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夕不是情人节

美术报 2021-10-22


清  姚文瀚  七夕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七夕快到了,现在大多把“七夕”过成了情人节。在古代七夕可不是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七夕也就是乞巧,唐代诗人林杰有首诗,叫《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这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姑娘们对月穿针,希望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表达女子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与谈情说爱不沾边,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也没关系,选择牛郎织女是因为在古代他们是“劳动模范”。


所以,七夕是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的节日。



《汉宫乞巧图》局部“对月穿针”


怎么个“乞巧”法呢?


《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时,每至七夕,“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北宋   佚名  七巧图   162×111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在宋代,七夕之夜,姑娘们会在自家庭院里(或楼台上)陈列各种奇巧之物,设香案,摆酒果,然后向着满天星斗列拜,对着月亮引线穿针,这叫做“乞巧”。又捉来一只小蜘蛛,养在盒子里,次日早晨再打开盒子察看,若发现蜘蛛所织之网圆圆正正,则可以确定为“得巧”,意思是说,祈愿的姑娘家已获得了织女星赐予的巧智。



北宋   佚名   七巧图(局部)


《七巧图》就是描绘了七月初七当天,宫中女子们在庭院中设宴乞巧的景象。


宫中楼阁亭台重重叠叠,排列整齐,建筑考究;长廊上几位妇人或抬头向天,或低首默祷,或相顾而语,或凭栏而望,桌子上摆放各种供品,正虔诚地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清  佚名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七月乞巧

188.2×102.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佚名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七月乞巧(局部)


到清代时,姑娘们评价是否“得巧”的方法,改为使用豆芽。《郧县志》载,“七夕为牛、女会银河之期。前期,人家幼女用豌豆浸水中,令芽长数寸,以红线束之,名曰‘巧芽’。至是夕,妇女幼稚焚香于庭,献天孙以乞巧。用瓷碗盛水,取芽投之,复于月光下照之,影如彩针、花瓣、或似鱼龙游戏,谓之‘得巧’。”


七夕之夜,姑娘们以碗盛水,将豆芽投于水面,观看碗底的投影,若影子如同游鱼、花瓣,则认为已得巧智。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之桐阴乞巧   37×3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47×3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局部)


不过七夕也不仅仅是姑娘们乞巧的节日。例如宋朝的商家就会在七夕推出各种奇巧的小玩意, 有叫做“水上浮”的小玩具, 有反映乡村景物的微缩模型叫“谷板”, “种生”是奇趣小盆景,还有一种是既可以玩赏、又可以吃的“果食花样”。最特别、也最受儿童欢迎的七夕玩具,叫做“磨喝乐”。“磨喝乐”是一种造型十分娇憨、可爱的泥娃娃。一些姑娘们在乞巧的时候,也会陈列“磨喝乐”等奇巧物件,以展示巧智之美。



《汉宫乞巧图》局部“备办饮食”



《汉宫乞巧图》局部“果盘”



《汉宫乞巧图》局部“祭案”,祭案上的“小人”物件就是“磨喝乐”


其实中国古代是有情人节的,也就是三月三,又叫上巳节。所以大家不要过错了节日哟。


▼点击下图订阅2021年《美术报》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跟着沈周逛江南 | 惠山怪我昨径去
向徐渭学习什么
草间弥生的“南瓜”被吹到海里了,它居然是空心的……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征稿通知
只要你酷爱书法,零基础也能学好!丨美术报名家学院——宋涛书法临创教学班招生
中国唯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入选“二战以来最重要的25个建筑”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