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在展出|动静无尽,被低估的静物画

美术报 2023-12-26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正在展出中

在绘画中,花卉一直是艺术家静物创作中的重要主题。德基艺术博物馆携手国际知名策展人乔金·毕沙罗(Joachim Pissarro)博士重新挑战了静物体裁的传统定义,主张“静物”远不止是描绘静止之物,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更加丰富多元的跨文化、跨学科策展视野,对“花卉静物”传统及现有的定义与观看方式、研究和策展视角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挑战与突破。

花卉静物的定义和发展史


“静物”(still life)是一种描绘自然或人造世界中无生命(inanimate)之物的艺术体裁,其描绘对象涵盖了从源于自然的花卉、水果、蔬菜、动物尸体,到出自人造的容器、花篮、珍玩、乐器、书籍等物体。西方艺术史上描绘静物主题的作品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代,但“静物”成为一个专门的绘画体裁始于16至17世纪的荷兰英语“still life”一词即是源自荷兰语“stilleven”,意为“静止的生命”。法语则将静物画称为“nature morte”,意为“死去的自然”。不同语言中对静物体裁的表达,皆含有对静止状态下的生命和自然进行观察与描绘之意。
现藏于荷兰国立博物馆的《静物与鎏金杯》Still Life with a Gilt Cup,威廉·克拉斯·赫达Claesz Heda,1635年

西方艺术中现存最早的静物作品出现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壁画,被称为“xenia”(希腊语意为“好客”),画在住宅墙壁上的果蔬、肉食和佳酿表现着主人的富足好客,以及乡村生活的丰适惬意。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静物主要作为宗教题材背景中的附属物品,传达特定的象征寓意。通常认为最早的独立花卉静物作品是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的《瓶花》,绘于一幅肖像画的背面,最初可能作为宗教主题的双联画或三联画的一部分,包含有关基督和圣母的象征。

现藏于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瓶花》Flowers in an Jug (verso),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约1485年

16世纪晚期成立的荷兰共和国在17世纪迎来其“黄金时代”,成为欧洲最先进繁荣的国家。与旧君主制和天主教传统的决裂导致宗教题材的锐减与世俗题材的勃兴,通过国际贸易与殖民获得的大量财富令人们更偏爱对于物质的精妙细节与丰饶品类的描绘,“静物”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为独立的绘画体裁。

随着园艺与种植异国花卉的兴趣在荷兰风行(“郁金香狂热”是其知名体现),花卉静物成为静物体裁中的独立门类,显示出精湛的写实技艺。在老扬·勃鲁盖尔(Jan Brueghel the Elder)、老安布罗休斯·博斯查特(Ambrosius Bosschaert the Elder)、罗兰特·萨维里(Roelandt Savery)等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中,来自世界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开放的花卉时常被画在同一瓶中绽放,是因画家参考不同来源的植物学插图和标本进行研究和创作,使花卉静物作为一种科学的探究世界的方式,并体现着自然与人为力量的融合。同时期的花卉静物中亦常包含道德寓意,提醒观者生命短暂,一切繁华与欢愉转瞬即逝。

现藏于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木桶里的花朵》Flowers in a Wooden Vessel,老扬·勃鲁盖尔Jan Brueghel the Elder,1606-1607,

18世纪的欧洲花卉静物绘画延续着荷兰大师们的遗风,从崇尚丰盛繁复的巴洛克风格,转向更追求装饰和感官愉悦的洛可可风格。法国画家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则发展出独具个性的表现静物的方式,他笔下的花卉传递出一种平民化的快乐和朴素沉着的色彩。19世纪学院派艺术(Academic art)在欧洲兴起,静物绘画被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法兰西艺术院(Académie des Beaux-Arts)划归为“体裁等级”中的最低一级,相对于等级较高的历史、肖像和风俗绘画,静物画被视作在技艺上最无挑战的,大多数年轻艺术家被建议从描绘这类无生命的静态客体开始他们的艺术训练,然后再过渡到动态的主体。

现藏于爱丁堡苏格兰国家美术馆的《瓶花》A Vase of Flowers,让·西梅翁·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约18世纪60年代

然而,同时期的许多伟大艺术家都选择通过静物体裁探索技艺的革新并表达深层的内心世界,马奈(Édouard Manet)更宣称“静物是画家的试金石”。 随着学院派等级制度的最终衰落和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画家的崛起,对自然的观察与对技法、色彩、形式和表现力的探求成为艺术实践的重心,静物再度成为艺术家们热衷描绘的题材。而因花卉中蕴含的丰饶色彩、复杂形态及与隐秘的生命力,花卉静物一直与现当代艺术中最具实验性和前卫性的创新相关联,并超越了体裁与媒介的限制,至今仍是很多艺术家最钟爱的主题。

