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4期文化产业评论
十年前,汶川让我们心痛,今天,汶川依然牵动着我们的心。十年重建路,文化的力量不可或缺。“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文化资源及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十年间,国家共投入84.7亿元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建文化家园。5月7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灾区经济发展报告,用一系列数据指标直观呈现灾区发展之变。十年回首,一路上文化的力量如影相随,既有雷霆万钧的抢险开建,也有润物无声的心灵抚慰。文化如水,滋养万物,大爱无疆,浴火新生。
作者 | 王雪娟
来源 | 中国文化报
编辑 | 蝈蝈
在四川,每一个亲历者都懂得什么是感恩。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听取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及发展情况汇报,鼓励当地居民群众在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生活上取得更大成绩。
10年回首,一路上文化的力量如影相随,既有雷霆万钧的抢险开建,也有润物无声的心灵抚慰。
“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灾区经济发展
文化如水滋养万物,重建振兴永远在路上
10年来,汶川县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时任汶川县文化馆馆长、文管所所长罗进勇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就投入到工作中。“第一件事就是到处找人。”罗进勇说,当时通讯断了,道路又不通,能找几个算几个,第一时间把大家组织起来清点文物,安排人员值守。而后兵分三路,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调查统计文物保护单位的受损情况。
为方便调度,所有职工聚在单位,搭了个临时伙食团,单位和各家凑一块的食物都不敢吃太多,怕下一顿就没有了。原以为3个月才能走出困境,但很快飞机来了,部队来了,强力救援,共渡难关。
2008年5月14日,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随专机运送150顶帐篷抵达成都;5月17日,江苏省文化厅率先在《中国文化报》发出倡议,集合全国30个省区市文化厅局力量,支援四川文化灾后重建;5月18日,原文化部率全国文化厅局长在成都召开援建工作会议……
10年过去了,汶川县建成了博物馆,罗进勇担任馆长和文物管理所所长。他经常到被称为“云朵上的寨子”的萝卜寨走走看看。那是一个以黄土为建筑材料的古老羌寨,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几乎完全被摧毁。不到两年,萝卜寨的220多户村民不仅搬进了新居,还特别保留了羌族的特色。如今,羌寨、羊皮鼓、甜樱桃、咂酒、羌绣等独特的文化元素每年吸引着四五十万名游客前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让这个村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群众告诉罗进勇:“我们不仅收入增加了,连烹饪和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
保护传承文化血脉,灾后重建文化“挖下第一锄头”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遭受重创。“受损最严重的是都江堰的二王庙,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从都江堰市文物局原副局长樊拓宇的描述中,记者仍能觉察他当时受到的震撼。大地震让四川地理标志之一的二王庙损毁高达九成。为了保护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震后不到50天,投资1.1亿元的“灾后文物重建1号工程”——二王庙维修保护工程启动。二王庙的抢救保护工作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灾后重建,文化“挖下了第一锄头”。
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文物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编制完成灾情报告。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全国文博系统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在关键时刻向四川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时伸出有力的援助之手。举全国之力,灾后重建的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不仅成功抢救和保护了文化遗产,还在灾后重建进程中,积累了迅速开展灾情调查评估、编制抢救规划方案、迅速开展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建章立制工作等经验,使四川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了提档升级。
2009年5月12日,茂县羌族博物馆奠基重建;2011年4月21日,二王庙在大地震3年后首次向世人开放;2013年5月9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地震纪念馆)正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一个个文化地标重新矗立于巴蜀大地,报告着灾区人民正从悲壮走向豪迈,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政府传承历史文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感和强大行动力。
震后不久,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正式授牌,成为全国第四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原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两年一届的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永远落户四川、定点成都,至今已成功举办了6届。
