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虎”的异体字,你会写吗?

中国书法家协会 美术报 2023-02-22


由篆隶演化而来的“

从先秦古文字来看,“虎”颇具象形意味,有虎头,虎身、虎足、虎尾。战国文字中虎身、足、爪、尾的形态简化为“人”形。小篆承续了这种写法。《说文解字》:“虎,山兽之君。从虍,虎足象人足。象形。凡虎之属皆从虎。”“虎足象人足”的说法,恐怕难以令人信服,有附会之嫌,一些学者对此也有评判。
“虎”字演变图例

沿着“虎”字演变的脉络,不难看出其蜕变的过程。“”的写法,在三国魏晋时期已经成为主流,以此为依据,又产生了许多相近的异体。散见于一些碑刻、法帖和字书当中。


字形选自《异体字字典》

隋唐時期开始出现的“虎”字

颜元孙《干禄字书》“虎”

“虎”的字形显然是上溯了小篆的形体。颜元孙的《干禄字书》经其侄子颜真卿撰写刊刻上石,传播很广,影响很大。“虎”的写法也逐渐多了起来,唐以后“虎”“”并行。

图片选自《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

隶定《说文》古文“虎”形成的异体字

“虎”字另有一组较为复杂的字形,其渊源出自《说文》中“虎”的古文。

《说文解字》中“虎”的古文

这两个古文“虎”字,在隶定时又被写成多种形式。如、虝等。甚至出现“虍”“鹿”构件混用的现象。

字形选自《异体字字典》

▼点击下图订阅2022年《美术报》



  转载自:中国书法家协会官微  撰稿|郭良实  编丨YY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当冬奥会开在了古画里,惊艳!
看不够的中国浪漫!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网友:好美!文化骄傲了!
“虎月”国礼为何闪闪惹人爱
虎肥家润 | 清代马负图 《虎图》赏析
《只此青绿》虚实交错、古今交融,演活了《千里江山图》|虎年春晚C位属于谁?
虎福满溢设计“年的味道”
牛勤虎啸春愈新
壬寅虎当家
美术报2022“虎啸生风·艺术名家贺新春”(一)
美术报2022“虎啸生风·艺术名家贺新春”(二)
美术报2022“虎啸生风·艺术名家贺新春”(三)
美术报2022“虎啸生风·艺术名家贺新春”(四)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