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三体》舞台剧创始人李童|做大戏剧市场,迎接未来观众

魏明洲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214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些年来,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精神支出增加的宏观背景下,戏剧演出市场逐渐发展壮大,2017年戏剧演出市场中,观众总数为470.59万人,同比上涨了4.67%。但同时,戏剧演出产业依然面临着内忧外患:从外部环境上,其他文化产品的赛道竞争瓜分、吸引着戏剧观众的注意力;从内部产业链上,导演主导制带来的弊端和项目运营维护的不足也阻碍着戏剧市场供给的提升。戏剧产业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我们与上海莲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Lotus Lee未来戏剧工作室创始人、著名舞台剧《三体》制作人李童聊了聊。



作者 | 魏明洲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张颂阳

 

著名科幻系列小说《三体》的改编电影还没着落,《三体》舞台剧第二部就要上映了。《三体》系列舞台剧是由是Lotus Lee未来戏剧工作室(上海莲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多媒体舞台剧,2015年,Lotus Lee未来戏剧工作室成立,并拿到《三体》改编权;2016年6月,舞台剧《三体》在京沪首演,首演票房即达到了千万,上海上座率达到90%。

 


两年过去了,《三体》舞台剧已经经历了100余次演出,近百万观众在舞台前欣赏了“红岸往事”,在超过25个城市巡回演出中该剧也创下了5000万的演出票房,位列2016年中国大剧场话剧票房前十强。据悉,舞台剧《三体2:黑暗森林》将在明年4月开始首演。

 

所以今天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特别采访了上海莲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Lotus Lee未来戏剧工作室创始人李童(Lotus Lee),与这位新锐舞台剧制作人聊了聊中国演出市场。

 

△上海莲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Lotus Lee未来戏剧工作室创始人李童

 

降维打击的焦虑:来自其他赛道的竞争

 

降维打击本出自《三体:死神永生》,本意是将三维空间降低至二维空间,消灭三维生物人类。后来则被引申为不同维度、赛道、行业的竞争对手打击,就像智能手机对数码相机的影响、电商对实体店的影响、外卖对方便面的影响。但文化内容产业里,不同赛道的对手带来的打击和焦虑,可能更为明显,尤其是戏剧演出产业。

 

李童女士为我们分享了一个故事:在美国哈特福德市布什诺艺术中心,这个为百老汇巡回演出服务了50年的专业剧场,他们长期维护服务的一批忠实观众,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55周岁。布什诺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担忧道,如果这批核心观众代谢之后,怎么办?

 

这个担忧不无道理。文化内容产品本身不是刚需,不同文化消费形式的相互替代性很强。文化内容市场的消费需求是满足精神需求,消费者需要付出的成本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时间。金钱不是定值,每个人的时间却只有24个小时。

 

对于戏剧产业来讲,如何从其他文化产品中夺得更多的用户时间,尤其是年轻人的,这意味着未来的戏剧产业还能走多远。

 

现如今人们的文化消费的选择太多太多,2017年全国市场就涌现了9851款游戏、15978部电影电视剧、8986部漫画更新、336000部小说。动漫游戏、电影电视、漫画小说、短视频充斥在消费者周围,占据着他们的生活,消耗着他们的时间。而戏剧这种需要一整块时间去沉浸、欣赏、解读、反思和体验的文化内容产品,正经受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和其他文化内容产业相比,整个戏剧产业甚至演出行业的总销量并不是很高。2017年,我国动漫行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在文化娱乐产业的总产值中占比为24%;我国游戏产业总销售量为2031亿元,占比32%;电影总票房559.11亿。而2017年整个演出市场的总规模为489.51亿,专业剧场演出总收入153.85亿,而戏剧(话剧)演出总票房只有25.41亿。

 

“作为从业者,我对这个行业有更多的责任感在里面,我们要的是放大整个市场的盘子,把现在不到100亿的市场,能不能通过我们这一辈从业者的努力,是不是能做到几百亿的这种规模,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剧场。”李童在采访中说道。

 

△上海莲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Lotus Lee未来戏剧工作室创始人李童

 

未来戏剧 未来观众

 

怎么去放大戏剧演出市场的盘子?最好的办法是培养年轻人对戏剧演出的兴趣和消费习惯,这不仅仅是从其他文化内容产品中争取生存机会的需要,也是客观时代潮流的需要。

 

从宏观环境来看,戏剧市场在2017年观众总数为470.59万人,同比上涨了4.67%,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18至30岁的观众占比达到了44%,约为208万的年轻人走进了剧场,并且增速达到了27%,这些人当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了93%。所以,在这个有限的盘子里,我们看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剧场。

 

因此李童首先提出了“未来戏剧”的理念。在李童看来,“未来戏剧”有三大特征,包括将当下全球领先的技术科技手段与优质原创内容相结合的高科技性;将灯光、影像、音效等多媒体形式与舞台表演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性;吸引大量具有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的年轻消费群体进入剧场。

 


这一理念也充分发挥了戏剧艺术的特点,重点挖掘新的年轻观众。众所周知,戏剧的主要特点在于综合性和临场性、动作性和冲突性。前两者为形式创新的突破口,后者为内容创新的突破口。

 