艺术凝聚全民力量,文艺小分队开进灾区抚慰心灵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冒着余震前往灾区的不仅有武警消防官兵、医护人员、志愿者,还有四川文化人的身影。抢救生命,抚慰心灵。
从2008年5月17日起,四川交响乐团演出队伍分别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世纪剧院和深圳音乐厅上演了“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重建家园”大型交响乐主题晚会,唤起华夏同根的同胞之情,诉说抗震救灾的感人之声。同时,多支文艺小分队开往灾区,分赴茂县、北川、雅安、崇州、广元、什邡、广汉、安县、绵阳、都江堰等10余个地震重灾区演出,历时半月,行程2000多公里,演出20余场,观众达数万人次。
5月下旬,原文化部组织10名全国知名剧作家深入四川灾区体验生活,创作反映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作品。同样是5月下旬,原文化部组织首批艺术家小分队深入灾区,为灾区群众演出,疏导心理,提神鼓劲。
川剧《火焰山》赴地震灾区慰问演出
灾后第一个春节,原文化部领导亲自带队,中直艺术院团不辞辛劳,分赴极重灾区慰问演出,文化充分发挥了抚慰心灵、舒缓情绪、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的特殊作用。
为帮助灾区人民心灵重建,2008年至2011年,四川创演了20余台重点剧目,推出了歌曲、小品、舞蹈等几十个优秀文艺作品,给灾区人民带去了切实的精神抚慰和动力支撑。今年5月8日,儿童剧《辛朵地震求生记》在四川省歌舞大剧院首演,让孩子们在潸然泪下和开怀大笑中学会灾害自救、互救知识,体会灾难的无常和人性的美好。
《辛朵地震求生记》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一个设想带来产业发展民族融合
“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对灾区文化资源及设施等造成严重破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2010年,四川省文化厅提出打造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设想,受到原文化部充分肯定,并从工作层面形成了涵盖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7个省区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规划概念。一次次调研,一步步推进,2014年3月5日,原文化部、财政部正式下发《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四川地震灾区的经济发展数字屡屡翻新。以阿坝州“九寨沟演艺产业群”为例,2011年至2013年,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超过80万人次,累积实现产值超4亿元。九寨沟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其中演艺产业增加值4420万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9%),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大发展中实现了群众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奋进、社会安定和谐。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在四川省拥有丰厚的古蜀文化、大禹文化、氐羌文化、格萨尔文化、茶马古道等文化资源,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互信。文化源自心灵又直抵心灵,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正成为四川各族群众之间文化沟通、心灵相契、和谐发展的重要平台。
地震中损毁萝卜寨&灾后重建的萝卜寨
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举跨越20年
在四川地震灾区,群众曾喊过这样的口号:“苦干两三年,跨越20年。”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通过重建,灾区焕发新生。
“汶川县117个行政村、9个社区共有89支文艺宣传队伍。”2007年进入文化系统的泽朗斯基提到自己的工作如数家珍。亲历过“5·12”的她,也见证了10年来文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大踏步跨越,乡镇、村文化阵地从无到有再到全面开花,群众在震后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一样了。“曾经需要抢救和保护的羌族文化,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团队自发找到文化部门,申请成立羌文化保护协会、民间歌舞协会等,希望参与到羌年庆祝、祭祀活动和其他传统文化保护项目中。”泽朗斯基说。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大规模的公共文化设施重建一举跨越20年。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文化厅积极组织指导灾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新建、改建、扩建工作,提升面向灾区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文化支持和智力援助。近年来,四川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推出了错延时服务、特殊人群按需定制服务等方式,全力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10年间,国家共投入84.7亿元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建文化家园。文化如水,滋养万物,大爱无疆,浴火新生。四川人民的感恩之情,正外化成积极向上的崭新风貌,在重建和发展振兴的路上,一路前行。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
中国文化产业优质内容平台
文化产业评论
交流/咨询/推广/合作
加微信号:7759813
邮箱:whcypl@126.com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合集笔记本
了解更多
北大陈少峰教授IP笔记本
了解更多
实习•兼职•投稿,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