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亘古
6
抖音
7
张靓颖
8
kN
9
朱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亘古
6
抖音
7
张靓颖
8
kN
9
朱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鱿鱼游戏2》今天下午四点开播,网友无心上班了,导演悄悄剧透
跟着南通住建局学“朝令夕改”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当“上帝”变为“老天爷”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陈佩斯:20年前的“喜剧之王”还能吸引00后吗?
Original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8
收录于话题
#张文栋的专辑
5个
第2987期文化产业评论
围桌看春晚,吃饺话团圆。自中央电视台于1983年开始,在每年农历大年三十举办“春晚”以来,春晚一直都被吉尼斯纪录认定为“世界上观众人数最多的节目”。这些年,春晚作为一个年俗,已经深刻融入了我们对春节的记忆。而作为“中国小品第一人”的陈佩斯,在大家的记忆里早已与春晚绑定,即便他离开了二十多年……
作者
| 张文栋(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张小俊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286字 |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前几天,央视在网上发布消息,陈佩斯加入了央视节目《金牌喜剧班》,担任首席金牌导师。
离开春晚的时候,陈佩斯44岁,正值壮年,再回来的时候,陈佩斯66岁,已经步入老年。
1998年的那场演出之后,呼唤陈佩斯重归的声音就一直在回响,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再次在央视的舞台上见到陈佩斯会在22载后。君问归期忽有期,去时身披甲,归来已华发。
观众们等了二十年,陈佩斯终于回来了。
喜剧之王
小品一词源自佛教,佛经称详本为“大品”,简本为“小品”。后人将描写人物、事件、风景及个人感物兴怀而成的短小文章统称为“小品文”。在演艺界,喜剧小品原本是学生在戏剧教学课堂中训练戏剧小段的一种初级练习方法或测试项目,经过演变和改进后逐渐形成为由一人或多人表演短小且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喜剧段子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员们的表演塑造喜剧效果艺术形象,以幽默搞笑的故事情节,带出社会百态而逗笑观众。
而在这个演变和改进的过程中,陈佩斯无疑是起着关键作用的。
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严顺开表演的《阿Q的独白》,首次运用了“小品”这一表演形式。
1984年第二届央视春晚,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使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
片中那个头戴破线帽、身穿旧夹克,一连吃下几大碗面的“陈小二”,也成就了春晚历史上难以磨灭的经典形象。
此后,“小品”成为央视春晚的固定节目形式之一。
随后几年里,陈佩斯和搭档朱时茂的《卖羊肉串》《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作品,一度成为那十四年间最受观众喜爱的作品,
特别是那句“队长——别开枪!是我!”
,如今更是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在B站时常引用的素材。
那时候,每年春节过年,全国人最期待的就是他和朱时茂搭档的小品。有人回忆当时他火到什么地步——陈佩斯尖细的声音从电视里传出来的时候,除夕夜的那十几分钟是听不到鞭炮声的。
决裂:版权风波
1999年,陈佩斯和朱时茂两人因作品版权问题与央视打了一场官司。陈佩斯和朱时茂遭遇侵权四处写信打电话无果后,一纸公文直接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告上法庭,缘由是对方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出版发行的VCD光盘中使用了二人在历届春节晚会上表演的8个小品。
2000年12月,一审过后,被告方败诉,二人获得了33万元的侵权赔偿。
很多人说陈佩斯离开春晚是因为这场官司,
但事实上,这不过是一个爆发点。
1998年央视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登台表演小品《王爷与邮差》。那年春晚之上,
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王爷与邮差》将整个时代搬上了舞台,上演了一出黑色幽默
,于个人的悲喜之中,融入了更多的家国情怀。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很难找出一部小品,可以和《王爷与邮差》相提并论。
然而,对陈佩斯而言,这出他准备了7年的戏,演砸了。
工作人员将麦克风随意挂在戏服上,朱时茂一登场麦就掉了,只能蹭陈佩斯的麦说话,到后面陈佩斯绕着会场跑起来的时候,台上的朱时茂几乎已经是在扯着嗓子吼出台词。而当时,台下原有准备好的声效光碟,但工作人员也没给他们放。
陈佩斯涂着红脸蛋,戴着假辫子,最后笑着看了一眼这个舞台,拉着朱时茂下台后崩溃大哭,继而离去。
除此之外,1988年春晚,他表演小品《狗娃与黑妞》希望用蒙太奇的手法来拍摄、运镜,被导演组拒绝了;1991年,在表演《警察与小偷》时,一场很重要的过场戏被删掉了;1992年的《姐夫和小舅子》,他从一开始就十分不满意,但导演组一再要求就这么拍。
“这样不行,那样不行,等于限制一个艺人的发展。当我还有更好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却永远关着这扇门。”
最终他心灰意冷,决定退出春晚。他接受易立竞专访时说出真正理由:“他们随便对我说“No”,我也可以对他们说一次“No”吧?”
