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克强上海考察,为什么第一站选择了“喜马拉雅”?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7
第2945期文化产业评论

继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考察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后,9月21日在上海考察的李克强总理第一站就来到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从湘江之畔的长沙到长江入海口的上海,从马栏山文化产业园到“喜马拉雅”产业平台,从视频创意的视觉之美到流淌耳边的声音之爱,从习近平总书记关怀指导到李克强总理的鞭策鼓励,短短5天让文化产业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同时也必将引发出一场文化产业大变革。


作者 | 小军哥(文化产业评论作者)
编辑 | 枉文雨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3958字 |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提到“喜马拉雅”,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位于青藏高原南巅的世界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遥不可攀的珠穆朗玛峰。今天讨论的不是雪域高原的“喜马拉雅”,而是常陪在我们耳畔的“喜马拉雅”—国内规模最大的互联网音频分享平台。它究竟是怎样的魅力,会上总理如此关心和赞誉,让亿万多用户为此痴迷?

耳朵上的“喜马拉雅”:是怎样建成的?

9月21日上午,在上海考察的李克强总理,第一站来到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总理说,两年前我曾在西藏看到喜马拉雅山脉,今天又见到了音频上的“喜马拉雅”群峰。“听”的世界,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你们围绕声音,运用现代科技,拓宽了听的世界,启发了人们的智慧,也陶冶了人们的性情。
 

△李克强与喜马拉雅企业员工交流

 
"上下班路上,无聊时听几段好玩的段子""夜深了,有主播甜美的声音伴我入眠"“烦恼时,听生活导师几个有哲理的故事”……对于“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相信很多年轻人并不陌生。

喜马拉雅,是一家组建于2012年8月,致力于在线音频分享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誉为中国音频领域的“YouTube(美国知名视频网站)。2013年3月,旗下移动客户端"喜马拉雅 APP"上线,最初计划是首年实现1000万用户使用喜马拉雅FM的规模。然而,令创建者始料不及的是,仅半年即达成千万用户目标。
 
△"喜马拉雅 APP"

2014年5月初,喜马拉雅激活用户突破5000万大关;通过认证的音频节目创作者已有6000多名;创建栏目24万个;音频总量近300万条;日均新增上传音频超过1万条。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在线音频分享平台。而达到同样的用户规模,SoundCloud(德国著名的音频网站) 则足足用了六年时间。

2014年5月22日,喜马拉雅宣布公司成功获得1150万美元的 A 轮风险投资,投资机构分别为 SIG(海纳亚洲)、KPCB(凯鹏华盈)、Sierra Ventures,成为中国互联网音频行业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融资个案。

据喜马拉雅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其手机用户群体规模就突破2亿,音频总量已超过1500万条,单日累计播放次数超过5000万次。在国内移动音频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达73%。

过去几年间,喜马拉雅平台一直采用免费模式。2016年6月,为尊重知识产权价值,培育音频消费市场,喜马拉雅FM开始尝试付费模式,上线精品付费专区,为内容创业者提供产品梳理、体系建立、发行、商业变现等一整套孵化体系,并于当年12月3日开启国内首个内容消费节"123知识狂欢节"。
 

△2019年第四届"123狂欢节"完美收官

据相关报道显示,首届"123知识狂欢节"当天总销售额为5088万,相当于淘宝"双十一"第一年销售额。其中马东《好好说话》以555万元成为"123知识狂欢节"的销量总冠军 。2018年喜马拉雅第三届"123狂欢节"内容消费总额超过4.35亿,2019年第四届"123狂欢节"最终定格在8.28亿元,尽显内容付费的市场潜力。

△在线音频行业用户增长


据艾瑞咨询等相关机构统计,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55.1%;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用户规模达4.9亿,预计2020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达272.4亿元。

毫无疑问,特别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人们对在线音频和视频的需求正在形成生活依赖,未来的市场仍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引领“耳朵经济”:让“每一秒陪伴都有爱”


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时,有员工告诉总理,公司的口号是“每一秒陪伴都有爱”。李克强赞许道:希望你们不断勇攀高峰,让每一秒的陪伴都能够听到爱的声音。
 
△李克强听取喜马拉雅企业汇报

“每一秒陪伴都有爱”,看似只是句简单的企业的口号,实质更是这个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文化企业的价值追求。恰是这种企业文化,让“喜马拉雅”从平原一步步攀上了行业的高峰。

2012年到2020年,是中国互联网音频行业从0到1,翻天覆地变化的八年。也是喜马拉雅从无到有,从一个听广播的功能性APP,发展成为今天“耳朵经济”的引领者。它的成长历程,是每一个用户和主播不断进化、自我成长的故事,也是中国互联网极速发展的缩影。
 

八年来,喜马拉雅以“每一秒陪伴都有爱”作为企业价值追求,以“用声音分享人类智慧”作为企业使命,从初期移动互联网对网络音频场景的再造,到中期拥抱知识付费浪潮,再到如今依赖版权内容的有声书内容、直播业务的兴起,完成了为6亿平台用户提供美好生活和1000万主播实现创业梦想的伟大目标。

