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医疗专访】冯晓源:封闭的孤岛是无法接纳新技术的
专题往期文章
- 受访人 -
冯晓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华放射学杂志总编辑
您认为医学影像服务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冯晓源
谈到医学影像服务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医学影像中心的兴起,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是从国家医改的角度来看。检验中心、病理中心、影像中心等等可以实现第三方服务的医技科室是医院投入的重头,也是每年国家财政拨款相对额度较大的科室,随着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国家可能会有选择地重点建设区域的医学中心,而不会像过去那样用巨额的财政收入来壮大所有的公立医院,这就需要借助于社会的力量包括社会资本、人员、技术来做强做大这一份蛋糕,推动服务购买、资源共享在医疗行业的落地,尤其是在公共卫生行业。
二是从落实分级诊疗的角度来看。分级诊疗之所以难落实,难在人才不足,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和医疗行业的特性决定了“供”远远小于“需”,这是很难改变的,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迅速提高全科医生、基层医生的水平,所以需要从医保收费、政策支持、经济调节的角度来推动整个医疗行业业态的变革。老百姓关心的始终是:我在社区卫生中心能不能得到可靠的诊断和治疗。第三方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心电中心的兴起,将更多地为社区提供高水平的有效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社区“翅膀”硬了,社区医生才能真正完成筛选和分流患者的任务,才能推动分级诊疗有效落实。
您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服务中可发挥的作用?
冯晓源
AlphaGo下围棋,看了多少棋谱呢?据《自然》杂志介绍,AlphaGo的任务在于合作“挑选”出那些比较有前途的棋步,抛弃明显的差棋。更恐怖的是它的“进化”深度学习能力,用了2000万局的对子对弈进行训练,每一次都能提升棋力。最终才“打败”人类。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是“记性”好,但是跳不出算法。
人工智能现在炒作得很厉害,但我的观点是:人工智能终究还是依靠人来“教”。就影像医学来讲,本质上是帮人类做重复性的、程序性的事情。比如对肺的检查,动辄几百张图片,如果人工来看,要一张张看,总结出问题来,然后下结论、写报告,非常浪费时间。但是如果引入人工智能,利用图片识别技术,可以很直接地看到问题所在,聚焦在异常点上,节省大量时间,但是最后下结论的一定仍是医生。
在新技术对医学影像服务的推动中,您认为最难的是什么?
冯晓源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最重要、也最难的是理念——要认可分享、共享理念,否则这些技术就是无源之木,无法成材。现在医院影像系统大多是封闭的,有些医院甚至连U盘都不用,既担心里面的被“带”出去,也担心外面的会“溜”进来,这样封闭的孤岛是无法接纳新技术的。
如果一个医生想要学会看某种病灶的片子,可能看上千个病例,借助人脑的思考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准确率,并且可以下结论,写报告。但如果想利用同样的数据量训练出人工智能可能还差很多。全国每天做肺部检查的量估计有十几万例,如果这些病例可以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利用这些优质数据资源做基础,才有机会让新技术有用武之地。只有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开放数据,开放资源,才能借助新技术实现工作流程的巨大改变,推动医学的进步,这才是新技术的价值。
END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