在形式上,综合性和临场性带来的新机会在于舞台技术、舞台艺术为观众带来的沉浸感与互动性。以上海莲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掌握3D Mapping、纱幕成像、全息投影、3D虚拟舞台、余光投影等技术为例,多重革新技术再现还原了《三体》中“三日环绕”“宇宙闪烁”等幻想图景和舞台场景,让观众充分沉浸于舞美技术营造的视听冲击中。

 

在内容上,优秀IP和内容改编配合国际创意团队保证了戏剧表演与戏剧故事冲突的质量。上海莲李旗下制作团队包括了曾经在执导了199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舞蹈的著名舞台剧导演菲立普·德库弗列、《黑客帝国》《云图》《海王》等影视服装设计的凯姆·巴雷特等国际著名创意人/团队,这些创意工作者辅之国产科幻文学《三体》、波斯神话《列王纪:波斯国王的史诗》等优秀IP,保证了高质量内容的生产。

 

足够吸引人的IP内容、成熟的舞美技术、引人入胜的场景沉浸和综合多重感官接受的体验,打造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趋向和艺术接受的未来戏剧,目标所在便是那批未来的观众。

 

权力的游戏:该听导演的还是该听制作人的

 

但舞美技术、创意团队、IP资源储备等等赋能的可能只是一个项目、一部剧,更多的是To C的内容。从To B和产业链服务的角度,李童和上海莲李有更多的想法。

 

从产业链的角度上,戏剧市场主要包括上游内容制作——制作团队、经纪团队与赞助商;下游服务发行——票务、宣传和演出场地。如果用演出场地来划分的话,戏剧市场可以分为专业剧场和室外实景演出。而这两个市场内部都存在着问题,首先是导演主导制带来的弊端;其次是项目运营维护的不足。

 

与国外戏剧市场的制作人主导制不同,国内戏剧市场大多为导演主导戏剧项目,导演和他的创作团队控制着整个项目的艺术创作、内容制作、品质把控。导演制的优点是的确为作品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创作自由,为内容创作负责。但是和制作人制相比,导演有的时候更有可能会为了艺术效果增加商业成本。同时,很多导演及导演工作室、团队,在项目宣传传播、发行营销等项目运营层面较弱。

 


有的时候我们会听到导演会说:“我要为我的观众负责。”这句话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没有错,但是从商业运营的角度其实是有瑕疵的。如果观众人数本来就不多,作品的影响力永远只停留在那几百万人,市场何时才能突破?

 

进一步延伸,这种导演制的主导甚至影响到了国内的戏剧项目运营维护。这种现象在室外实景演出中尤为明显和严重。调查显示,大投资之下真正实现盈利的实景演出却只约占总数的9%,另外11%的项目能收支平衡,其余80%则处于亏损状态。最典型的案例是《印象·刘三姐》。在2004年首演后取得巨大成功后,成为室外实景演出的开山鼻祖,然而,《印象·刘三姐》的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2017年却陷入债务危机,甚至因负债14亿元提出了破产重整申请。

 

山水实景演出本身投资数额巨大,成本回收艰难,在票价、营销手段、持续宣传、有效曝光等方面,更需要专业运营,更需要长期维护。而现实是,导演制作团队完成了作品创作,留下巨大的摊子需要当地政府和文旅集团维护运营。而地方旅游集团、文化传媒公司、文化经纪公司在面对着成本预算动辄上亿千万的项目运营维护,面对着以全国游客为目标群体的旅游演出项目,面对着日益丰富、苛刻的游客观众,面对着长效持续的项目运转周期,他们的困难由谁来解决?

 

从对得起观众,到对得起市场

 

因此,是时候倡导戏剧产业的制作人制度了。在和李童交流过程中,我们达成认为要想做到“把戏剧市场的盘子做大”,就要首先需要从“对得起观众”的观念,转变为“对得起市场”的商业制作人观念。

 

李童坦诚的说道:“有责任感的制作人就是要想办法去做出优质的产品,同时做出赚钱的产品。有了更好的商业回馈,才会有更多的资本愿意进入到这个市场,导演、艺术家才更大的空间实现自己心中的艺术梦想,还有以更从容的姿态去做出更多受众都喜爱的作品。”

 


在这种观念下,上海莲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树立线下数字娱乐内容提供方的角色,从市场产业链的角度,发挥整合自身资源,为戏剧演出同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李童女士对这个战略充满了信心:“从国际角度,我们具有号召国际资源的能力,我们有国际数字资源库,有百老汇、外百老汇的一线设计师和艺术家,我们常年入驻了全美演艺出品年会、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戏剧节。”而从国内角度,三年内巡回演出20余座城市、超过100场演出的运营经验已经让上海莲李具备了优秀的上下游整合能力和巡演规划能力。

 


在剧院的项目创意制作、运营宣发中,上海莲李积累的经验、资源更愿意与更多演出企业分享,不仅仅是专业剧院、室内演出的伙伴,同时也包括文旅地产、商业地产商们。“我们现在的定位是数字空间娱乐专家,用我们掌握的演出技术和创意内容,去在更多的空间里演绎,商场、主题酒店、实景山水等等。”

 

结语

 

从和上海莲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李童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戏剧演出热爱的制作人,一位尽其所能为戏剧演出市场的未来考量的热爱者。在当下戏剧演出市场崛起的前夜,这位年轻的戏剧创业人,更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轻人走入剧场,更多的精品戏剧走入人心。做大戏剧市场的基本盘,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还可以点击“阅读全文”,在微店上单独购买笔记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