行吾大道:离开央视之后
陈佩斯离开了春晚却从没离开喜剧。2001年,他再次逆流而行,彻头彻尾地扮演了一个拓荒者的角色,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投身话剧事业,做的还是自己擅长的喜剧题材。
那一年,《托儿》横空出世,120场场爆满,观众多达17万人,一票难求,在当年创造了上千万的票房神话。
当《托儿》第一轮演出33场后,陈佩斯创立的大道公司,就收回了投资。大道公司是陈佩斯成立的电影公司,是中国最早集创作、制作、发行于一体的民营影视公司之一。陈佩斯把自己所有经营的机构,都起名“大道”。大道文化公司、大道喜剧院、大道喜剧表演培训中心。“我希望这是一条走得通、说得清、道得明,可以坦坦荡荡地走下去的路。”
很快他又创作了《阳台》《雷人晚餐》《戏台》,每一部话剧都能掀起一阵观剧潮。其中《戏台》巡演3年之久,这部戏在豆瓣还有9.1的高分,大陆话剧里唯一比它高的,是老舍的《茶馆》。2003年9月,《亲戚朋友好算账》在短短8个月里演出近60场。2004年,陈佩斯试着把自己的喜剧理论融入话剧《阳台》的创作中,《阳台》巡演了70多场,最终被上海戏剧学院选为教学案例。
陈佩斯出生在吉林长春,却没人将他划为东北笑星。他的小品不用方言,不拿残疾人开玩笑,他擅长设置身份的反差为观众带去优越感,通过形象的错位,增加戏剧冲突,在不断矛盾冲突层层递进中制造线性的情绪变化,加之出神入化的细节表演,让他的作品有很强的个人色彩。
他的笑料主要依靠人物矛盾,幽默高级且干净,以至数十年后,人们仍念念不忘。
归来,这还是陈佩斯的时代吗?
