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归来》全目录+单篇导读(第四期)+前三期链接
《马克思归来》微店有售!!!
马克思归来(上下册)
Marx is Back
[瑞典 ] 福克斯(Christian Fuchs)
[加] 莫斯可(Vincent Mosco) 主编
传播驿站工作坊 译
由福克斯(Christian Fuchs)和莫斯可(Vincent Mosco)主编、传播驿站工作坊译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批判传播学文集《马克思归来》(Marx is Back)现已面世。
《马克思归来》文集为Triple-C(Communication, Capitalism,
Critique)——3C(传播、资本主义与批判)学刊于2012年出版的特刊,聚焦在资本主义危机的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回归对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批判学者通过重读马克思来重新武器武装自己,以在批判学术道路上再出发的努力。
自6月初新书预告至今,我们收到了多位读者的留言,询问新书详情,以及发售信息。在此,感谢关注本书的读者。从今天起,我们将用一周的时间与读者分享收录于《马克思归来》的论文目录,以及每一篇文章的导读或摘要部分。“导读”均为译者撰写,“摘要”为作者撰写,以帮助读者厘清论文主旨。
本次微信推送第二期内容。
全书目录
“传播驿站”: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成长笔记(代序)(赵月枝)
导论:马克思归来
第一篇马克思,媒介,商品与资本积累
作为斗争场所的文化工作:自由撰稿人与剥削
理解资本积累:马克思之原始积累理论在媒体与传播研究中的相关性
如何以更少的异化创造更多的剥削?
反商品化
“传播工具即生产工具”新论
资本的传播:数字媒体与加速逻辑
传播与符号资本主义:信息社会下的马克思传播理论再思考
网络的盲点:排斥、剥削与马克思过程关系本体论
关于还在进行的商品化过程笔记:从受众商品到社会工厂
因特网和“无摩擦的资本主义”
数字马克思:面向分布式传媒的政治经济学
第二篇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
批判转型中的马克思理论:阿根廷传媒民主化,新自由主义之后
失踪的马克思:马克思在当前传播研究中的位置及传播
在马克思著作中的位置
迈向马克思主义的网络研究
谁在那里说新自由主义?
论今日资本主义之“酷”
辩证法与文化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
作为意识形态的女权主义
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交换的系统性宣传
第三篇马克思与媒介使用
“工人调查表2.0”:社交媒介语境下生产性使用研究的民族志方法
技术的牧领权力:反思数字文化中的异化
第四篇马克思,可替代/社会主义媒介与社会斗争
社交媒体、中介性与阿拉伯革命
21世纪社会主义:打造国家,推进革命
马克思的“可替代性”概念之更新
马克思回来了!但是到底是哪个马克思?知识劳工抑或媒体实践?
学术出版的封闭与异化:学术工作者的训诫
资本主义隐私权问题与替代性社交网站Diaspora
马克思的记者生涯:重温言论自由的辩论
附录
对“马克思归来”的再思考——第一期“传播驿站”工作坊综述
“传播驿站”: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成长笔记(代序)
论文导读
“工人调查表2.0”:社交媒介语境下生产性
使用研究的民族志方法
布莱恩•布朗(Brian Brown)
安娜贝尔•奎恩哈斯(Anabel Quan-Haase)
何小菲(译),张磊、张晓星(校)
[摘要]我们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在社交媒介语境下研究生产性使用的新的民族志方法(Bruns 2008)。这种方法的提出基于三种理论脉络:马克思在《工人调查表》中使用的方法,自治论者的联合研究方法(co-research),以及近来关于Web 2.0的批判理论。为体现这种新方法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我们首先将其与马克思主义衍生出的其他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然后,以一项个案研究来例证该方法的多样性,探讨其为研究生产性使用过程和受众商品化(Smythe 1977; Bruns 2008; Cohen 2008; Fuchs 2011)提供新视角的可能性。这项个案研究对互联网上最大的图片分享社区——Flickr网站的生产性使用模式进行了批判性的检视。
[关键词]互联网,批判理论,非物质劳动,Flickr,社交媒介,Web 2.0,数字民族志,生产性使用,研究方法
技术的牧领权力:反思数字文化中的异化
卡特琳娜•基瑞特丽•虞格仁(Katarina Giritli Nygren)
卡特琳娜•L•基隆德(Katarina L. Gidlund)
白杨(译),张志华(校)
