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充满时代活力的城市,除了是一座拥有良好人居环境的生活之城,更应该是一座聚合高品质美好生活体验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这意味着,未来城市旅游休闲消费,或将成为各地文旅产业新的“兵家必争之地”,并引发新一轮“城市争夺战”。
来北京岂能不去王府井、到上海有谁不逛南京路、去成都铁定打卡春熙路……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商业)街区,而对于一座城市的认知,往往是通过“旅游”这张城市名片获得的。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旅游休闲业态和旅游客群正在快速崛起,并成为各地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引擎之一。今天,我们就《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相关要求,谈一谈如何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旅游城市,是以景区景点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主体、旅游业产值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GDP指标的城市。自1998年,原国家旅游局出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试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办法》以来,截止2010年末,先后有370个(也有资料显示有337个)城市分九批成功创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琼海)城雕揭幕仪式
旅游休闲城市是指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通过完善城市旅游、休闲等功能和业态,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本地市民物质与精神消费活动的城市,是国内外的“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型过程中的一种发展形态。据资料显示,2007年12月,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与同济大学高尔夫商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休闲产业经济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聚焦“休闲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首次就城市旅游休闲等理念展开了讨论,并推选出首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杭州、成都、昆明、湛江、北海、三亚、桂林、丽江、上海松江区、黑龙江五大连池市。
△《中国小康网》2007年活动截图
此后,休闲城市概念在国内兴起,各地旅游城市以建设购物中心、步行街、文化街区等载体为突破口,争相试水“城市旅游”休闲产业,引起了学术界、文化、经济和旅游等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2010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牵头研究,国际休闲产业协会及相关院校、地方专家参与评审论证的《中国首套休闲城市评价标准体系》在成都发布,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由此,国内休闲城市的建设发展和评价评估有了一套量化的指标体系。
△三位一体的休闲结构体系理论
这套体系将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结合使用,提出了环境休闲力、基础休闲力、核心休闲力三位一体的休闲结构体系理论,其中,环境休闲力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2个要素,基础休闲力包括基础设施、休闲设施2个要素,核心休闲力包括市民休闲力、休闲感受度(满意度和生活幸福度)2个要素,六大要素构成一个完美的六菱钻石模型(如下图)。△休闲城市六菱钻石模型
2010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2010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上,杭州、成都、南京、银川、吉林、扬州、湛江、呼伦贝尔、秦皇岛、舟山十城市,获"2010第二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奖。其中除杭州、成都、湛江再度获奖外,其余七个城市都是首度上榜。2013年12月,2013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在北京发布了“第三届中国十大休闲城市”榜单,分别为丽江、桂林、三亚、杭州、青岛、昆明、成都、南京、大连、扬州等城市。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丽江、三亚、桂林等城市旅游休闲气息最浓厚;杭州、三亚、青岛等城市旅游休闲设施最完备;杭州、成都、三亚等城市市民休闲意识最强且有充足的休闲时间。据了解,“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是中国最早以休闲为主题的国家级大型论坛,论坛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产业优化和学术前沿等视角,积极探讨当前中国休闲产业等领域的热点,已成为引领城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现已成功举办十二届。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在国家战略层面奠定旅游休闲产业全局性发展基础。2015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正式实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行业标准,启动全国首批旅游休闲城市创建工作。2017年8月,国家旅游局在西安召开第三届全域旅游推进会。会上,揭晓创建成绩榜,苏州、武汉、杭州、成都、大连、厦门、银川、宁波、无锡、珠海等10个城市荣膺“首批名单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据悉,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认定标准为:旅游休闲功能突出、旅游休闲产业完善、旅游休闲环境和谐、能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旅游休闲需求、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城市。至此,“国字号”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正式进入了规范化轨道。近年来,在国家促进文化与旅游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休闲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大中城市及周边郊区休闲游正在成为文旅产品中的新宠。尤其是今年受疫情等外部因素制约,以及各地内需政策的实施,更是为城市休闲旅游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今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相关研究机构联合编制、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显示:通过从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安全等等5个方面,对36个城市休闲发展现状进行测度与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休闲发展呈现出“东部领先、中部崛起、西部赶超”的区域新格局。一是从综合发展水平看。北京、上海、广州等新兴世界城市遥遥领先;重庆、成都、武汉等国家中心城市紧随其后。深圳、杭州、南京、西安等一线城市进入城市休闲化发展水平前10位。排名前15位的城市中,有3个城市位于长三角,分别是南京、杭州、宁波,其中杭州、宁波是2017年新一线城市,也是首批入选中国十大旅游休闲城市榜单的城市。
