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福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五年

2017-09-15 文化产业评论

第1747期文化产业评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烙有传统和民族的印记,同时非遗又存在于现实中,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全球化浪潮使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追求、社会审美向多样化发展,但是非遗蕴含的文化、哲学、道德、伦理等精神内核已成为不同国家民族定位自身的基础,也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深层体现。中国非遗致力赓续文化传统,修复文化生态,是复兴中国精神的保障。


 

作者:王福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个问题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何毅:中国非遗资源价值最大化的三个维度、三大驱动力

“七个给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发展

 

纵观非遗在中国诞生、发展与成熟的过程,非遗并没有简单复制搬用物质遗产的保护模式,而是始终秉持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赓续传统修复生态的文化发展战略,以中办国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契机,以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为抓手,依托传承体系,有条不紊地层层推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非遗已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和传承体系,探索并形成了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扎根民族传统

 

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烙有传统和民族的印记,同时非遗又存在于现实中,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下我们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根本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实质的时代精神,都离不开非遗中蕴含的中国精神。全球化浪潮使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追求、社会审美向多样化发展,但是非遗蕴含的文化、哲学、道德、伦理等精神内核已成为不同国家民族定位自身的基础,也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深层体现。中国非遗致力赓续文化传统,修复文化生态,是复兴中国精神的保障。

 

  • 贡献中国智慧

 

与传统经史子集中的系统性、知识性、集中性的思想智慧不同,非遗集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于一体,无论表演艺术、还是手工制作,都是通过技艺的形式表达出具体、准确、直观的民间智慧。

 

从剥丝抽茧到着色晕染;从朴实民间作坊到典雅的云宋蜀锦;从原始素朴的制陶到巧夺天工的紫砂;从草编柳编到木雕金石;从笔墨纸砚到琴棋书画;从木偶皮影到目连花鼓;从船工号子快板琴声到京昆评越等等,都体现着华夏多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中国智慧。

 

  • 实现中国原创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今天中国非遗面对浩瀚的非遗资源,以原创艺术品形式对传统文化经典持续进行新的艺术表达,艺术门类丰富,创作风格多样,上演了精彩好戏。登记注册的5000多家非遗小微企业,依托四级名录体系认定的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13087个省级非遗项目,初步形成了产业化规模,成为非商业逻辑下实现中国原创的坚实保障。

 

同时为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100个国家级和65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研究示范基地,让有共同观念和相似经历的文化谱系相互融合,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传统文化元素被巧妙地融于作品,计白当黑、虚实相间、阴阳互补,成为中国原创的代表。

 

  • 引领价值取向

 

非遗传承人不仅是国家的文化瑰宝,并且是一个民族的知识、技能等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个体承载的丰厚学养、传承功底、创新实践、高尚品格,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和文化信仰的形成过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198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4928名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及庞大的市级、县级非遗传承人群,以自身生命匍匐、行为模范,从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等方面引领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形成符合民族审美特色的精神高地。

 

建构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的保护关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效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环保、低碳、绿色的科学发展理念,五年来中国非遗保护由文化生态实验区进而扩展至全国,探索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生态、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

 

  • 聚焦人文生态

 

营造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是非遗项目能够实现顺利传承发展的重要条件。

 

首先积极把握《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契机,发挥宣传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其次重视传习设施建设。投资方式上,以国家投资为主,稳步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建设类型上,加大功能单一的传习点、传习所的数量,适当控制综合传习中心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传习网络。

 

三是将非遗传习设施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展览馆,让非遗走入公众视野。

 

  • 修复自然生态

 

非遗存在于生活和现实中,特别依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且彼此间有着天然的互相依存共生关系。如各地文庙、庙宇、寺院、古建、广场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各地方举行重要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如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体育杂技等非遗赖以生存的空间,这些场所的存废关系非遗项目的推广、传播和发展。由于环境的改变,时代的变迁,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加强自然生态建设势在必行。

 

中国非遗保护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探索。比如山西依托晋中生态文化实验区,将陈醋酿造技艺、中医药炮制技艺、汾酒酿造技艺等非遗项目,与生态区内的古村落和老街建设统筹考虑,非遗项目周边的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综合施策,戏曲曲艺类项目与当地民俗全方位融合,使非遗传承的内在根据和外部环境得以更好的维系。当地政府还加大对生态区内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环境的综合保护与修复,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 建构文化生态

 

五年来中国非遗保护以建构文化生态为己任,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自2006年文化部创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设立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江苏、浙江等省区以此为参照,全国相继设立了300多个省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文化生态实验区对人文生态、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进行综合修复,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培育“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文化生态。

 

非遗融入生活和文创,数千名四级名录传承人既传续技艺,又熏染人格;地方民俗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了文化存续力;非遗文化融入公共事业服务体系,生态区密布的传习点、传习所和传习中心,已形成庞大的非遗网络体系,增强了非遗传播力。

 

光大中国经验

 

自2012年始,中国非遗领域率先在传统技艺、美术、中医药炮制和饮食文化类非遗中探索实行生产性保护,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国誉为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 弘扬工匠精神

 

生产性保护的实质是让非遗直面市场,生产中增强自我造血机能,逐步摆脱依赖和束缚。当下非遗作为资源同样面临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精神资源的供给者,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强调的是社会效益。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目光聚集非遗传承人。首先让他们担当工匠精神的引路先锋。从2012年开始我们实施了《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分批次分门类对年满60周岁的传承人实施记录,重点记录传承人选徒带徒的眼光、人格塑造的过程和精神技艺的表达。其次将工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贯穿于艺术生产的全链条。我们将“振兴传统工艺”列入了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赋予非遗时代精神和价值内涵。

 

  • 扩大文化传播

 

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精髓,表现为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更是信念、情感和磅礴力量。非遗文化从灵魂至深处指引、滋养、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人格,成为我们的“骨肉血”“精气神”,坚定我们的信仰和意志,让我们无论走多远、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不会失去精神家园。

 

在内部,倚重传承人、工美大师等文化精英,充当先进文化酵母,搭建系列平台、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以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阐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是联动港澳台以及中华各民族儿女的“根”与“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需,是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支持和保障。

 

对外,则依托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助推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华遗产的丰富性。

 

  • 完善中国经验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位列缔约国首位。生产性保护是中国遗产领域在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基础上审慎推出的,中国经验的核心是项目自身得到保护,同时得到传承且社会效益明显,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迅即得到传播和推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紧紧围绕核心价值理念,阐发中国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形成从个体、群体到公众的社会联动行为,由文化自觉、自信到坚实的文化信仰,最终凝聚内化为民族的文化精神。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中,传统文化的基础滋养、源头活水和精神引领作用日益显现,中国非遗应该继续担当传承发展的生力军,以整体思维和战略眼光,重视改善社会环境和建构文化生态,不断完善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文化产业研究所


中国文化产业价值分享平台

见识•态度•深度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交流/报道/约稿/咨询/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企业老板的新媒体第一课

高级研讨班

点我查看


欢迎加入干货社群•有偿约稿•招聘/求才若渴

请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