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女足夺冠,何加林挥毫“铿锵玫瑰”,古代的女子也会踢球吗?

美术报 2023-02-22

2月6日,在2022印度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以3-2逆转韩国女足获得冠军!这是自2006年以来中国女足再次捧起亚洲杯,至今,中国女足已经荣获9次亚洲杯桂冠,超过其他任何一支球队两倍以上。祝贺中国女足!



中国女足在2022印度女足亚洲杯中获得冠军


著名画家何加林先生抓住这一精彩瞬间,挥毫作画,传神地将女足致胜一球的场景描绘了出来。



何加林  铿锵玫瑰


何加林先生感叹说:铿锵玫瑰回来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其实在中国很早就开始了足球这项运动,足球在古代叫蹴鞠,是我国古代的一项娱乐活动。


蹴鞠一词在汉代就有了。在《太平御览》卷754中转引应劭的《风俗通》:“毛丸谓之鞠”,用毛发做的丸状物就是鞠。《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有“躢(tà)鞠”,其中“鞠”指球,而“蹴”或“躢”等是指用脚踢。先秦时的踏鞠,汉代的蹴鞠,唐代的筑球、蹴球,说的都是不同时代的蹴鞠。



足球纹铜镜及其摹本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东汉时期,也开始有了女子踢球的记录。出土的《山东曲阜汉画像石》上就刻有三个少女的足球图像,她们以轻捷灵巧的身姿踢着双球,造型十分优美。另一件文物《南阳汉画像石》“宴乐图”上,也刻有女子足球舞的形象。



女子大范围加入蹴鞠大军是在唐代,宫里还有专门踢球的内人。踢法是不用球门的,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中提到的“寒食内人长白打”,这里的“白打”就是当时宫内女子蹴鞠的一种玩法。


《唐语林》记载:“今乐人又有蹋球之戏,作彩画木球,高一二尺,女妓等蹑,球转而行,萦回去来,无不如意,盖古长蹴鞠之遗事也”。这就是说乐人又表演了一场踢球,表演的女子可以让球完全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去。可以看出此时期女子踢球的技术还很高超。


宋人朱胜非在他编写的《绀珠集》里,有更具体的描述:“两人对踢,三人角踢,胜者有彩。”如果不明白,大家可以将它想成一种花式足球的表演。


这一娱乐活动到了宋代仍然非常受女子欢迎,据宋人记载,“球迷”皇帝宋微宗就组建了一支有百来人的“皇家女子蹴鞠队”,还有统一的“球衣”,而且每次表演都能引得“万人观瞻”。



明  杜堇  仕女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到了明代,女子蹴鞠甚至比男子厉害。王士贞在《潘将军失珠》中描述的女子蹴鞠场景中,坊间女子的蹴鞠表现出色胜过男子。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中记载了一位叫做彭云秀的女子,说她“以女流清芬,挟是技游江海,叩之,谓有解一十有六,詹同文赠之以滚弄行。”就是说,彭云秀的蹴鞠踢的特别好,有 16种踢法,而且彭云秀特别擅长“滚弄”的表演,并且,就因为彭云秀蹴鞠踢得好,当时的文人詹同文还专门做了一篇《滚弄行》送给她。



明  杜堇  仕女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不仅宫中有这样的娱乐活动,民间也有。桓宽《盐铁论·刺权》记载,不仅富贵之家“蹋鞠斗鸡”,普通民众也“穷巷蹋鞠”。至汉末三国,《会稽曲录》中写到“年兴金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蹴鞠甚至发展成了“家学”。可见,蹴鞠可不是军队的专利,更不是皇室的专利。



马远(传) 蹴鞠图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唐宋时期的蹴鞠愈发的民俗化,这主要体现在“寒食蹴鞠”和女子的加入这两方面。“寒食蹴鞠”在唐代就颇为常见,不过多在军中。到了宋代,则全民化的彻底些,周密《武林旧事·放春》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于是相继清明节矣”。


在元代时期的蹴鞠丧失了宋代那种国家级礼仪庆典的特殊地位,彻底流入民间发展。到了明代,《明史》记载割据一方的吴王张士诚之弟张士信,“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樗蒲、蹴鞠,拥妇女酣宴”,蹴鞠已经沦为贪图享乐的代表。



明 佚名 朱瞻基行乐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开始出现了“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被现代足球所取代。


最后,再次祝贺中国女足夺冠!


▼点击下图订阅2022年《美术报》



  部分资料参考浩然文史公众号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学会一招,人手一个“冰墩墩”不是梦
“虎”的异体字,你会写吗?
看不够的中国浪漫!北京冬奥会主火炬点燃,网友:好美!文化骄傲了!
当冬奥会开在了古画里,惊艳!
美术报2022“虎啸生风·艺术名家贺新春”(一)
美术报2022“虎啸生风·艺术名家贺新春”(二)
美术报2022“虎啸生风·艺术名家贺新春”(三)
美术报2022“虎啸生风·艺术名家贺新春”(四)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