△中国城市休闲综合发展指数
(资料来源:《“2020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
二是从经济与金融地位看。国家金融中心是上海;国家重要金融中心为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南京、杭州;国家潜在重要金融中心是成都、武汉、西安、宁波、重庆、大连、青岛、济南、郑州、苏州、厦门、沈阳等。这些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为城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2020年国家金融中心城市排名
(资料来源:《“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
三是从休闲与接待服务看。北京、上海显著领先;重庆、深圳和杭州位居前5位;兰州、银川、乌鲁木齐、拉萨和海口位列后5位。客观反映了这些城市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需求而提供的休闲旅游设施以及城市的休闲旅游接待能力。例如,杭州是目前中国惟一入选的全球十大休闲范例城市。其他9个城市分别是:开普敦、迪拜、赫尔辛基、尼斯、奥兰多、里约热内卢、塞维利亚、新加坡、维也纳。(资料来源:《“2020中国城市休闲化指数”报告》)四是从休闲生活与消费看。上海、杭州、北京、长沙和广州休闲消费指数相对领先;西宁、拉萨、南宁等西部城市相对靠后。其次,从夜间消费活跃度看,上海、杭州、北京、长沙、广州和成都等城市夜间经济活跃度高,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较为丰富,特色文化街区、旅游休闲综合体品质高。
△成都府南河夜景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规模城市,综合等级较高、城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优势越显著,越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重庆、深圳、成都、杭州、武汉、西安、三亚等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速较快的特大城市,均已具备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实力;南京、宁波、郑州、青岛、昆明、沈阳等城市,综合实力和后劲也不可小觑。有关研究专家预测,到2025年,在目前列入研究和监测的36个城市中,约有1/2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将进入中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十四五”期间,广州、重庆、深圳、成都和杭州,或将先后步入全域休闲发展阶段。据《2020中国休闲产业发展趋势报告》的数据,疫情之下,单靠观光景区已经无法满足疫情之下大众的休闲需求,城市休闲空间正进入居民消费领域。报告预计,2020年下半年休闲消费将开始恢复式反弹,大体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在2021年开启回补式反弹和振兴式反弹,整体消费水平将超过2019年。此次,《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扩大旅游休闲消费市场、优化旅游休闲产品、完善旅游休闲服务,将成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并引发新一轮“城市争夺战”。具体来讲:一是国家政策持续发力。自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以来,尤其是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和旅游产业扶持政策。今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等3部委印发《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2年,建设100个试点城市、30个示范城市,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该政策,对“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网红夜经济城市》上榜名单
二是夜间经济潜力巨大。据《2020中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显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城市夜生活体验成为游客和市民休闲旅游的首选。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游客夜间消费金额和笔数占比均高于全国居民水平。从区域看,西安、重庆、深圳、广州、上海、杭州、三亚、佛山、满洲里等城市最受欢迎。此外,到2022年要建成200个以上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未来夜间经济将推进城市文旅发展进入到了“超长待机”模式。△旅游休闲城市建设应关注的三大要素
三是老街改造成为必然。《建议》提出:要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再次强化文化、旅游与城市融合的发展理念,保留传统城市记忆,打造城市休闲街区,正是《建议》将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并列提出的应有之义。其目的是,在警醒和提示各地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科学规划,既能展现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又满足现代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此外,包括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城市河流等也在治理和提升范围。
△北京护国寺老街
四是景城一体全面深化。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传统旅游城市向现代休闲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统筹推进景区、城市“各唱各调”向“景城一体化”“产城一体”发展的创新实践,对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和功能建设,提高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
结语:古今辉映,有“融”乃大
从优秀旅游城市,到国家5A级景区;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从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到国家文旅消费试点示范城市;从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到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正在将文化和旅游融合效能最大化。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不仅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文化旅游的集散地和会客厅。旅游休闲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能够准确反映城市文化内涵,强化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城市影响力,能够更全面、更立体、多角度地展示城市价值和魅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为我们明确了一揽子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旅游休闲城市建设进程必将会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进而推动城市文脉、山脉、水脉、绿脉、商脉、人脉和立体交通网实现系统融合。你对“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与街区”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