物流载体,随之而来,就有了人流、资金流,于是在河埠码头往往形成集市或墟市(北方更多称为集,而南方更多称为墟),进而由市而镇而城,就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效应。

观澜河的名字带来了观澜墟的名字,这也是顺其自然的事。当然也有个说法,认为是有风水先生想选址建立墟市,看到了河水浩荡,波澜壮阔,风水算是绝佳,于是就把想建的墟市叫作“观澜墟”,然后把就近的河叫作“观澜河”。这个说法不太可靠,因为不可能让这么一条关乎民生的河流一直处于无名状态,而非要等到在岸边建起了墟市才一并把河流给命名了。但无论如何,观澜都是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在深圳这样一个历史上非人文昌盛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名字更是亮眼,以至于到后来搞高尔夫球会,也顺着用了观澜湖的名字了。

为什么叫出“观澜”的名字呢?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史书所记载的,乾隆年间一个叫邓坤的风水先生,看到观澜河两岸风水极佳,于是就想起孟子说的“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觉得君子志道,要有追根溯源的方法与精神,于是就把这条河起名“观澜”,连带着就有了观澜镇、观澜湖、观澜墟等等的名字。第二种说法叫“官难”,这有个背景,当年观澜横亘在东莞与新安之间,像是块庞大的“插花地”,加之交通又不太顺畅,属于岭岗起伏的丘陵地带,双方都想管,似乎又都管不到,遇到好事双方都想沾,遇到麻烦的事双方都想推。老百姓见得多了,就觉得什么都不难,就是官难,当官的不好对付。当然“官难”还有一个解释,丘陵地带的路非常不好走,而当地人迫切希望官府能牵头建个墟市,免得沿着崎岖的山路去赶很远的集。于是在给官老爷带路的时候,故意走不好走的路,于是在官难之下,就答应了建个墟市的要求。还有第三个说法,还是发音上的问题,叫“关栏”或“杆栏”,在河边架设栏杆,防止人畜掉入河中,如当年就有“杆栏村”的存在。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观澜的说法更可靠,流传也更广,意思也更雅致,所以叫观澜真正算是约定俗成了。当然,叫观澜也不是原创,其他地方叫观澜的也有,同样也是取这份雅意。

▲观澜古墟是深圳历史上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也是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客家民俗风情的实物建筑群。



讲观澜墟的由来,还是要讲到观澜人。观澜一直是丘陵地带,在历史上经济不算发达,因为可供耕作的土地并不多,土地产出的粮食有限。从明代开始,出于防范倭患和匪患的需要,观澜地区大多生活着军户。所谓的军户体系类似于屯兵制度,居民既能打仗,又能耕地。朝廷划给一定的田地,以供军户自给自足。当时的大鹏所城实行的就是类似的制度。除军户外,观澜还有更早时期定居在此的广府百姓,以农耕为生。这样的人口状况,在明末清初遭受了两次大规模的冲击。一次是元兵南侵,军户大量外逃,军户本来就处于经济较为困顿、纪律较为涣散的状态,自然经不起元兵强悍的打击,便大批量地逃离观澜。还有就是清初的海禁,为了抵御郑成功势力从海上的袭扰,沿海居民被要求集体内迁,从而形成数十公里的无人地带,包括观澜地区,一度也成为荒无人烟的所在。而在此后的复界中,早先迁出的居民已在别处谋生,而新来的移民则都是被优厚的条件所吸引,便从粤东、闽北等地开始南迁。

无论是就当初对军户的教育采取的激励政策而言,还是就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而言,观澜这片土地还是有一丝文脉的。单从观澜以及类似的雅致的名字来看,观澜还是大有文风相随的阵势。一直到后来,观澜地区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就有三座,就连观澜墟这样的集市也还有书店的存在。随着客家人的移入,观澜地区发生改变的不仅有文化,还有经济形态和产业形态。当初的观澜除农业之外,还有与盐业相关的行业类型,宝安的沙井地区盐业发达,就近的观澜就被作为重要的后方基地。但这些都不足以给它带来多大的财富积累,越来越多客家人的涌入,必然要开启新的生机,这首先就是手工业,像织布、榨油等。而这些手工业产品的出现,又相应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于是观澜墟就应运而生。而观澜墟的发展又反过来盘活了观澜的经济,使观澜人有了更多的经济来源。特别是清中叶实行一口通商政策,不仅带旺了广州经济,同时带活了像新安这样的沿海地区以及像观澜这样的沿河地带,手工业的生产和手工产品的贸易,给观澜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公益酒家又称“红楼”,建于1938年,是仿巴洛克式西洋欧式建筑。