[导读]本文意在依据福柯“牧领权力”(pastoral power)思想反思数字文化中的异化现象。牧领权力并未取代其他的权力概念,但是,在我们考察那些理性又负责任的主体——它们愿意并有能力维持其他的(alternative)权力概念——之塑造时,牧领权力提供了另一个分析的维度。本文主要借助马克思的早期著述以及后结构主义关于霸权与上层建筑的最新研究中有关技术的论述,由是,作者在工业技术语境下的“机器设计”和数字技术语境下的“数字文化设计”两个影响(repercussions)层面对技术予以分析。牧领权力不仅使我们关注技术之形成,还让我们关注有能力为技术承担责任的个体之形成。这意味着有必要承认意识形态权力的有效性以及意识形态的物质现实性。
现在,广泛的时代信念就是促进经济全球化,大力发展互联网。但是,技术的进步和数字通信的实现,降低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本是作为人们身份识别的基本元素。因此,没有确定位置和可能的时空消逝构建了一种新的异化形式——数字异化,而这种异化不仅使数字的“自我”成为了商品,而且重新创造并隐藏了当代社会在世界范围内的阶级冲突。正如作者所言:“数字技术提出了一种间接的机制,将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官方目标转换成个人的选择和需要承担的义务,使先进的、自由的管理方式成为可能。”
[关键词]数字文化,异化,牧领权力,数字实践
社交媒体、中介性与阿拉伯革命
米丽娅姆•奥拉格(Miriyam Arouagh)
张小娅(译),吴畅畅(校)
[摘要]本文透过“阿拉伯革命”的棱镜,探讨了由用户创造的应用程序和应用平台的社会及政治影响。如(后民族国家的)网络社会、(后阶级的)非物质经济、以及(水平结构的)群众政治抵抗等时下流行的后现代概念,在中东和北非地区(MENA)爆发革命之后都需要得到认真的重新审视。这些革命事件引发了人们关于新媒体力量的新一轮讨论,然而这些讨论中涌现出的观点(毋庸说是断言)实则不过重申了更早些时候人们对信息通讯技术(ICT),特别是社交媒体的盲目崇拜。这篇批评文章无意否定新媒体的社会和政治实用性,而是旨在探究互联网的利与弊。我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中介性”的概念来研究互联网及政治激进主义并列出现的现象,并且讨论了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如何受到政治经济基础的限制,同时又反作用于后者。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些结构性因素,例如信息通讯技术的所有权(社交媒体的政治经济决策),同时解构经由大众媒体传播的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本文的理论观点出自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并由此而克服了一些“学院马克思主义”(过分依赖理论)的令人遗憾的弱点。
[关键词]中介性,基础和上层建筑,“脸书革命”,中东地区,阿拉伯革命
21世纪社会主义:打造国家,推进革命
李•亚茨(Lee Artz)
冯建三(译),吴畅畅(校)
[摘要]“玻利瓦尔革命”兴起于委内瑞拉,环绕劳动者与社区,建立大众组织,虽然还不稳定,却已经挑战了阶级关系与市场关系;这个过程再次确认了两个道理。首先,虽然困难,但如果要从根改变社会,必须夺取政治权力。其次,资本主义的现存文化实践,致使革命过程更加复杂。本文厘清国家权力的组成要件,并单独分析“国家机器”(政府),将它当作推动社会变革的关键场域。作者将会表明,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的成败及其问题,关键之一就是民主的、参与的传播及公共传媒近用的建设,能否竟功。取材自作者在委国首都加拉卡斯对社区传媒所做的田野研究,本文致力于凸显的课题是,从根变革社会,就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意识领导权,但生产与散播这个领导权所需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必然遭致政治文化的挑战,同时,各种阶级矛盾也会不断涌现。
[关键词]社区传媒,公共传媒,国家,国家权力,参与式传播,社会变革,意识领导权,文化,革命,阶级,阶级冲突
马克思的“可替代性”概念之更新
彼得•鲁德斯(Peter Ludes)
和曼(译),姬德强(校)
[摘要]为了分析马克思的著作,本文的第一部分首先提供了一个历史的、更广泛的“代际对话”(Intergenerational Dialogues)框架;第二部分将会回顾马克思所定义的“可替代的、无阶级的社会”的概念——这一概念基于,举例来说,理性计划从公司内部投射到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并对其进行修正和更新。第三部分将会探讨更为现实的可替代性导向和传播工具是怎样出现的。就像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制度一样,这一判断将表明两种典型的和互补的力量正在寻求“可替代性”的发展,即“人类面临的感知风险”(Beck)和人权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可替代性,无阶级社会,(去)文明化过程,导向和传播手段,意外过程,代际对话,长远目标,多元现代化,风险社会,全球性挑战
马克思回来了!但是到底是哪个马克思?知识劳工抑或媒体实践?
