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书生:小屏看新闻 大屏学文化

高书生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356期文化产业评论


在正在进行的第十五届深圳文博会上,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首次亮相。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架构包括前端、云端、终端三个板块,实现了事业和产业、生产和消费、文化和科技、门类和业态的“四通”。在中宣部文改办巡视员、副主任高书生先生看来,文化大数据是供给侧的,它来源于文化金矿,服务于文化创作生产,催生现代化文化生产体系。内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宣传视频,干货满满建议观看。


 

作者 | 高书生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李卓

 

正文共1788字 |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小屏看新闻,大屏学文化,中华文化进万家。

 

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与美国总统参观故宫前三殿时指出: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或者更早。中国的文化是没有断流传承下来的。

 


当我们的视线从长江口向上直达唐古拉山的时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金矿——文化金矿,一座没有断流的中华文化宝藏。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共计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数据总量超过140TB。另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其中,古遗址类19.3万处,古建筑类26.4万处,石窟寺及石刻类2.4万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14.1万处。

 

伴随着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加快,从文化遗产中“萃取”的数据越攒越多,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


我国文化资源收藏于各类文化机构,把分散的文化资源汇聚在一处,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是合理选择。

 

文化机构采集的藏品数据,经过清理、梳理和标注存入本根服务器,形成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分散的上万家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构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前端。前端的藏品数据信息经过广电网络汇集于云端,即国家文化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与广电网络相链接的终端,通过云端访问前端。前端、云端和终端,借助广电网络实现互联互通,构成安全可信的闭环系统。

 


在这样一个闭环系统,云端是前端和终端的枢纽。终端上可检索藏品数据信息,发现可开发数据,获得前端授权即可解构,形成素材,用于文化创作生产,实现数据重构。文化数据的解构和重构信息,同样汇集于云端、呈现于终端。

 


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大数据,文化大数据是供给侧的,它来源于文化金矿,服务于文化创作生产,催生现代化文化生产体系: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因此打通。公共文化机构采集的文化数据,既服务于各自的展陈现代化,又贡献于文化创作生产,滋养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因此畅通。在这样的闭环系统,消费者可以成为专业性生产者,生产者也会转化为先导性消费者。

 

——文化和科技因此融合。文化数据的采集与清理、解构与重构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的发明与迭代诞生于文化创作生产之中。

 

——文化业态和文化门类因此贯通。在这样的闭环系统所创作生产的文化产品,都是体验性的,文化体验的样式丰富多彩,跨界是常态,无界可期待。

 

在这样的闭环系统,将诞生成百上千条生产线,吸引成千上万家企业,聚合上千万生产者和上亿消费者,催生万亿级规模的新产业。

 

生产线是文化数据、文化生产者、文化科技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主体,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运转效能,决定于生产线的活力和效率。博物馆、纪念馆、出版社、影视公司等传统文化机构,从采集藏品数据入手,发挥内容创作生产优势,加入文化数据的标注及解构和重构行列,成为生产线的生力军。

 


生产线越多,文化机构转型升级的成效越显著,文化生产力水平越高。

 

体验性文化产品由生产线创作生产,守正是每条生产线的首要法则,数据要保真,创作要严谨,互动要有序,内容要把关。人民信赖是每条生产线生存发展的根基。

 

体验厅、体验馆、体验园是规模不同的文化体验场所,以广电网络为纽带,将家庭、学校、商场、景区链接在一起,融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小屏搞宣传,大屏做文化,文化传承新步伐。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全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