当然,讲人口的汇聚,讲手工产品的聚集,这些都与观澜墟的形成有关,但还得讲到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或许就是文化。中央电视台曾经有一档节目,讲全国各地的地名,其中就讲到观澜墟。当年观澜河水势较大,一个澜字也可见其辽阔浩荡的样子,而其流到大布巷村附近时,河道因地形原因,突然变得和缓,于是就搭起了桥,便于到对岸去,同时又建起了渡口,以便人的上下和货物的装卸。也许只有渡口的那棵百年榕树,还能见证当年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人一多,货一多,这就有了墟市所需要的聚集效应了。然而,情况又不仅仅如此,加剧这种聚集效应的,还有观澜古寺的出现,来古寺烧香拜佛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相应的餐饮、住宿以及更多的贸易了。那为什么要建寺呢?除了挨着渡口、挨着码头的优势外,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祈求安全。当年从阳台山而下的观澜河水还是颇为湍急的,尤其水势较大的时候,渡口都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于是当地人想,在此地段建个寺庙,也好冲一下水怪的煞气,避免它兴风作浪,以保佑风调雨顺。农业社会的幸福和不安,几乎都少不了与水的关系。无水则庄稼无法生长,水大了,则人或为鱼鳖。而建个庙,也脱不了水的干系。今天还能见到观澜墟有些老宅子的正门上方特意留着一扇窗户,目的是什么呢?据说是为了在大山洪冲击墟市时,好从楼上窗户推出船具,以便室内的人逃生。想靠建古寺来阻挡洪水,当然不太可能,如果不是古寺地基高,地势远离低洼地带,也会被洪水冲垮。

寺庙建成了,当然得供上观音,这也是中国古代佛寺所常见的,又是保平安,又是送子。但观澜古寺的目的还要复杂得多,除了供奉观音外,它还供奉财神。市场是物质的聚集,更是财富的聚集,到市场里来的人没有不想发财致富的,于是自然就有了对财神的崇拜。还有就是崇拜关公,岭南的庙宇里几乎都少不了拜关公。讲忠义,讲诚信,这是做生意和交朋友都少不了的。但观澜古寺里拜观音还有一层特别的意义,那就是观澜是洪门重要的活动据点,当年深圳东部三洲田起义,孙中山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清的第一枪。虽然孙中山先生是总策划,但观澜的洪门首领又是三大领头人之一,为武器、钱财和人手的筹集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洪门之所以能在观澜地区得以确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观澜属于东莞和新安都不太明确的管辖,有利益都想要,有麻烦都想躲,洪门反而就有了大行其道的机会和空间。而另一方面,生意要做大也需要保护,需要稳定的经营环境,而这又是洪门可以提供的。于是,洪门这样的民间社团就成了观澜社会自我组织、自我运行的重要力量。而洪门就像中国大多数民间组织一样,讲究个义字,作为义的人格象征——关公,就成为顶礼膜拜的对象,举足轻重。

观澜古寺因此具有了三大功能,对自然的诉求,希望多一份平安;对经济的诉求,希望多一份财富;对社会的祈求,希望多一份忠义,而这三者都是一个古老墟市所需要的。以寺而墟,自然少不了这三种意义上的支持。

▲古墟上售卖绸缎的老商号。



讲墟市经济,就像前面讲的,肯定要讲的手工业,正是因为手工业者的聚集,才有了成行成市的手工产品。毛泽东同志当年做寻乌调查的时候,手工业者也同样是关注的主要对象。而对于观澜墟来说,最主要的,甚至是压倒一切的手工业是什么呢?布,织布,染布。观澜古墟有一条重要的街,叫碎布街,后来又叫卖布街,就是布的加工、销售的聚集区。今天观澜还有大布巷、君子布等地名,就是当年布业发展所留下的文化记忆。

