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尹冬梅:用劳动教育新要求指引高校实践育人
以合力供给为支撑。劳动是个体与社会的纽带,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特征。办好劳动教育,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生活的直接联系,必须形成学校、社会、政府、家庭的协同机制。在资源供给上,各方要共建共享岗位资源,共同设计教育目标和育人场景。在成效评估上,要共同创新机制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形成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在育人环境上,要注重学习氛围营造和社会环境建设,引导学生认知社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劳动关系。 用劳动教育新要求引领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施行后,加强大中小幼劳动教育、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有了明确指针和工作要求。当前,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推动五育融合,必须加快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为发展高质量劳动教育提供体系性的支撑。 第一,构建目标内容体系。明确阶梯式的教育目标。理论认知和思想引导一以贯之,本科生应以开拓视野、提高能力为主,硕士生应以思维创新、学以致用为主,博士生应以知识服务贡献社会为主。建立规范化的内容体系。目前高校的实践教育教学项目,大体上可以分为国情考察、军事训练、专业实践、生产劳动、志愿公益、社会工作、创新创业、海外实践八类,绝大部分都可结合劳动教育展开。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主题设计,打破第一、第二课堂藩篱,构建内容界面丰富、物理空间广泛、时间安排灵活的全景式项目体系,规范人员、地点、方式管理。完善复合型的培养方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坚持意识、思维、能力三位一体,统筹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要素,系统设计第二课堂各类实践实习项目,加强“能力点”设计,修订完善教育教学方案,规范各类实践育人项目标准,形成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的标准体系。 第二,拓展平台支撑体系。一方面,要突出课程教学实践设计。本科阶段,提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比重,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实践教学方法。研究生阶段,推进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践教学设计,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双导师制”模式,健全研究生以专业知识和能力服务社会的机制。要针对专业型、学术型研究生,构建分类实践要求。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要加大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力度。拓展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规模、提升合作能级,突出对劳动教育的功能性保障,实现功能完备、总量保证、供需平衡。可以建立全校性的实践育人基地目录,明确建设标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基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双重功能。 第三,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完善育人评价机制。梳理各类学生劳动教育要求和实践学分安排,形成学分认定、毕业学分审核机制。把劳动教育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明确考核办法、健全科学评价体系,突出劳动教育表现在评奖评优和就业推荐中的作用。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按学科特点和所属岗位,分类分层制定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实践和劳动教育的工作量要求,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取得一定成绩的指导教师,由学校进行统一表彰和专项奖励。强化资源配置机制。除了学校设立专项经费,还应发挥校地、校企合作和校友的积极性,建立资源多元统筹机制。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对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开展全覆盖安全培训,强化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安全保障。 第四,完善协同管理体系。强化校院联动管理。学校成立工作专班,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各院系各单位结合学科发展和专业特点,承担育人主责,明确目标责任、确保任务落实,拓展共建实践基地、持续建设品牌项目、加强规范过程管理、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分类管理机制。根据实践育人、劳动教育的不同内容和类别,建立统一部署、分工负责的机制,明确教育管理主体、责任主体。完善校内外联动机制。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指导教师,切实加强校外导师在劳动教育内容、方法、过程等方面的综合指导。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依托校所合作、校企联合、校地联合等方式,实现校内外平台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作者尹冬梅,单位:复旦大学】
原载2021年第5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策划:唐景莉
监制:李石纯
制作:王惠英
编辑:李石纯
杨 婧
核校:黄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