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解读 | 新文创生态的弥合与共生

肖怀德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312期文化产业评论


3月24日,以“一花一世界”为主题的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举行,这是在“科技+文化”战略指引下,腾讯提出新文创战略实施一年以来的一次集体回顾和公众亮相。我们将腾讯新文创战略实施以来的基本特征初步概括为:弥合与共生。何为弥合?何为共生?我们一起来看看



作者 |肖怀德(青年社会文化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李姝婧

 

正文共计5634字 | 预计阅读时间17分钟

               

2019年3月24日,以“一花一世界”为主题的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举行,这是在“科技+文化”战略指引下,腾讯提出新文创战略实施一年以来的一次集体回顾和公众亮相。腾讯副总裁程武先生发表了《新文创,面向未来的文化生产“新实验”》为题的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程武先生指出,在一年的实验中,通过与不同文化机构的深度联动,传统文化正在成为潮流,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关系正在重建,文化创意正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解决方案,讲中国故事的能力不断提升,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正在走向良性循环。以“新实验”命名以及接受社会和公众检验的行动,可以看出腾讯在新文创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开放心态。

 

在新的数字语境下,当代文化的新知识发生场域、文化知识存储和传播介质、文化知识生产机制、价值传递和文化接受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的新文创实践正在全面重塑当代文化、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生态,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意义甚至可以与印刷术出现带来的文化演进相提并论。



如何来理解文创对于当代文化的意义?我们可以打个形象的比方,如果说文化是一种“坐而论道”,文创则是“在创造中悟道”。文创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也是理解当代文化变迁和未来生成、发展的全新视域。我们基于碳基世界的文化认知逻辑需要在新的硅基文化世界中不断颠覆、重组和重启。对腾讯新文创生态的持续关注和思考,将为当代文化研究注入全新的观察视角。

 

腾讯新文创战略实施以来的基本特征可以初步概括为:弥合与共生

 

一、腾讯新文创生态的使命在于弥合

 

在腾讯新文创战略的表述中,我们发现“文化价值”“中国文化符号”是其中的关键词。可以看出,新文创战略与之前的泛娱乐相比而言,有更为明确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希望实现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共生,扭转文创领域过于追求商业价值而带来的内容低俗化倾向;同时,通过新文创的方式,实现中华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全球传播。

 

腾讯新文创生态的使命主要体现在四个弥合:



一是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弥合。

 

无论哪一种科技形态,在诞生之初都有着改变世界,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生活的愿景。但是科技文化具有快速、追求效率,迭代和颠覆等特点,人文文化追求沉淀、内化、省思,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和浸润。在科技文化快速演进的过程中,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发展往往出现不同频的现象,从而带来人的内心世界和科技变革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之间的失衡,这种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割裂必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和人的异化。腾讯新文创战略的目标之一在于弥补人文文化发展的短板,努力追赶科技发展的列车,调试这种失衡的状况。

 

二是传统文化与数字文化的弥合。

 

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演进中不断洗涤,留下了具有永恒价值和跨域时空的精神力量。数字世界犹如一个快速出现的新兴文化空间,数字文化的形成既有其内在的技术逻辑、虚拟化、硅基属性,但数字文化的形成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自我生长的文化“新大陆”,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继承和转移,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前提,也是数字文化所必须完成的“文明迁徙”。腾讯新文创战略的目标之一在于通过跨界连接和共生,推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永恒的人性价值向数字世界的转移。



三是全球影响与中国表达的弥合。


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现状,既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阶段性处境有关,也与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不了解带来的偏见有关,也与我们自身的当代文化创造能力、文化传播能力不足和文化表达方式过度单一有关。腾讯新文创战略的目标之一希望借助腾讯的互联网平台和生态构建能力和优势,借助新的文创产业模式和文化消费方式,实现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全球化传播,用更为现代化的手段激活中国符号的现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四是传统偏见与公众认知的弥合。

 

近年来,游戏因为其沉浸性、互动性等特征,是腾讯新文创内容的主力军,也将成为未来娱乐的主要形态。在游戏领域,我们的游戏创作在人文属性、价值观构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存在社会认知上的诸多问题:一是社会公众对游戏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过度放大了其沉迷、上瘾等影响,而忽视了其启智、教育等功能。二是游戏作为一个文创领域的新兴物种,我们对它的未来性缺少足够的认知和研究。游戏业务无疑越来越成为腾讯新文创领域的重心,如何提升游戏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提升公众对游戏的客观认知水平,是其新文创战略的目标之一。

