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月里说藏书:深圳400年古村里,藏着一间宝藏书房 | 晶报10分钟

晶报10分钟 晶报
2024-12-14

深圳龙华

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客家古村中

藏着一间宝藏城市书房

——解愠图像书馆



这间书馆有啥不一样?

读书和藏书有什么关系?

人为什么喜欢藏书?


本期《晶报10分钟》

我们邀请到了

深圳藏书家、资深纪录片导演

解愠图像书馆馆长申晓力

与资深媒体人苗凡卒、米鹏民

晶报记者谢晨星

一起来聊聊藏书与读书~



解愠图像书馆

打造公共阅读空间


谢晨星:这个月是深圳读书月。上一期我们聊过读书,这期我们来聊聊藏书。很多人可能觉得,深圳有藏书家吗?还真的有一位藏书大咖。我们今天请到的就是深圳的藏书家——申晓力老师。

 

米鹏民:我给苗老师、小谢介绍。申老师是我多年的老朋友,这是电视界的大咖,江湖上叫南派纪录片的代表。

 

谢晨星:北派是?

 

米鹏民:北派咱们还没选出来,但是申老师确实不是简单的电视人,他是真正的读书人。他在龙华上围艺术村有一个工作室,是龙华区(为)请来的文化大家建的工作室。上次龙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立敏讲的那个书房,他这应该算一间。

 

申晓力:城市书房。

 

苗凡卒:听了米老师的介绍,我有一点比较好奇。很多藏书家愿意让别人知道我有什么,但是“只可远观 不可亵玩焉”。你是把藏品拿出来,做一个公共阅读空间,让大家来翻阅,您这是怎么想的?

 

申晓力:喜欢书,这是真的。我收集的书,都是图像类的书,这跟我从事的职业有关。自己这么多年,有这么一个愿望,也想为这个城市做点什么。真的没有想太多。

 

谢晨星:叫解愠图像书馆。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申晓力:我那个书馆边上,有一个碉楼。碉楼它很有意思,有个牌匾,上面写着南薰居。大概在民国的时候,那个主人建了一个牌子挂上去。那么南薰,大家都知道,在先秦的时候创作,舜击地而歌,《南风歌》就来了。“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薰风”对“解愠”,这么来的。

 

米鹏民:还是要给我们修学问。


苗凡卒:这个名字我觉得特别好。解愠是很文言的说法,拿到现在来说,就是很解压、很释放,能够让人放空、给身心放个假的地方。


为了淘书挖空心思

甚至会为书失眠


米鹏民:八卦一下,你这些年,为了收藏这些(书),到底花了多少银子?

 

申晓力:早些年确实是……我用一个词是不过分的:省吃俭用。那个时候,可能除了把工资交到家里边一点点,自己总要留一部分,这部分基本上就买书,大概有个1/4左右。

 


苗凡卒:您花了这么多心血,那么有没有可以说一说的镇馆之宝?

 

申晓力:其实,我是比较刻意地作收藏,比如说那种价值很高、或者多么昂贵的,这个真的不是我的目的。但的确有几件很不错的,比如说出版量极其少的、或者是有几套是在拍卖场拍下来的。

 

米鹏民:苗老师藏书吗?

 

苗凡卒:我买,但是不藏。

 

米鹏民:小谢学古籍整理的,你肯定藏书多。

 

谢晨星:其实我那不能叫藏书了,我就是正常地存书。我们家是有不丢书的传统,包括我父母家里也是。我是对纸质阅读非常有情感的,也是特别羡慕藏书家有那么大的空间,以及有一个藏书的主题。

 

申晓力:有些东西不是刻意的结果。比如说我刚才提到了,可能是因为我的专业背景,这是一个理由;还有点关系的,可能就是跟童年有关联。我们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那个时候阅读的主要就是小连环画这些东西,天然有一种感情。虽然纸媒()现在衰落了,但是有一种补偿式的心理,就是非常疯狂。有一段时间,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米鹏民:所以才会被“经济管制”。

 

申晓力:有的时候挖空心思,甚至为几部书可能真的会失眠。比如说在(收集)日本的一些图像类书(时),我为了把一套《浮世绘聚花》把它凑齐,用了有半年多的时间。就是怎么调配在日本的一些朋友关系,怎么样去把这些拼接到一块,说老实话,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太没有正事,但同时又不可思议,真的是不可思议。


藏书和读书有问关系?

