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位医疗信息化专家是这样看待人工智能这件事的
Hi~
2018/5/4
首先~根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年龄分段,e医疗祝44岁(含)以下的医疗ITer五四青年节快乐!
昨天推送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曹战强主任的一篇评论文章(点击查看:曹战强:从四个角度来看,中国很有可能超车,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者)关于人工智能,医疗信息人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医疗信息人的工作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将展示更多观点。
王才有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负责人
观点
当前依旧是“弱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模型的推算结果用于医疗实践的关键在于数据的真实与可靠
就当前医疗人工智能应用水平和发展趋势而言,医疗人工智能应用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在于算法进步,计算能力升级和医疗数据的积累。而初期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对数据的利用,就是通过数据来反映一个患者或者一类疾病,或者一个人群疾病的事实,而这些事实怎样用数据总结出来?认知它,这是人工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本质就是对数据的利用。
过去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靠的是个体的大脑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做出一个模型,然后写出一个公式,输入什么数据给模型,就会输出什么结果。而现在人们面临的问题是想不出模型了,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同病异影,同影异病。当人们说不清楚一个问题的时候,怎样让计算机说清楚?这是人工智能追求的宏伟目标。
然而就人工智能发展阶段而言,当前是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主要技术手段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就是用数据去训练模型,用模型把数据预测出的结果进行预测,代替过去人工实现的判断、识别和评估等能力,解决我们的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问题。
就当前医疗人工智能可否用于实践而言,王才有认为行业面对的难点是数据质量。只有训练人工智能的数据是真实的,训练产生的模型才能反映客观规律;只有提供给模型输入的数据是真实的,“人工智能模型的推算结果才可能用于医疗实践,一切的关键在于数据的真实与数据的可靠。”王才有评论道。
当前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主要围绕临床:医学影像诊断,新药及新技术发现,病历/文献信息分析,还有医生虚拟助手等等,健康管理及监控,医疗语音识别,智能医疗机器人、医院管理等等。实际上医院里一部分人的工作肯定已经让计算机逐步代替了,人工智能确实会把行业的工作做得比以前更智能,但依旧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朱卫国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常务副处长
观点
未来不同医生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使用、参与、主导”
医学人工智能将带来哪些变化?
未来不同的医生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识别伪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义究竟应该是什么?
人工智能有无天花板?
未来该如何选择工作?
有意识的人工智能与无意识的人工智能分别是什么?
人工智能是否会毁灭人类?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常务副处长朱卫国接连八问,提出了医疗信息人对AI的思考。
朱卫国认为,未来不同医生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可以分为“使用、参与、主导”。大家现在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在医院的应用,人工智能到底最先帮到的是谁?是大型三甲医院里的超级专家,还是二级医院或社区医院的医生?后者的可能性显然更大,朱卫国认为“不管哪个行业,人工智能参与进来的话,是被动使用,还是参与人工智能设计?还是干脆是主导人工智能项目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说到人工智能有无天花板,朱卫国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增强人的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存储、计算;主要是替代一些重复型、战术型、有规律可循的领域。因而目前的医学人工智能其实是存在天花板的,取代不了人类。人工智能在理解和认知方面常常还达不到人类的水平,特别是在需要创意和人际交流的领域。
如何识别伪人工智能公司?朱卫国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是否采用最新、最前沿的技术;
技术和业务是否具备可扩展性;
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机器实现原来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任务,其核心是算法。