现于德基艺术博物馆“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中展出的《花》Flowers,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布面丙烯、丝网印,1964

中国艺术传统中并无与西方的“静物”严格对应的绘画门类,我们容易将西方的花卉静物体裁与中国传统的花鸟画相联系。花鸟画自唐五代形成独立门类,繁盛于两宋,发展经元明清各代名家,传承直至今日。花鸟画受“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等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强调表现花卉自然生长、有生命力的状态,同时以自然物象之美寄寓君子的道德品格和精神境界,不同于西方静物体裁专注于对无生命之物的观察与描绘。其中的“清供”作品含有一些静物体裁的特性,涉及自然、人为与精神世界的连结。

现于德基艺术博物馆“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中展出的《青瓶红菊》Bouquet de Chrysanthèmes Roses,潘玉良Pan Yuliang,布面油画,1944

自西方绘画在近代传入中国,到新文化运动提出“美术革命”,及至大批青年留洋学习西方艺术技法,又回国开创新式美术教育,组建艺术社团,推动中国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之路,同时倡导社会文化的变革。许多本土及留洋艺术家尝试以描绘花卉来融合西方静物体裁与中国花鸟画的技艺与精神内涵,同时以花卉自喻,寄托时代转型下的家国情思、身世际遇与复杂心境,对后世中国美术的发展与振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和近年来

重要的花卉静物展览


1952年,时任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的艺术史家查尔斯·斯特林(Charles Sterling)在橘园美术馆(Musée de l'Orangerie)策划了开创性的大型静物艺术展览“从古至今的静物作品”(La Nature morte de l'Antiquité à nos jours),以史无前例的规模与策展视野对西方静物作品从古代至20世纪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展览出版的同名学术书籍亦成为静物体裁研究的先驱性著作。

由巴黎国家博物馆于1952年出版的“从古至今的静物作品”(La Nature morte de l'Antiquité à nos jours展览同名书籍

199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的展览“欲望之物:现代静物”(Objects of Desire: The Modern Still Life)致力于展现20世纪艺术家在空间、色彩、形式、构图和表现手法上对传统静物体裁的挑战、发展、超越与颠覆。策展人玛吉特·洛威尔(Margit Rowell)认为,这些创新源于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艺术家几乎摆脱了传统赞助人的刻板要求,“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叙事、自己的结构和欲望对象”。这场展览涵括从塞尚至上世纪90年代的71位欧洲和美国艺术家的130件不同媒介的艺术作品,但因女性艺术家的相对缺席而饱受批评。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欲望之物:现代静物”(Objects of Desire: The Modern Still Life),1997

在近十年中,西方多个博物馆、美术馆举办了专注于花卉静物的展览,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这一体裁进行思考与探索。其中,达拉斯艺术博物馆(Dallas Museum of Art)2014至2015年的展览“花束:从夏尔丹到马蒂斯的法国静物画”(Bouquets: French Still-Life Painting from Chardin to Matisse)是美国首个专注于19世纪法国花卉静物的作品,呈现不同流派的近60件大师之作,特别突出艺术家们在思想、风格和创作技法上的积极交流。

曾于2015年在达拉斯艺术博物馆展出的“花束:从夏尔丹到马蒂斯的法国静物画”(Bouquets: French Still-Life Painting from Chardin to Matisse)展览海报

伦敦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2016年的展览“荷兰花卉”(Dutch Flowers)探索荷兰花卉静物自17至18世纪从兴起到巅峰的发展历程,是英国近20年来首次举办此类展览。22件参展珍品几乎含括了这一体裁的每一位重要艺术家,对画中元素的详细介绍凸显了花卉静物艺术与荷兰“黄金时代”的植物学、园艺、贸易、科学的发展相互交织的跨学科视角。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2021年的展览“荷兰花卉静物”(Niederländische Blumenstillleben)同样聚焦于该体裁在17至18世纪的发展,规模虽小却包含多件重量级珍品,并重视对与花卉一同出现的其他物品的思考与呈现。

曾于2016年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展出的“荷兰花卉”(Dutch Flowers)展览海报

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拥有极为丰富的花卉静物收藏,其2022年的展览“盛开:花,花,更多的花!”(In Full Bloom: Flowers, flowers and more flowers!),以来自馆藏及海外的创作于大约1600至1730年间的荷兰花卉静物杰作庆祝建馆200周年。在呈献一场讲述花卉静物发展的精美华丽的视觉盛宴的同时,展览特别突出女性艺术家在这一体裁的出色表现,以及对艺术与科学和对自然的探索如何交缠并行的跨学科思考。此外,展览设计中大量使用球茎产业中的废弃花卉材料,展墙中隐见花朵和叶子的颜色和结构,展览结束后展墙将被改造为可售的家具,助力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曾于2022年在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展出的“盛开:花,花,更多的花!”(In Full Bloom: Flowers, flowers and more flowers!)展览海报