文森特•莫斯可(Vincent Mosco)
黄艾(译),曹三省、左志(校)
[摘要]全球经济危机使得人们对马克思的著作兴趣复燃。本文亦然,但对传播学者应该将研究重点集中在诸多马克思著作的哪些方面提出了疑问。对该问题最普遍的回答是,马克思著作的所有方面,从早期关于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即批判文化研究)的著作,直到后期为传播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关于资本主义结构和动力的研究。然而,对于传播学者而言,尤其需要关注那些并不完全与撰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马克思或者职业新闻记者的马克思两者主旨之一相吻合的著作。传播学者之所以应这样做,是因为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传播、文化以及知识产业中的劳工现象的关照远远不够。而马克思的这两个体系的著作为本文作者称之为的“传播劳动”和解决传播理论的一般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引。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新闻工作,劳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学术出版的封闭与异化:学术工作者的训诫
威廉•皮考斯(Wilhelm Peekhaus)
毕晓梅(译),陈思博(校)
[导读]作为当代知识生产及传播的最主要渠道,学术出版的发展事关每一位学者的切身利益。然而,在过去十几年中席卷全球的新自由主义浪潮下,建立在共享及协作基础上的传统学术出版模式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商业化挑战。如今,在经历了一系列兼并与收购之后,商业出版集团已经成为西方学术期刊出版的领导者,一个由少数几家商业出版集团所垄断的市场已经形成。上述市场格局对当今西方学术界的知识生产及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学术出版的商业化导向与大学的产业化压力相呼应,致使基础学科的研究经费日渐短缺;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学术期刊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其传播却日益被高昂的订阅费所封闭。上述的这些影响都揭示了资本主义对学术出版业的侵蚀在不断加剧。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聚焦于学术出版业内不断扩大的资本控制并批判了其对学术生产和传播的负面影响。此外,本文也讨论了目前在蓬勃发展的“开放存取”运动及反抗资本对学术出版控制的诸多努力。具体而言,本文共分七个小节。第一节综述全文并提出文章所涉及的三个研究问题:(1)当前学术出版业的格局、特点、及其对学术出版与传播的影响,(2)开放存取运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对商业学术出版集团的挑战,(3)学术出版业的反资本主义运动的沿革、与展望、及其对学术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随后,第二节论述了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对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影响。作者以加拿大高等教育为例,论述了教育财政减少以及政府对商业性研究的强调共同导致了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在学术界的正常化。这导致了当代大学大多被资本占有规律所支配。上述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上为学术出版业的过度商业化创造了客观条件。
承接上文,第三节详述了学术出版业沦为资本原始积累的前沿阵地的过程以及这种过度的商业化对学术传播的负面影响。作者在此特别强调了如下两个观点。首先,同其他传媒产业一样,学术出版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少数几家商业出版集团所垄断的市场,并且学术期刊作为商品的特殊性(如同学科期刊间很少能互相替代)加剧了这种垄断。其次,学术出版业存在着惊人的暴利,因为学术期刊的生产主要基于学术工作者的免费劳动(如撰写文章、同行评审、编辑等工作),而商业出版集团仅需付出少量费用便可占有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
第四节为本文的核心理论章节。作者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原始积累”与“异化”两大理论论证如下观点,即资本支配下的当代学术出版业是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异化作用的又一例证。具体而言,马克思理论将原始积累的本质归为生产者与其生产资料的分离。这种分离带来了所谓的“异化”效应,即劳动成果被异化为资本(而非其直接生产者)的私有财产以及生产过程被异化为凌驾于劳动者的客观存在。虽然传统马克思主义将原始积累归为一个历史性过程,当代学者则强调原始积累的可持续性,即资本主义的发展依赖于其对社会公共领域的不断侵蚀,在新的社会公共领域进行原始积累。据此理论,作者认为当前学术出版业的过度商业化正是体现了资本新一轮的原始积累,因为资本将由公共财政资助(因而属于公共领域)的研究成果私有化并通过期刊的方式售卖。