梁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观点
医学更多是经验,AI在流程优化方面有很多潜力
AI是大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方向。针对AI目前在医疗领域中发挥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刚从医生的角度出发,认为当前AI的主要作用是协助医生。
人体机能太复杂,人体变异也太复杂,而AI流程再造在医疗知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方面能够协助医生,为医生提供很大的帮助。
“所有AI建立在数据模型基础之上,真正的算法没有得到突破之前AI很难实现突飞猛进。”梁志刚认为,计算机替代医生,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医学不是一个科学,更多是经验,而AI在流程优化方面有很多潜力。
“医院有数据、有分析,利用AI,整个医院的流程会做得更智能一点,更精细化一点。”梁志刚分享了该院2017年在AI方面的一些初步尝试。“我们去年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在临床一级科室用了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做超声的时候,让医生对麦克说了一段,只错了三个字,患者名字错了。我们还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电子病历进行后结构化处理,比如鉴别诊断、用药指南等等。”
梁志刚认为:“AI是大的趋势,我们永远无法预测AI技术发展多快,跟我们无法预测手机发展多快一样。”
况华
联空网络创始人兼CEO
观点
医院可以借助AI完成的运营内容:利用社会力量完成医院运营体系的闭环
对于一直借助互联网服务患者的企业来说,AI意味着什么?联空网络创始人兼CEO况华提出:目前AI公司的玩家和合作伙伴主要是以临床医疗人员和医疗专家为主,如医学影像诊断、新药及新技术发现、病历/文献信息分析、医生虚拟助手、健康管理及监控、医疗语音识别、智能医疗机器人、医院管理等等。
基于这种新技术频发的现状,基于多种政策的助推,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医院的患者服务和运营还产生了另外一种新的需求——更高效、精准的运营服务,而不仅仅是医疗服务。
目前在新医改政策不断调整情况下,医院的运营已经有很大的挑战来临,这些挑战汇总下来会对医院关于患者服务和运营产生需要:
第一,高效。医院原来在效率方面关注度不够,现在必须关注。运营压力越来越大,必须提高运营效率,包括患者服务的效率,流程优化,让患者更加简单轻松就医,提高床位流转率。
第二,精准。医院跟患者互动是不是非常精准?医院学科安排、学科发展是不是能够精准?
第三,社会化。在目前整个大环境下,医院供应体系和服务体系,“在技术与政策的助推下,凡是与医疗本质无关的东西都在社会化,利用社会力量完成医院运营体系的闭环,是医院可以借助AI完成的运营内容。”况华认为,AI在患者服务和运营中已经有一些应用场景:一是智能知识库,把大量数据输进去完成知识库,目前可以根据知识库、根据症状等推断出患病概率是多少,应该挂什么科。二是在医院里看到的是人形触摸屏,而不是智能机器人,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成长为真正的智能机器人。三是应该给院长们一个经营的数据大脑。通过数据实现精准的服务和精准的信息推送,精准定位到服务的患者,
“这些都与临床无直接相关,但与医院运营紧密联系。”况华同时举例介绍了联空网络目前在医院互联网便民服务中的一些产品和尝试,如信用就医套件(包含电子就诊卡、新一代生活号、人脸实名认证、信用就医、商保赔付等功能)、移动收银台、支付数据看板、对账精灵、联空医加工作平台等。
据悉,联空医加是联空网络为帮助医疗机构实现互联网化而推出的医疗互联网服务工具箱,其中的每一个工具都能从一个专业领域,补充和增强医院互联网化能力,能帮助医疗机构快速构建自己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是医疗机构实现全面互联网化的有力武器。
顾颂刚
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数字化服务部门业务经理
观点
医疗信息化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深入到诊疗过程
e医疗专栏作家、西门子医疗数字化服务部顾颂刚从产业角度分析了AI大潮下的医疗信息化建设。
医院信息化整体规模一年仅在300亿人民币左右,整个国家,医院对信息化投入不足,而且医疗信息化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深入到诊疗过程。顾颂刚认为人工智 能的出现为信息化深入诊疗流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性。 同时针对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顾颂刚认为三年之内,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最容易突破的部分是医疗影像。虽然人工智能近二十年没有太大的进展,但的确发展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人工智能要想突飞猛进,还是比较有困难的,因为医疗太复杂太庞大了。顾颂刚提出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从产业角度来讲,谁是最后的玩家?
关于人工智能这件事
同为医疗ITer的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分享观点
-END-
推荐阅读
曹战强:从四个角度来看,中国很有可能超车,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者
我们走进杭州这家医院,探寻“互联网+医疗健康” 的一种实现方式
正式发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