八年来,“让声音美起来”成为喜马拉雅研发声音产品的核心。目前,围绕音频和内容,喜马拉雅已经从狭义的知识付费,扩展为包括有声书、广播剧、音频节目在内的更丰富的内容生态。内容品类从最初的16个扩张到328个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内容创业者最大的机会所在。
 

△喜马拉雅主播在线录播节目


八年来,对于一个处于风口的企业而言,风险和挑战同样无时无处不在。近年来,随着在线音频市场的崛起,国内行业巨头入场,为音频领域添薪加火的同时,也呈现出相互厮杀态势,并形成以喜马拉雅、荔枝、蜻蜓为代表的“三分天下”的局面,且三家侧重点各有不同。

如,广州荔枝网络有限公司转型之后,目前侧重点为在线音频娱乐和社交,与喜马拉雅和蜻蜓形成清晰的界限。而蜻蜓则在某种程度上与喜马拉雅更为相似,以PUGC内容和知识付费为主,只不过喜马拉雅在体量和内容丰富度上更胜一筹。根据《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喜马拉雅的用户渗透率达到62.8%,作为第二梯队的荔枝、蜻蜓FM用户渗透率约为33.5%。

综合市场观察,今年6月初,字节跳动上线“番茄畅听”APP,正式入局长音频市场。而在此前的4月23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也上线一款“酷我畅听”的产品,并表示“长音频将是未来TME持续发力的战略领域”。腾讯和字节跳动两大巨头来势汹汹,在给这个领域添一把火的同时,也给了喜马拉雅更严峻的挑战。
 
△喜马拉雅平台月活用户规模为9038万

面对来自巨头的竞争,喜马拉雅现任创始人余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竞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喜马拉雅欢迎良性竞争。与此同时,他还提到此前的企鹅FM,虽然有腾讯强大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仍未能对喜马拉雅形成威胁。其信心来自其积累的运营经验以及此前在商业变现不断探索和试错,这些都是喜马拉雅在未来竞争中的法宝。

这个法宝不是雄厚的资本,而是“喜马拉雅”对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的痴情,对中国亿万文化消费者的挚爱。

从“马栏山”到“喜马拉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迎来朝阳


“湖南文创很有特色。”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考察调研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时说,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文化和技术深入结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长,这既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必须格外重视。
 

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1980年),到“文化也是生产力”(2002年),到“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支柱产业”(2007年),到“文化产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2011年),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6年国务院在“十三五”),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的地位正从边缘走到中心,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被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提高到国家重点战略的高度,并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1171亿元,占GDP比重为4.48%,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文化产业也积极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一大批互联网企业争相布局文化创意产业板块,以互联网新业态领跑文化产业新消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速超过10%的行业分别是: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6800亿元,比2018年增长23.0%;文化投资运营221亿元,增长13.8%;创意设计服务12276亿元,增长11.3%。其中,内容创作生产行业收入占比达到21.5%,为最大细分行业市场。

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考察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的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9大行业中增速最快、最具典型的企业代表,一个是全国最大的视频文化产业创意高地,一个是全国最大的网络音频创意平台从行业类别上,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的精准定调。

如何让文化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并保持健康发展的蓬勃朝气?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时同样给出了发展方向。他指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何为“守正”?简单地说,就是准确地理解中华文化发展史和以文化人的价值观。“创新”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以创意思维和创新手段,让文化彰显出更大的价值效应,这既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更是对所有行业提出的发展方向。这里就有一个典型的小例子。
 

△上海白兔奶糖系列产品


9月21日,李克强总理考察还考察了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在东拓段泰康食品店大白兔柜台,亲切询问售货员销售情况,并花60元买了3袋大白兔奶糖。大白兔一直是上海伴手礼乃至中国伴手礼的代表之一。近年来,光明食品集团通致力于让“大白兔从商标上跑出来”,通过形象创意以及各种口味创新、跨界产品,活生生地将大白兔奶糖变成了舌尖上的时尚“文创”。

△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南京路买了两袋大白兔奶糖

结 语

从9月17日到9月21日,从湘江之畔的长沙到长江入海口的上海,从马栏山文化产业园到“喜马拉雅”产业平台,从视频创意的视觉之美到流淌耳边的声音之爱,从习近平总书记关怀指导到李克强总理的鞭策鼓励,短短5天让文化产业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并引发出一场空前的思想大变革。

回顾我国文化产业史,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及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产业实力和产品质量之所以不断提升,除了拥有中华优秀文化强大的资源支撑外,与我们在“守正”中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科技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新技术不仅催生了诸如“云直播”“短视频”“云观展”等文创新业态,也让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我国文创产业发展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主题搜索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欢迎给小军哥打赏,您的支持就是他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