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无物业管理”小区困局?|满意物业
近年来,徐汇区天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总基调,将物业服务纳入基层治理的解决清单,根据物业服务的质价不符现状,着力解决服务提质难、资金来源难、协商沟通难等主要问题。依托梧桐片区、康平片区、嘉澜片区“三大片区党委”的党建引领工作机制,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物业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分类施策、凝聚共识,探索物业服务“质价双提升”解决方法。
永嘉路636弄3号、4号小区建于1983年,属于售后房小区,总建筑面积4332平方米,2幢楼,高4层,共计18户居民。因建筑年代久远,加上物业管理成本高、难度大,小区一直处于物业管理的“真空”状态,多年来一直由业委会自治管理,存在停车管理无序、环境卫生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全、安全隐患突出等情况。
“小区里面的路面上长满了青苔,每天外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滑倒摔伤。”“这么多年了都没有物业。”曾有居民调侃道,这样的调侃背后,是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深切渴望。
为破解“无物业管理”小区困局,天平街道依托“片区党委”的党建引领工作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运用五社联动工作方法整合条块资源形成合力,探索物业治理新模式。
天平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作用,依托“服务+治理”的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路径。街道领导多次面向居民区两委班子成员、居民代表等群体开展实地调研,倾听民声;街道城建中心与小区业委会成员沟通交流,链接多类优质的物业资源,并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与居民的具体诉求为小区推荐物业管理公司。
由于永嘉路636弄3号、4号小区长期缺乏有效物业管理,加之业主群体老龄化趋势,曾经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居民逐渐减少了他们的热情与参与度。为了打破僵局,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带领下,社工们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倾听居民的心声,用真诚与坚持逐步瓦解了居民心中的疑虑与隔阂,引导他们正视问题,并与业委会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为了从根源上改变居民的观念,重燃他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与信心。社区积极探索搭建党建引领下居民心声“有处说”、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事后“有跟踪”的议事协商平台,以户外纳凉、围桌夜话等形式,将“物业管理与议事协商”相结合,面对面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同时,天平街道也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惠平物业事务指导中心为业委会成员提供业委会业务培训,并邀请业委会成员参加“红蕴天平·治业有方”业委会沙龙活动,提升专业化业务水平,提升业委会成员履职效能。
在物业公司还没有入驻小区前,为度过“真空”状态,安亭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多元联动管理的作用,将社区志愿者、楼组长、党员群体、热心居民等人员组织起来,针对小区内非机动车违规停放、装修垃圾违规堆放、停车秩序混乱、占用堵塞楼道空间等问题,通过张贴宣传公告、发送信息、小喇叭广播等形式,引导居民提升自我管理意识,针对电瓶车飞线充电的乱象与社区民警、综治中心开展联动夜查与整治工作,逐户上门讲解相关事故案例和安全注意事项,不断增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洞悉小区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后,为充分发挥辖区内国企物业“压舱石”属性,国有企业城投集团旗下的中誉物业,主动提出接管永嘉路636弄3号、4号小区。
在物业选聘投票的关键时刻,有一户居民却坚定地表达了反对意见。经了解,在小区自治期间,该户居民自发承担起楼道公共区域照明电费,他之所以投出反对票是希望新入驻的物业公司能够解决一个长期困扰他的问题,即为楼道公共照明安装独立的电表,以实现费用的透明分摊与合理管理。面对这一情况,中誉物业迅速组织团队进行深入调研与评估,探讨安装独立电表的实施方案。也借此机会,广泛收集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加强与小区居民的沟通与交流。
“太好了,现在的小区和原来真不一样,地上的青苔再也看不到了。”“是的呀,以前粪坑外溢臭气熏天,现在多干净。”“侬看看,停车线也画好了。”
新的墙面和信箱
新的停车棚
新装的电表箱
如今在多方合力下,“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并驾齐驱,同心协力。从“青苔小路”变“美丽大道”,从“没人应”到“有人管”,新的墙面、信箱、非机动车停车棚以及电表箱陆续“焕新”,永嘉路636弄3号、4号小区的蝶变历程,是居民期盼转化为现实幸福的真实写照。目前,天平街道已通过梧桐片区平台协调城投集团下属中誉物业与业主大会完成物业合同签订并通过“质价双提升”工作机制,小区业主按“质价相符”的原则,按照每月1元/平米的标准承担物业服务费。
文稿:天平街道
记者:曹香玉
编辑:叶芳芳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