 

二、腾讯新文创生态的密码在于共生

 

“共生”作为数字时代的底层组织管理逻辑已获得广泛共识和应用。管理学学者陈春花教授在《共生:未来企业进化路径》一书中将共生型组织的特征归纳为:互为主体、资源共通、价值共创、利润共享。共生意味着打破层级管理和知识边界,激活个体创造力,实现连接、共创和共赢。腾讯新文创生态正在积极的践行共生理念,实现相互协同、跨界合作,从而实现生态价值,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协同共生。文创经济因为其强大的精神属性和文化属性,使得专业知识系统和专家系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内循环,专业文化知识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逐渐成为文创生产的营养源。如何真正意义上打破产学研用之间的知识壁垒和行业壁垒,实现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和发展,是文创产业实现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相互赋能的关键。腾讯在新文创战略实施过程中,正在积极推动的腾讯游戏学院和人才培养等机制,连接专业知识系统为新文创生产赋能,就是协同共生的有力践行。

 

第二是组织共生。文创经济作为后工业社会的新经济形态,在组织管理上的突出特征体现为去层级化、弹性专业化和项目管理制。美国电影从旧好莱坞向新好莱坞转变的关键即是从原来的规模化、流程化的大制片厂制度,走向了弹性专业化的制片人中心制度,各类制片人、导演、明星演员纷纷离开大制片厂,成立了各类制片工作室、导演工作室和明星经纪公司,大制片厂发展成为电影发行公司。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创意生产和创意管理流程设计。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在进一步重构文创组织形态。腾讯依托其强大的生态吸附能力,正在为各类优秀的个体创作者、文创工作室实现创意价值变现提供广阔的生态资源赋能。各类个体、工作室仿佛如一粒粒被镶嵌的明珠,与腾讯新文创生态平台之间打破了单向的竞争和价值活动分离模式,共同围绕着用户价值去理解用户,形成了这种互为主体的组织共生关系。


第三是全球共生。当今时代,对于人类普遍性共同价值、共同人性的探求、对异域文化的个性挖掘与好奇心满足,成为全球文创创作与生产的普遍共识。互联网构建的全球网络正在打破地理、种族、国别的限制,商业资本和跨国企业的全球联动正在重塑全球文创产业链。腾讯依托其强大的文创生态能力,正在打破国界和民族文化藩篱,在全球化战略中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其与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乐高公司、芬兰顶级游戏制作公司Super cell以及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等国际文创机构的战略合作,正在塑造其在诸多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第四是多样共生。创意、创新往往不是产生于组织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带来的颠覆性挑战。创新往往产生于学科和知识的边缘地带,往往出现在跨学科的知识重组和价值重塑之中。趋同性的组织文化是创意涌现的绊脚石,保持开放性、多样性是创意生态保持持续生命力的关键。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提出的“一花一世界”的理念,正是对每一个创意个体的创造个性的尊重,从而实现保持生态平台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目标。


三、腾讯新文创战略生长的条件在于时代土壤

 

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战略的内涵要求战略制定者有眺望的眼光和本领。要深刻理解腾讯新文创战略的生长性、可持续性,必须适当跳出近观的视角,回到眺望的视角来远观支撑其不断生长的时代和文化土壤,这样我们将更深刻地理解腾讯新文创战略的生长潜力和时代文化价值。

 

腾讯新文创战略的实施离不开背后强大的文化土壤和时代需求,我们大致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加以讨论:

 

一是深厚的文化土壤支撑。



首先,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脉为新文创战略实施沉淀了一个巨大的文化IP库。如果说,IP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大众认知、认同的文化符号系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尚古、尚文的民族,许多经典文化符号(如故宫、敦煌)、文化典籍(如西游记、红楼梦)已成为每一个华夏族人耳濡目染的文化基因,深深渗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我们的年轻一代,尽管成长环境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提升,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基因和无意识一旦被唤醒,将释放出强大的集体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强大的认知基础、认同基础,也是新文创战略得以实施的人心基础。

 

其次,中国文化在21世纪肩负着更伟大的全球使命。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汤因比曾经指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在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汤因比直言不讳地预言: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因此,随着西方现代文明在解决气候变化、文明冲突、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时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境,中国文化、东方智慧的普遍性世界价值受到西方的关注,世界文明的东方转向正在为腾讯新文创战略,打造中国文化符号、塑造东方文化形象提供了文明基础。

