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医疗原创】门诊药房建设的新常态

2015-09-08 e医疗 e医疗


想说点儿什么?欢迎点击文章下方“写评论”留下您的精彩观点。

e医疗调研:点击“阅读原文”,参与“HIE平台建设系列调研(1)”


文|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 张震江


  百度百科对于常态和新常态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常态,就是正常状态;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新常态”是当下很火的“习式热词”,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哲学思想。我也来凑个热闹,用常态与新常态的概念聊聊门诊药房的变化和发展。


  到门诊药房取药往往是门诊就医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老百姓而言,对这个环节的要求很简单,无非是要“快、准、明白”。说白了就是别让我排队取药那么长时间,别给我发错了药,最后还得让我知道这个药怎么吃、怎么保管。要满足这样的简单要求其实不容易,各家医院其实一直都在努力,想尽办法要缩短取药时间,减少调配发药的差错率,同时努力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但实际效果往往是这样的,窗口外条条长龙排队等取药,窗口内忙得一塌糊涂,药剂师经常连卫生间都没时间去,时不时还得大叫一声“还差几盒什么什么药快送来”,调配人员端着药篮一路小跑……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形成了过去门诊药房的常态。


  我们不能说这种常态不正常,但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样的常态,有些问题亟需解决:排队取药时间过长,发药流程有待优化,药学服务职能未能充分体现。经常听到有药剂师这样抱怨,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掌握了那么多药学知识,难道就是为了来药房天天发药吗?不但如此,门诊药房的药剂师在这种常态下还有科研任务,还要做文章!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劳动强度下和疲劳程度下能做出怎样的文章,取得怎样的科研成果。相信很多医院的药剂师都有同样的困惑,药剂师的真正价值该如何体现?同时管理者也在思考,怎样才能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管理水平,走出门诊药房旧常态的困局呢?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设备、物联网技术、移动技术等新设备、新技术陆续融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但促使传统的门诊药房业务流程发生了变化,而且为解放药剂师从而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带来了机遇。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终于迎来了门诊药房的新常态。


  如今在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可以代替人工执行大部分的药品调配工作,精心设计的发药业务流程让患者的平均取药时间大大缩短,调配药师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审核处方信息,智能化药柜为调剂配药库存管理提供了便利,机械式的药篮传送系统突破了药房的空间屏障,无人值守自动上药系统24小时不间断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药房的节奏因为信息化、智能化似乎都变慢了许多,而药剂师也终于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如此的新常态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未来也必然会为门诊药房提供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创造新常态。


  本期技术聚焦涉及到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日均门诊量和处方量都较大,对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有强烈的需求。尽管在实现门诊药房信息化管理的道路上方法不同,各具特色,但最终都设计并实现了贴近自己医院实情的流程和信息系统。希望本期文章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能对即将上马或正在实施门诊药房信息化项目的医院起到借鉴或启示的作用。一言以蔽之,任重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


本专题系列文章

解放军总医院:多系统融合建设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典型案例北京协和医院:“实时发药+预调配发药”模式下的门诊药房自动化建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后台摆药、前台发药”提升门诊药房服务质量 “门诊药房信息化+”为药房管理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上来源:e医疗2015年8月刊


九月阅读


您可点击订阅号下方菜单栏阅读“推荐”、“特别报道”中的往期精彩内容。


重要行业资讯

【e医疗抢鲜报】国家卫计委首次定义"互联网+医疗健康"

国务院常务会:广试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刊首语

【e医疗原创】庞涛:自我发酵才见效

【e医疗原创】充分利用患者服务中心,博得“互联网+”先机




推荐关注


e医疗2015年8月刊

近期推送以下文章,敬请关注:


  • 技术聚焦系列报道: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药房信息化建设

  • 封面报道: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广东模式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e医疗

医疗卫生信息化资讯平台
微博 | @ e医疗
微信 | e-healthcare
杂志 | e医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