2022年10月,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开启的展览“事物:静物的历史”(Les Choses: Une histoire de la nature morte)被宣称是对查尔斯·斯特林1952年策划的开创性展览“从古至今的静物作品”的致敬。

曾于2022年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展出的“事物:静物的历史”(Les Choses: Une histoire de la nature morte)展览海报

策展人、艺术史家劳伦斯·贝特朗·多利亚克(Laurence Bertrand Dorléac)试图重新定义静物体裁的本质,将其视为“艺术家对事物的编排”。展览呈现来自全球70多家重要机构和私人收藏的近170件展品,按照时间和主题分布于15个单元,涵盖从古至今的绘画、雕塑、摄影、录像、电影等不同媒介,注重促进展品之间超越时空与文化的对话,并试图整合古代和当代艺术、文学、诗学、哲学、考古学、人类学、科学和生态学等领域中一切革新表现技术与视角的因素。同时,展览着眼于当下视野中人与物、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全新关系,以及当前迫切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正义等问题,考察静物向人类揭示的深层真相。

在挑战与突破中前行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展览基于德基艺术博物馆“花花世界”现当代艺术典藏系列,立足于对“花卉静物”的定义与发展史的研究现状的考察,以及对历史上和近十年重要的花卉静物展览成果的吸纳与反思,对“花卉静物”传统及现有的定义与观看方式、研究和策展视角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挑战与突破。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德基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展览以“动静无尽”为题,首创性地对花卉静物体裁的定义进行深度重新评估,主张“静物”远不止是描绘静止之物。作品中的花卉看似静止不动,花朵们却无时无刻不在以肉眼难以觉察的频率保持运动。从反思这一“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出发,展览将静物体裁之“静”与花卉的生长、繁衍、杂交和流通之“动”呈现为相互交织的线索,并通过“异花授粉”“先锋园艺”“花卉之外”“突围绽放”四个章节,展开四条全新的观看和理解维度。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德基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同时,展览以跨文化、跨学科的崭新视野挑战人们看待花卉静物的传统视角,使艺术风格之流变与全球贸易中花卉品种之流通的叙事相互交织,并将其置入更广阔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图景,见证其间繁盛的中外文明交流。透过跨度近三百年的中西方时间轴,展览致力于考察花卉静物与特定历史情境和时代精神的复杂关联,以及花卉与花卉主题的艺术创作作为跨越中国、亚洲与国际时空和文化边界之交流媒介的重要历程。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德基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近100位参展艺术家中涵括克劳德·莫奈、卡米耶·毕沙罗、保罗·塞尚、保罗·高更、巴勃罗·毕加索、皮特·蒙德里安、乔治·莫兰迪、勒内·马格里特、乔治娅·欧姬芙等西方现代艺术各流派的里程碑式人物,常玉、潘玉良、吴大羽、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中国第一、二代留洋艺术先驱,黎谱等亚洲其他国家的现代艺术开拓者,以及安迪·沃霍尔、草间弥生、大卫·霍克尼、杰夫·昆斯、奈良美智、村上隆、达明安·赫斯特等全球顶尖当代艺术家。其中许多艺术家此前在中国本土罕有作品收藏和展示。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德基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展览将中国本土及留洋艺术家尝试以花卉主题融合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的典范之作,与他们的西方先辈及同辈艺术家致力于探索同一体裁的作品一同展示,揭示出许多尚未被艺术史充分考察与梳理的、跨越时空和代际的影响与交流、突破与革新。同时,展览亦尝试突破传统上由男性艺术家主导的艺术史叙事,重视女性艺术家对于花卉静物体裁的突出贡献。潘玉良、方君璧、张荔英、谢景兰、贺慕群等来自中国的女性艺术家的花卉作品尤显自出一格,流露出在时代变局中鲜明的个体意识、细腻的情感世界与敏锐的艺术感知。

“动静无尽:花卉静物三百年”,德基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点击下图订阅2024年《美术报》



 来源丨德基艺术博物馆  编丨ZYJ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看过来!“千里江山万里海”全省中小学主题漫画创作活动投稿指南
在武当山探索笔墨山水之趣——美术报名家学院张谷旻山水高研班写生之行
“一生守护——纪念廖静文诞辰100周年暨徐悲鸿逝世70周年展览”在徐悲鸿纪念馆开展
圆明园里过中秋
会心与真放——朵云轩书画院首届当代书画名家邀请特展在海派艺术馆开幕
亚运三宝的“美学之旅”②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感恩奋进同心同行——浙江省政协书画作品展开幕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