 

二是强大的时代动力和支撑条件。

 

首先,腾讯所构建的强大的文创生态圈是新文创战略得以实施的前提。数字技术的发展有效的消解了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叙事壁垒,使得跨媒介叙事和IP融合共生成为可能,从而创造了一个更具广泛应用、变现场景的故事世界。腾讯所构建的新文创生态圈中,在网络文学生态中成长的文学IP,已经积累了数量巨大的文学阅读粉丝和流量,并通过自身生态圈中的影视、动漫、电竞、游戏等多媒介IP改编和转换,实现IP共生,使得跨界价值生成、转换和再创造成为可能,从而实现文创生态联动和价值变现,这是其他互联网平台所无法匹敌的。



其次,文化消费升级助推了腾讯从泛娱乐到新文创的转型。近几年,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的供给侧改革正在悄然进行,“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正在扭转,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和青年一代等主流文化消费群体,对文化娱乐产品的审美和文化消费口味不断提升,纯粹的感官刺激、戏谑调侃已经无法满足主流文化需求,消费者对文化娱乐产品背后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人性共鸣价值的需求与日俱增,现实主义题材《我不是药神》、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即是例证,这也是腾讯新文创战略得以实施的受众基础。

 

四、腾讯新文创战略的未来需要进一步融合贯通

 

纵观腾讯新文创战略的实施现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数字技术和商业化、消费主义的滚滚洪流中,面对一片全新的数字文化“新大陆”,弥合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矛盾张力,传统文化与数字文化之间的认知鸿沟,还有待保持持久耐心和战略定力,进一步实现贯通和融合。

 

1、专业知识与产业实践之间有待贯通。

 

当前,文化专业生产系统和文创生产实践系统之间的协同创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如何打通两者之间的认知隔阂,构建产学研联动机制,实现专业知识与产业实践之间的有效贯通是当务之急。负责文化专业知识生产的专家系统对文创生产在当代文化塑造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认知,如何放下身段,将专业文化知识广泛应用于文创生产领域,为文创生产提供全面的学术和专业支撑,是文化学术生产领域需要突破的认知障碍。



对于文创生产领域,我们更需要潜下心来,保持对文化的敬畏,广泛汲取专业知识领域沉淀下来的智慧力量,深入开掘文化符号背后的普遍价值和文化内涵,内化为文创作品内在的文化追求,构建起深层的价值基座。

 

2、文化原型与现代叙事之间的有待贯通

 

每一个民族的原始神话、远古故事彰显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原型和欲望原型,而其中蕴藏着普遍共同的人性和生命感悟。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典籍中渗透中这个民族先人的生命经验和伦理法则。如在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智慧,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天人关系,禅宗思想中的“明心见性”的心性哲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性和文化性格。



现代文化娱乐产品的功能在于不断挖掘每个民族的文化和欲望原型,在当代的故事营造中不断激活和唤醒这些叙事原型和文化基因,从而引起当代人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我们当前的文创作品生产,要努力超越皮肤、符号的挪移和拼贴,挖掘人类恒古不变的情感和人性,建立跨越时空的故事世界,才能具有感动人心、唤醒人性的文化力量。

 

3、人文价值与商业使命之间的有待贯通。

 

如果说商业、市场、经济是19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次伟大创造,那么商业、市场和经济本身并不先天带有价值判断和道德属性,娱乐并不意味着低俗,商业并不意味着逐利和自私。我们看到,每一个成功的商业帝国的价值背后,都有着为人类创造更美好未来的价值追求,无论是谷歌的“不作恶”,还苹果的“跳出传统思维定势”理念,Facebook所坚持的“让世界更加开放,更加紧密相连”,未来的商业价值的终极目标在于是否可以与用户之间完成心与心的交换,心与心的交付。


结语

 

我们在文创商业实践中,需要不断追问,我们能否创造一种包容性增长的文创经济?我们能否创造一种可持续性的文创经济?我们能否创造一种兼具人文关怀和伦理关切的新经济?我们能否激发科技向善的力量?我们能否在商业追求的同时,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贡献应有的力量?

 

新文创战略,是腾讯这样一家以科技为基因的互联网企业的集体人文自觉,相比于人文学术对于科技肆虐的呻吟与呐喊,无疑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件幸事。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全文”,在微店上购买最新文创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