接下来,本文的第五节介绍了“开放存取”运动及其为瓦解资本对学术出版业的控制所作的诸多努力。作者在此回顾了开放存取运动的产生及其快速发展,并讲解了两种主流的开放存取模式:基于开放存取数据库的“绿色”模式和基于开放存取期刊的“金色”模式。此外,作者也通过提及有偿开放存取出版的相关丑闻来着重强调开放存取运动的局限性,即开放存取这一模式本身并不具有鲜明的反资本特性。随后,第六节展望了学术出版业的反资本主义运动的未来,并号召广大学术工作者加入到反对学术出版过度商业化的队伍中。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存取运动的改革方案,即由大学出版社联盟来主导主要学术期刊的发行并通过不同大学间的交叉协议来从总体上降低当前学术期刊的高昂价格。最后,本文的第七节总结了全文,并最后提醒读者:反抗资本控制的斗争任重而道远。
基于上述内容,译者认为本文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重新解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对学术出版业内资本控制的分析揭露了资本的逐利本质,旨在警醒广大学术工作者,使其明白来自商业学术出版集团的剥削。然而,译者也需指出本文存在的如下三点不足。首先,本文忽略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学术出版现状,尤其是非英语系国家(如中国与巴西)的学术出版业的具体情况。以中国为例,当前中国学术出版业仍由(公有制)大学出版社所主导,类似的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特例将多少影响到本文论述情况的普遍性。其次,本文对开放存取运动的表述中未能详细论述开放存取类期刊的可持续性问题。虽然开放存取期刊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并且有少数期刊已经可以吸收到较高质量的投稿,但绝大多数开放存取期刊在一段时间后会因缺乏投稿而停刊,这已经成为威胁众多开放存取期刊的首要问题。最后,本文第六章节所提方案无法解决学术界内部存在的南北差异问题,即所谓世界性的大学出版社联盟必然由美国所主导,而非英语的学术文献仍将在和英语的学术文献的对抗中处于劣势。
[关键词]学术出版,原始积累,异化,马克思,开放存取,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隐私权问题与替代性社交网站Diaspora
塞巴斯蒂安•塞维吉纳尼(Sebastian Sevignani)
藤依舒(译),李继东(校)
[导读]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分析了替代性社交网站Diaspora关于开源社交网站Diaspora,聚焦在隐私权问题上,以期有助于在资本主义语境下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首先,Diaspora是自由软件运动Free software(自由软件运动)和开放版权(著作权)运动(Copyleft movement)Copyleft(开放版权)是一个由自由软件运动所发展的概念,是一种利用现有著作权体制来挑战该体制的授权方式。Copyleft(开放版权)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切入分析该网站的生产方式。其次,本文将介绍个体控制、排斥、所有权等与隐私权相关的主导理论。再次,本文将资本主义隐私权问题置于批判政治经济学语境来考量,即,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概念理论、马克思对社会生产领域和社会流通领域的区分,以及马克思对资本拜物教的分析来探讨这一问题。再者,考虑到资本主义语境下的隐私问题,本文将评估Diaspora作为社交网站的替代性潜力。最后,简要概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对隐私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社交网站,隐私权,私有财产,监控,马克思,意识形态,拜物教,互联网批判研究,替代性媒体
马克思的记者生涯:重温言论自由的辩论
帕德玛贾•肖(Padmaja Shaw)
冯结兰(译),张志华(校)
[摘要]成年马克思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记者工作。他曾在不同时期担任过编辑、专栏作家、特约记者等职务,他的记者生涯为其日后的理论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通过参与19世纪的欧洲政治革命,就捍卫言论自由以及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需要扩大资产阶级民主自由,马克思形成了最精辟的论述。本文描述了在使用和扩展民主自由过程中印度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知识分子的作用。本文提出,马克思关于言论自由的思想立场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之间还有差距,并认为在当代印度,迫切需要保护言论自由、反对审查,并加强基于民主原则的独立宪法机构的建设。
[关键词]资产阶级民主,言论自由,印度左翼政治,印度新闻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以上为《马克思归来》全目录+导读
购买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The End—
长按二维码可以识别关注
—六点图书—
六点,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中是省略号……,她象征着无限和绝对;
六点,时间上平分钟表盘,不偏不倚,蕴含“时中”之意;
六点,军事术语中即原点——思想的战场风雨变幻,我自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