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③】沈壮海 刘 灿: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长期战乱留下的烂摊子,面对西方国家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威胁,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领导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在这段热气腾腾的岁月里,全党、全社会保持着昂扬的精神风貌,抗美援朝精神、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垦荒精神、西迁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无不体现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重整山河、再造乾坤的信心决心。这一时期产生的精神形态,是伟大建党精神培土添新、拔节成长。这种新的成长,实现了其跨越时空的价值传续。邓小平在谈到提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信心时,曾将这两个时期产生的精神并提,强调“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带领人民不断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绘就了小岗精神、特区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精神画卷。这些具体精神形态,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百年党史深处伸展开来,顺势拔节、扬花抽穗,不仅为革命精神增添了新色彩,也铸就了新的精神标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奋进新时代征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战疫情、斗贫困,化危机、应变局,形成了以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为代表,包含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蒙古马精神、硬骨头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探月精神等内容的精神图谱,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已深深融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之中,并不断开枝散叶、结出硕果。 传承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书写了从开天辟地到改天换地,从翻天覆地到经天纬地的恢宏史诗。面向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传承好、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在立德树人生动实践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结合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实践史,利用生动的史实、案例、素材,把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丰富内涵、核心要义、时代价值等向学生讲明白、讲清楚。要发挥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体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伟大建党精神,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学生斗志,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学生信念,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二是在引导党员对标争先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引导师生党员对标争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弘扬好伟大精神。对于教师党员来说,要引导他们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瞄准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做好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对于学生党员来说,要引导他们在实学实干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努力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三是在发挥高校独特优势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时空跨度大、所涉内容广,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高校作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的重要阵地,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基础扎实。一方面,应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围绕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阐释,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高质量学术成果,为党和国家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应创新解读宣讲方式,有效融合党言党语、学言学语、民言民语、网言网语,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载体,组织情境体验、互动接力、研学实践等,让伟大建党精神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沈壮海,武汉大学;刘灿,武汉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原载2021年第13/14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策划:唐景莉
监制:李石纯
黄 蔚
制作:王惠英
编辑:李石纯
王弘扬
实习:钟珂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