可能没关系



米鹏民:苗老师,你觉得藏书和读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苗凡卒:藏书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乐趣,跟读书有关,但是不是说一等于一的。有些书是需要(细细)读的,不读没有意义,但是有些书,看一看很开心。读书人买书藏书,不能等同于读书,就像我们不能把读书等同于有用没用一样,它就是一堆没用的事儿,但是我喜欢。

 

米鹏民:是一种追求、一种情趣、一种发自内心的、服从内心的东西。

 

谢晨星:有些特别喜欢的书,我甚至会买两本。一本是用来藏的,就是不打开塑封的,一本是用来读的。

 

米鹏民:就是寄托一种感情的东西。

 

申晓力:乐趣、审美、非常复杂的一些情感,交织在一块,有的时候说不清楚。



读书按乐趣走就行了

不要太功利


米鹏民:我觉得申老师的藏书已经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实际上是精神的一部分。他出来,你都感觉那些书他都带着的(似的),好像家里有粮、心中不慌那样。


申晓力:其实这些书,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能建立一种随便翻翻的感觉。我很喜欢看一些比较偏门的书,打个比方,我看《阿司匹林传》,我喝着一杯咖啡,我再读一下舒尔茨的《将心注入》。按着乐趣去走,让读书变得没那么功利,没那么多强烈的目的。


阅读应该是精神的后花园

是一个人生命的拓展


申晓力:我觉得一个城市,它的魅力、它的可爱之处,(就是)能多一些无用的场所和空间,让人有松弛。“解愠” 我的理解就是治愈,虽然是一个蓬蒿之间,但是可以是一个角落,也可以仰望星空的地方,我觉得有这么一种美好的感觉在里面。


谢晨星:尤其是在深圳这种快节奏、巨大的压力下,正是需要这样的一个场所,你进来翻一翻,了解一下。


米鹏民:过去人们有个传统叫读闲书。其实闲这个字,我觉得蛮传神的,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状态。


苗凡卒:阅读它应该是精神的后花园。我们到欧美国家,你就能看到那房子,前花园和后花园是不一样的。前花园有公共院子、公共属性,但是后花园无一例外,都有比较高的篱笆,大家完全按自己的兴趣爱好布置它。


申晓力:你这个讲得多生动。


米鹏民:其实我们有时候经常忽略了,后花园是私密空间。



谢晨星:总是忙于建造自己的前花园,疏于管理自己的后花园。

 

苗凡卒:不光是私密空间,它是一个人主流生活的一个拓展,是一个生命的拓展。


深圳人都在读啥书

需要一个新的答亲


米鹏民:其实我有时候也在想这个事情,实际上大家有一种文人传统,我们所理解的读书,还是一种人文社科、哲学艺术(阅读)。但是深圳的城市气质是一个科技城市,大家有更多专业性的、功利性的需求,所以说,一个城市鼓励大家读书,而且还专门搞一个读书月,用心到底在什么地方?我有时候也在体会这个东西。


苗凡卒:早年我们说深圳人爱读书。其实我了解过,早年深圳书城销售书目的统计,往往是计算机、会计、外语这一类谋生用的、实用型的书,它的排名很靠前,那是跟深圳这个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相关联的。人员年轻、外来打工人员多,大家想在这个地方迅速得到提升,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一个不惑之年的城市,它的读书应该怎么读。我觉得这个题目出得特别好。


米鹏民:未来还有很长的时间,找一个更恰当的机会,来回答这个问题。



你去过解愠书馆吗?

感受如何?

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来源 | 晶报

出品人 | 米鹏民
总策划/总监制 | 米鹏民
总统筹 | 王博 
总运营 | 郑毅
总推广 | 赵翔庭
总编导 | 罗秋芳 赵茜庆
编导 | 赵茜庆
拍摄 | 成江 陈家豪 郑佳文
剪辑 | 邝增铭
编导助理 | 叶长文

编辑 | 蔡玫


往期推荐

前体操冠军吴柳芳账号被禁止关注,近日涨粉超百万

谢某宇被执行死刑!反家暴,最高法再出手

作家叶耳:将深圳、深圳人写入文学风景 | 城市英雄162期

用脚步丈量深圳,说走就走!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晶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