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山最胜是西泠

王飞 美术报 2023-12-26



1991年秋天,从西北来杭州求学已经大半年,我与同学相约沙孟海先生书法展开幕典礼。一进展厅,迎面沙老苍浑博大、正气磅礴的榜书“龙”字,震撼人心。开幕式结束后,沙老在展厅没有马上离开,笑意温和的眼神对上我们紧张、惊喜、羞赧的目光,我们几个同学围绕在先生身边。他坐在轮椅上缓缓开口:“年轻人,要多看帖临摹、多读书、多亲近自然,向古人学习,要认真要勤奋,学习书法篆刻要做很多学问的。”


遇到沙老那年我们18岁,沙老92岁,与沙老的这个机缘,对我影响至深。虽只言片语,却是我藏在内心的一份珍贵礼物,亦是沙老对我们的希翼。


写字刻印之余,我经常咀嚼沙老说的“学问”二字,这是纸外的功夫,在书法篆刻求学治学的路上,动笔写、动刀刻只是一方面,阅读、习帖、做学问,两条腿走路才会走得更远。有时翻看沙老的书法集或印谱,以及观看书写影像,感觉沙老当年的音容笑貌跃然眼前,似有交流。遗憾的是,那是与沙老唯一一次会面,第二年的秋天,先生驾鹤西去,不才被先生影响的少年如今也日渐成熟,用沙老的理念去影响新的年轻人,有传承有新人,不敢辜负先生当日教诲之恩。



得遇良师是人生幸事。金鉴才先生就是一位让学生有获得感的老师。2000年,随金鉴才先生学习小楷,先生小楷取法广博,笔法精妙,诗词也好,信手拈来。先生豁达又细腻,专业上对我们要求很严,生活上对我们很细心关照。记得有一次我写字翘着二郎腿,先生拿书敲了一下我的腿,严肃地说到写字要有敬畏之心,首先姿势要端正。中午大家都去吃饭,先生用小楷为我临摹了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这让我想起在沙老展览上见过一幅巴掌大的蝇头小楷,字很小,气势博大,方笔老辣遒劲,气象恢弘,此刻想起有了不同的感悟。先生对每个学生都倾囊相授、从不怠慢,那时我们师兄弟去金先生家里,不仅学书法,还学诗词和待人接物。呆得时间晚了,金先生从不叫我们自己回去,都是开车送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后来我读到先生的文章,提到陆维钊先生是怎么善待他的,恍惚中金先生变成陆先生,先生文中说到:“吴茀之先生曾说‘陆维钊先生不仅学问好、书法好,而且品格非常高。要好好向他学,全面向他学。’”这也是金先生的学生对金先生的评价!


西泠名师对我影响至深还有几位先生,其中朱关田先生,他是隋唐代书法史研究的大家,博学透彻、融会贯通。朱先生教授我们学习最多的是书法研究方法与修养,从史学和社会学角度去帮助我们理解书法的本体。先生还讲西泠印社的传统,讲先辈的事例,在先生的教导和影响下我们从不敢怠慢学业。教授我们古代汉语和书法的章祖安先生,是一位具有全面国学修养的书法大家,课上曾给我们赠书签字,印章用的内容是“章秋农”印。章先生说:“我刻印用很笨的方法,一个相同的印稿要写在十几方石头上刻,再拓出印花,看哪一个更符合自己的要求。”这是章先生给我们上课的一件小事,从这件小事中可见章先生对治学的严谨和自我要求的高度。刘江先生教授我们篆书和篆刻,除了技法,更多的是教授我们一种西泠的传承精神。刘先生艺论双绝,他的课上复杂的问题会用很简单的话语让我们理解,大道至简是刘先生的课给我最大领悟。有一学期有好长时间没见先生,学院老师请先生来讲座,才知道他大病初愈,而先生依然条分缕析,清晰的论述,简洁明了的表达,让我们佩服先生的学术精神,更感恩先生的传艺解惑。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兰州,从小喜欢书法篆刻。当时的西北没有太多学习书法篆刻的资料,缺乏专业书籍与外界信息。偶然的机会得到一本《西泠艺丛》,如获至宝,马上到邮局订阅。我的视野从此开阔,对西泠印社的仰望就是从此开始。书中有身边没见过的大师作品、人物风采、书坛轶事、学习方法、书评印论等,“杭州西泠”成了心中向往的学术圣地。理想指引我,17岁踏上南下杭州的求学之路。在杭州时除了努力学习写字、刻印、画画、看展,一有空就是去孤山上静心,常去常新,一晃30年过去了,每次站在西泠华严经塔前,都有身心回归之悦。


光阴如同秋水抚平浮躁和繁华,一百二十年的西泠传承着先生们严谨治学的精神。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信仰。

▼点击下图订阅2024年《美术报》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许江个展“所念皆山”在北京开幕
TOP20·202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今日在杭州开幕
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中国美院建校9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即将启幕
听母亲讲——我外公叶为铭和西泠印社的往事
国美夜校|最时髦的夜生活(课程陆续上线)
诗书入画境,八秩开新篇——旭宇山水画赏析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