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部委发文:特色小镇进入规范时间

2017-12-06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绿维文旅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内涵,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科学把握浙江经验的可复制和不可复制内容;注重打造鲜明特色;有效推进“三生融合”;要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以企业为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主力军;实行创建达标制度;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格节约集约用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近年来,全国各地全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把特色小(城)镇打造成稳增长调结构的新亮点、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示范、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阵地。但在特色小(城)镇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现象,包括一哄而上,造成泡沫;房地产化重,产业轻;刻意打造,违背规律等问题。


绿维文旅董事长林峰博士认为特色小(城)镇要理顺开发理念,梳理开发逻辑,把基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发展架构落实到规划、开发、投融资及产城开发运营中,避免走弯路,严禁建鬼城,真正实现开发一座特色小(城)镇,带动一个区域发展,富裕一方百姓。此次政策出台意味着特色小(城)镇进入规范时间。


针对特色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管理层多次发声纠偏、规范调控。2017年3月住建部公布了10项要求,对特色小(城)镇培育路径做了进一步明确。7月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特色小镇建设要尊重小镇现有路网、空间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严禁盲目拉直道路,严禁对老街区进行大拆大建或简单粗暴地推倒重建。


此次四部委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也是针对在特色小(城)镇推进过程中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市场化不足以及有些地区政府债务风险加剧和房地产化等问题的再次纠偏。

意见提出五大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探索


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着力培育供给侧小镇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路子,防止“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2、坚持因地制宜


从各地区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不搞区域平衡、产业平衡、数量要求和政绩考核,防止盲目发展、一哄而上。


3、坚持产业建镇


立足各地区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防止千镇一面和房地产化。


4、坚持以人为本


围绕人的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升服务功能、环境质量、文化内涵和发展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防止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5、坚持市场主导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推动多元化主体同心同向、共建共享,发挥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搭建发展平台等作用,防止政府大包大揽和加剧债务风险。


意见指出十大重点任务


意见指出,各地区要准确理解特色小镇内涵特质,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推动创新性供给与个性化需求有效对接,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有效载体。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各地区可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产城融合,循序渐进发展“市郊镇”“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等不同类型特色小镇;依托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培育发展卫星城,依托有特色资源的重点镇培育发展专业特色小城镇。


绿维案例:房县健康产业小镇


意见称,浙江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备相应的要素和产业基础。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要按规律办事,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科学把握浙江经验的可复制和不可复制内容,合理借鉴其理念方法、精神实质和创新精神,追求慢工出细活出精品,避免脱离实际照搬照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布局,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避免盲目发展、过度追求数量目标和投资规模。


意见要求,各地区在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积淀和地域特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防止内容重复、形态雷同、特色不鲜明和同质化竞争。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方向,着力发展优势主导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供应链,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集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绿维案例:贵州黄果树度假小镇


意见表示,各地区要立足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环境,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留存原住居民生活空间,防止将原住居民整体迁出。增强生活服务功能,构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和繁荣“商业圈”。提炼文化经典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合理应用于建设运营及公共空间。保护特色景观资源,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意见指出,要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各地区要以企业为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主力军,引导企业有效投资、对标一流、扩大高端供给,激发企业家创造力和人民消费需求。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或牵头打造特色小镇,培育特色小镇投资运营商,避免项目简单堆砌和碎片化开发。发挥政府强化规划引导、营造制度环境、提供设施服务等作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要过度干预。鼓励利用财政资金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发起特色小镇建设基金。


绿维案例:辽宁思拉堡温泉小镇  


意见要求实行创建达标制度。各地区要控制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数量,避免分解指标、层层加码。统一实行宽进严定、动态淘汰的创建达标制度,取消一次性命名制,避免各地区只管前期申报、不管后期发展。


意见强调,要严防政府债务风险。各地区要注重引入央企、国企和大中型民企等作为特色小镇主要投资运营商,尽可能避免政府举债建设进而加重债务包袱。县级政府综合债务率超过100%的风险预警地区,不得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变相举债立项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债务率、现有财力、资金筹措和还款来源,稳妥把握配套设施建设节奏。


意见表示,要严控房地产化倾向。各地区要综合考虑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吸纳就业和常住人口规模,从严控制房地产开发,合理确定住宅用地比例,并结合所在市县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确定供应时序。适度提高产业及商业用地比例,鼓励优先发展产业。科学论证企业创建特色小镇规划,对产业内容、盈利模式和后期运营方案进行重点把关,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


绿维案例:辽宁思拉堡温泉小镇           


意见要求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各地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划定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发展边界,避免另起炉灶、大拆大建。鼓励盘活存量和低效建设用地,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全面实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特色小镇四至范围,规划用地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体育和农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


意见指出,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各地区要按照《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依据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原则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严禁以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名义破坏生态,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等区域,严禁挖山填湖、破坏山水田园。严把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产业准入关,防止引入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加强环境治理设施建设。


政策来源:发改委;绿维编辑整理

政策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相关推荐阅读:

特色小镇思维逻辑、开发手法和融资

林峰:特色小镇都应该是旅游小镇


首届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开发运营峰会圆满落幕

“健康+旅游”双核驱动,打造两山产业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 | 文化+旅游,打造矿区经济转型典范

文旅产业唱响特色小镇建设主旋律


近期精彩回顾:

旅游开发项目管理体系:助力旅发委职能转变和旅游产业升级

亲子游新理念:自然+未来主义,农场+商业…

工业旅游丨创新打造工业遗产上的城市休闲聚落

全域旅游丨"21字方针"打造国际大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孵化器》特惠预售:林峰博士签名套装,3千元大奖!

旅游行业观察周报第165期

农业部:公布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名单

绿维文旅月度微信汇编(2017年11月)

十九大与旅游(二):乡村振兴战略

聚焦林芝 | 震后9小时的鲁朗,共话旅游小镇

新理念、新思维--自主旅游时代的全域旅游(新书即将出版)

大数据丨Z世代游客崛起,自主旅游时代到来!

十九大与旅游(一):新机遇 新挑战

聚焦十九大丨养老投资实操模式与盈利路径--"结"富济贫做养老(下)

聚焦十九大丨养老产业改革新思路:从"养老" 到"享老"--"结" 富济贫做养老(上)

以小见大,打造美好生活--旅游发展正当其时

农旅融合:美丽乡村建设的日本样板

做好特色小镇仿古建筑的四个要领

乡村振兴:农业主题公园?还是田园综合体?

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聚焦2017惠农政策风向标

林峰:滨水休闲规划设计创新模式与实践


关注“绿维文旅”微信订阅号,回复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特色小镇、投融资、IP”,获取更多政策、案例、研究等综合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