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刷完一部剧、综艺或是电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清娱 Author 鲲
第2065期文化产业评论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刷完一部剧、综艺或是电影?除了倍速播放,看cut版本也是一个有效率的方式。刷cut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大有赶超完整版正片的趋势。视频cut可泛指一切影视作品的剪辑版本,与正片相比,根据剪辑目的的不同,剪掉了不相关的部分,只保留了“精彩瞬间”,因此cut一般长度较短,但内容丰富,更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殊不知,cut版实际上也是用户的无奈之举。
作者 | 鲲
来源 | 清娱
编辑 | Cady
昨日网剧《镇魂》迎来收官,巍澜CP圈粉无数,截至目前其在优酷中的累计播放量已达27.9亿,率先成为这个暑期的第一档爆款。
而除了正片的可观点击量,该剧各种“名场面”cut版本也获得了惊人的传播。B站搜索“镇魂”关键词,其短视频cut的最高点击量已达172.2万,近10个视频cut点击量破100万。长尾效应下,cut持续发酵,传播热度堪比正片。
花式cut满足个性化需求
“不看正片就在B站追完了一部剧、在微博看完了一部综艺”,竟还有这样的操作?看的其实就是这些作品的cut版本,如今这样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相比起正片更为火热,正片固然完整,但多种多样类型丰富的cut版却更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视频cut可泛指一切影视作品的剪辑版本,创作主题可以是视频的精彩瞬间、某位演员的个人向、甚至是花絮也可并入cut的范围。这些cut版相比起正片,根据剪辑目的的不同,剪掉了不相关的部分,只保留了“精彩瞬间”,因此cut一般长度较短,但内容丰富。
cut版本为何受欢迎?这和用户内容接受的习惯改变不无关系。随着移动化、碎片化的收视习惯形成,用户时间变得更为宝贵,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刷完一部剧、综艺或是电影,倍速播放成为用户的选择,但毕竟倍速播放后的音视频音质难免受损,此时,看cut版本成为另一个有效率的方式。
不注重逻辑,只诉诸感官,这是互联网时代受众的普遍特点。剪掉不感兴趣的部分,只看自己想看的,这是用户看cut的最直接的原因。以影视作品为例,实际上,cut版本难免对于剧情的连贯性有影响,但cut依然广受欢迎,除了节省时间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满足了用户对于内容的多样化需求。
电视剧或综艺中某位演员的个人向剪辑版本成为这类cut的典型,观众口味越来越刁钻,一部剧中不是所有的演员都令人满意。对于因为某位演员而追剧的部分观众来说,正片过于冗长繁琐,充斥着无关的角色和剧情,剧中的情节逻辑也并不重要,有自己的偶像画面“舔屏”就足矣。
为满足这部分观众的需求,视频网站也做出来更为人性化的设置,比如视频网站中的“只看TA”的设置。在视频播放过程中,点击右下角的“只看TA”选项能够选择观看某位演员的个人版视频。如近日热播的《扶摇》中,爱奇艺便推出了“只看杨幂”和“只看阮经天”的设置板块。
而“只看TA”毕竟是部分主演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当用户在视频网站中无法找到感兴趣的个人向选项时,B站便成为了各类cut版本的聚集地,由B站中的UP主们剪辑的各种视频cut成为网友个性化追剧的首选。
此外,除了用户需求外,cut版实际上也是用户的无奈之举,影视节目注水,情节拖沓或是剪辑混乱都能成为用户选择cut版的原因,而这也值得创作者反思。
社会化传播元
成为cut重要产出者
市场有cut版本的需求,自然就有相应的CP(Content Provider),这些cut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官方剪辑发布,另外一部分来源于UGC内容。
尽管今年3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坚决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编视听节目的行为,并严格管理包括网民上传的类似重编节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除了个别诉诸法律的少数情况以外,更多内容cut的生产并未受到影响。
《通知》实行效果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在于,版权正片也需要视频cut为之维持热度、引流观众。如《镇魂》主页中除了设置正片板块,还有预告、花絮、独家策划、剧集看点等板块,这些板块内容以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为主要形式,而这些cut的播放量也很可观,少则几千多则百万。
因此,相比起官方剪辑,在剧作更新期间,粉丝的“自产”视频成为主力大军。这些cut多在微博、B站,甚至是在短视频平台抖音上传播。互联网时代下,过去作为接受者的用户早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地位,“去中心化”成为现今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通过技术赋权,每个个体都能够成为一个传播元。
以UGC内容占多数的平台B站为代表,在众多UP主的推动下,B站上有着大量的作品cut。比如综艺节目《我们相爱吧》,由于各组嘉宾CP在节目中相对独立,但正片中为保证节目的完整性,各组CP的镜头平行穿插剪辑,对于只pick某对CP的观众来说,观看正片cut版显然更为顺畅和方便。
还有的视频cut不止于简单的剪辑,而是通过cut重构叙事,甚至是为剧集加番外、剪辑IP小说剧情等更加考验UP主的剪辑水平。在B站类似视频不在少数,这些创作个体通过剪辑精彩瞬间、剪辑名场面实现“自产自销”。
精彩cut使粉丝回流正片
很多观众会因为在社交媒体中看过部分cut而选择观看正片,即粉丝的回流。但也有这样的讨论,看正片不如看预告,这归结于作品本身存着许多硬伤,如情节拖沓,配角演技尴尬、五毛特效等,这也是为什么各种cut更为受欢迎的原因。
但cut火也不直接代表着正片水平不过关,相反证明受众有了更加精细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新媒体时代,受众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越来越多的选择的权利,受众的主动选择使得媒体制作方能够捕捉到更多的受众积极的选择,从而对节目的受众进行精准定位,制作有需求的节目。
在《长尾理论》一书中,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德森详细论述了长尾理论“具备分支化、个性化要素的产品需求。虽然只是需求的尾巴,但是积累起来也能带来与畅销品一样的利润。”
cut更加符合现在碎片化、移动化的内容消费习惯,如今这些多样化的cut构成视频内容市场中一条长长的尾巴,传统的二八定律不再奏效,利基市场下如何抓住这些有着更为精细化、垂直化的需求的用户?
即便UGC内容的生产群体更为庞大,但终究受着版权政策掣制,这对于影视制作方来说或许是一次契机,有了版权的天然优势,再形成更加规范和成熟的剪辑创造机制,为用户提升个性化多样化的内容。
有效利用cut抓住潜在用户,再辅以高质量的正片或许能够让正片真正火起来,让cut与正片产生协同效应,而不是正片被cut“抢了风头”才是内容制作方应该思考的问题。
// 主题阅读 //
// 推荐阅读 //
还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微店上单独购买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