时代在变,我自心忧
时隔20余年再度回归央视舞台,有人说这是陈佩斯和央视的“世纪大和解”,但这份“和解”中恐怕还蕴含着他对于喜剧现状的忧虑。2014年的时候陈佩斯曾明确表示,收到过不止一家电视台的喜剧综艺邀请,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是做我的岁数应该做的事吧。
然而六年之后,他接受了《金牌喜剧班》的邀请,大概因为时代的变化大到让他忧虑了,毕竟这六年不再是从陈佩斯到赵本山再到小沈阳的变化,而是从开心麻花到笑果文化,再到抖音快手的变化。
网络时代的新媒体,以更为自由、更为开放的态度表达新的内容,影响新一代的观众。
最近两年,走红的喜剧形式是脱口秀,小品、相声等传统喜剧形式已经很难产出全民话题的作品,
甚至可以说,传统喜剧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36届央视春晚,陈佩斯、赵本山、宋丹丹、赵丽蓉等小品演员,奉献了上百个经典小品。这些小品,在一次次燃爆全国观众笑点的同时,也深刻的反映出时代、国家、社会的巨大变迁。
可随着蔡明、潘长江等人消失在2020年的春晚舞台上,属于老一辈喜剧人的全盛时代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
肖战、沈月等人的出现更是宣示着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形式和风格悄然发生的变化。观众究竟还对传统的喜剧模式有多少眷恋,谁也说不清。
当代大众因为手机获取短暂乐趣的途径太多,搞笑成为了第一要务,喜剧的价值被渐渐削弱。在互联网文化中,幽默也要向流量看齐,喜剧成功的标准变成了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抓住受众注意力,谁能获得最多点击赞赏,谁能出圈收割最多热搜……
这是“互联网喜剧”的财富密码,而在这种思维下,让观众哈哈一笑,哗众取宠一下最能挣钱。就像《吐槽大会》第一季第一期因言语露骨、尺度过大而被下架,《奇葩说》也因话题过分敏感而遭到删减。窥私、猎奇、博眼球一度成为网络综艺出奇制胜的“法宝”。
这或许已不是陈佩斯的时代
事实上,喜剧不仅仅是搞笑,还应该载“道”,它可以让人快乐,但更应该让人清醒。
“我们不仅要关注喜剧市场的兴衰,更应着力于喜剧文化和喜剧文明的建设,让喜剧变着法儿健康地存活下去。坚持对喜剧小品的研讨,坚持对喜剧精品的展示,坚持对喜剧小品大赛的传承,坚持对喜剧小品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不随波逐流,不媚俗。”陕西省丝绸之路艺术中心主任徐敏说。
当代社会,笑声越来越多了,但是高质量的笑声越来越稀缺了。在“陈佩斯时代”里,他塑造的“陈小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市井中透露着真诚,庸俗中带着耿直,虽然狭隘,但也不乏憨厚;虽然卑微,但却有尊严。陈佩斯赋予了喜剧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感。
现如今,
缺了他的春晚,越来越不好笑;
少了他的艺术圈,越来越乌烟瘴气。
重回央视,陈佩斯说:“参加这个节目,是为了把我的喜剧理念传播出去,就跟我们每年举办一期喜剧培训班的目的一样,所以我就把它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愿景虽好,能否实现却是两说,毕竟被新媒体培养起来的“网生代”观众,早已在碎片化信息的轰炸、视听快感的裹挟、感性的放逐中,沉浸于新媒体所塑造出的媒介“幻觉”里,与理性越走越远。
就比如最近几年,陈佩斯的话剧在一些文艺青年们的“追逐小众”心理之下,借助网络被媒体反复谈起,才为大众所知。可是,谈论话剧的人,又有多少是真的对话剧这门艺术感兴趣呢?更多的人,其实是对“小众、独特”这种姿势感兴趣,并试图用“喜欢这一姿势”,来彰显自身的独特而已。
陈佩斯在喜剧这个门类中的地位,作为导师无可指摘,但面对海量观众进行的教学活动,加上综艺节目制作的要求,最终呈现能否达到陈佩斯期待的样子,这些都要打个问号。传统喜剧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习惯“七秒一个笑料”的年轻观众们,在没有情怀和回忆的加持下,究竟能给予陈佩斯多大的尊重和包容,又会不会为他的喜剧买账呢?
结语
转身归来,这或许已不是陈佩斯的时代。
相比于陈佩斯所要宣扬的喜剧理念而言,他与央视的那些恩怨显然更加吸引眼球,就像是《演员请就位》中郭敬明和李诚儒的争论,会让综艺节目自带话题和热度。
我们不希望他最后扮演着这样的一个角色,但陈佩斯究竟还能不能逗笑这届年轻人,却未可知。毕竟,陈佩斯还是当初的那个陈佩斯,可喜剧,已经和当初大不相同……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喜剧表演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主题搜索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
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欢迎给张文栋
打赏,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