这里得讲到两种布料,一种叫罾,或者叫缯,就是苏东坡在《和董传留别》中非常有名的两句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说董传虽然家境贫寒,只能穿着缯布这样的粗布衣服,但因为熟读诗书,自然就有种不同尘俗的气质。这种所谓的粗布衣裳,通常是麻或葛所制成,没有什么加工,因而价格比较低廉。另外一种叫香云纱,盛行于珠三角地区,是将原有的罾布先用薯莨熏染,再用塘泥沤制而成。这种加工过的布料丝滑得多,也清凉得多,当然由于工艺复杂,也是价格不菲。史上的观澜地区多丘陵,虽然不怎么长庄稼,但大量生长的薯莨,正是不可多得的印染布料的原材料。而且这里池塘众多,塘泥更不缺乏,于是布料加工业便蔚为大观,成为主导性的行业门类,而观澜墟则成为主要的集聚地。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种交易方式,即用布料换取高档一点的丝绸面料。早在《诗经》上,就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诗句,讲的就是集市上,有个小伙子笑嘻嘻地用布来找小姑娘换丝的情景。当然,他不仅仅是想换丝,见小姑娘漂亮他还另有所谋。其实观澜墟布的生意持续的时间也不到百年光景,随着东方市场的打开,西方工业化的重要门类纺织业的勃兴,成本和价格都更为低廉的布匹涌入市场,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取代了传统的布料,一个行业就此走到了尾声。

讲到观澜墟的手工业,排第二位的可能就是榨油业。榨油的原料是花生,其时花生品种已经从南美引入中国,在观澜这样的丘陵地带得到了大批量的种植。榨取花生油供应市场也成为一门新的生意,观澜墟有大量的油坊存在,就证明了榨油在观澜地区成为非常吃得开的手艺。不仅观澜墟,其他墟市也都盛行油类产品的加工和贸易。像龙岗鹤湖新居的祖上,也是靠油料加工和销售积累了财富,并建起了蔚为壮观的围屋。

▲骑楼以往通常是城镇沿街建筑,上楼下廊。



讲到来自西方的布料,南美的花生,其实还不止这些,观澜古墟一两百年的历史实际上也变幻着历史的风云,呼应着全球化的进程。

这就要说到观澜墟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行业,那就是金融业。曾经很好奇,观澜墟里竟会有如此密集的碉楼存在。这些碉楼虽然也是客家人所建,但显然不同于龙岗地区的围屋,更不同于闽北和粤东地区的土楼。这种碉楼身形更加细长,高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现在的乡间别墅。它当然还有居住功能,但已经不是那种超大家族的聚居了,而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家庭,其防御功能依然强大,足以抵御匪患的侵扰。这种碉楼不仅多见于观澜地区,像广东的开平也是碉楼密集。而考察碉楼这一建筑的渊源,就要说到碉楼与全球化了。

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建造如此密集的碉楼,需要大量的资金,钱又从哪儿来呢?靠庄稼那么一点收成几乎是不可能的,靠手工作坊的积累固然也能成就大业主,但数量也不可能太多,那只有另外一种情况,外来资金的输入。历史上,观澜地区下南洋、去美洲的人数众多,这些地区在开发的过程中曾经大量需要劳工,而勤劳的中国人往往成为招募的对象。而人多地少的客家地区,去海外找机会,下南洋发财,会成为重要的选择。劳工的历史是部血泪史,但其中也不乏财富史。有勤快且头脑敏锐的华工,在海外觅得商机,赚得盆满钵满。与当年的徽商相似,他们在外积累的财富不少被带回家乡,盖房置地。这些碉楼固然有居住功能,但又何尝不是象征呢?象征着财富、地位和面子,所以不少碉楼不仅盖得高,盖得气派,融入了大量的中西元素,这本身就可以成为近现代建筑的博物馆。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而这些矗立在乡间的碉楼就是闯荡世界的成功人士身份的标志。

讲碉楼与全球化,观澜古墟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含义,这就是金融业。这些坚固的碉楼往往成为金库,收纳大量的金银财宝,当然也包括珍贵的布料等。而讲到钱,一方面庞大的市场需要资金的流转,而碉楼就是必要的金库,这本身是市场所需。但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海外,那些在海外发家致富的华侨,他们把所挣的钱要带回或者汇回自己的老家,这就造成了观澜墟发达的金融业。观澜地区历史上华侨最多,因而观澜墟的金融业也最发达,那些大大小小收金纳银的碉楼就是最好的例证。

观澜墟进入当代已渐趋没落了,那些年久的建筑也往往破败得人去楼空。而今天对这些街区和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让我们仿佛再次遇见历史。不进入历史,也不可能进入未来,知道了这些墟市和建筑的前世今生,故事自然就会有别开生面的讲述。当然,这些研究工作对成就这篇文章裨益良多,这也是要特别感谢的。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请扫下方二维码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文 | 尹昌龙

制图 | 胡椒枪

编辑 | 叶辉 刘珂


往期推荐

大运,再来!

观文脉·发现香港 │ 旧赤柱警署:故事密集之所

深大的荔枝

缘起罗便臣道叶家书房?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