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4期文化产业评论
关注文化行业的朋友们可能会察觉到,近期石窟寺的保护与开发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较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这背后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对此进行了一番梳理。
作者 | 刘亚飞(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陈冰冰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6877字 | 预计阅读时间18分钟
提起石窟,人们马上会想到国内的四大石窟: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以及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除了这四处之外,再加上重庆大足石刻、阿富汗巴米扬石窟、柬埔寨吴哥窟、印度孟买象岛石窟,就构成了就构成了世界八大石窟。
这些地方每一处都是赫赫有名的文旅圣地,是一个地区甚至是国家的象征与骄傲。石窟寺有时也简称为石窟,原是一种佛教建筑形式,简单说就是在山崖间修建的寺院,其表现的宗教内容与寺庙是一致的,但两者在形式上存在区别。石窟寺是在山体中凿出洞窟、佛陀、菩萨、供养人(指因信仰某种宗教,通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力,制作圣像、开凿石窟、修建宗教场所等形式弘扬教义的虔诚信徒)等,而平地寺庙是用木头、泥土、砖瓦构建庙宇,塑造佛像、菩萨、供养人等。中国的石窟寺兴建师从于印度。石窟寺随着佛教的发展先传入西域地区,然后向东渗透到中原地区,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步本土化。开凿于南北朝时期,位于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就具有明显的印度佛教风格,后来建设的石窟寺就逐步摆脱了印度色彩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北魏到隋唐时期是国内石窟寺发展的黄金时期,唐代之后石窟寺修建热潮明显降温,到了元代以后石窟寺的修建就非常稀少了。△处于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又被称为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石窟按功能可分为三类:一是僧房,窟内一般无雕塑;二是禅窟,有的有雕塑、壁画;三是供礼拜和举行其他宗教活动的洞窟,数量最多,佛像雕塑也多。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教授在《中国石窟寺研究》一书中,收录介绍了国内一百个石窟寺的情况,而这些可以被认为是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代表。我国石窟寺在分布上以干燥的西部、中北部地区为主,多雨潮湿的南方则较少。
对热爱旅游的人们来说,石窟寺可能就意味着是一个个漂亮的景区,然而它的意义远非如此简单。石窟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辉煌灿烂古代文明的集中体现,是文明交流的历史见证,是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在学术界有着“石窟鼻祖”之称的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寺
石窟寺既然是一种建筑,就自然有其正常建筑寿命,不可能永远完好无损保存下去。但如果有合理的保护措施,对自然灾害及时预警并处理,避免人为损坏,石窟寺完全可以存在更久的时间,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对石窟寺的保护就非常有必要。我国成体系的石窟寺保护工作基本上是从新中国建立之后开始的,而在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政府对文化、文物工作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升,石窟寺保护工作显现出成体系、成规模的趋势,并越来越科学而规范。——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求在文物工作中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这些指示精神成为我国当前文物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敦煌莫高窟并发表讲话。他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他还勉励文化工作者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为构建“一带一路”服务。这个讲话充分揭示了石窟寺所蕴含的文化、经济、外交、宣传等多维度意义,为后续的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根基,立下了标准。——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保护工作。他指出,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2020年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为《意见》)。该《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意义、要求做了明确论述,列出了十大项任务,提出了三条保障措施,是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文件,将指引统领未来多年的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近年来,我国在石窟寺抢救保护、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要看到,许多石窟寺位于荒郊山野,保护管理难度大;石窟寺长期面临水患、岩体失稳及石雕表面风化等病害威胁以及人为破坏,安全风险高;相关从业人员不足、保护关键技术攻关难度大、展示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非常突出。针对这些难点和瓶颈,《意见》对新时代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2020年底前核定、公布石窟寺景区游客承载量和重点洞窟的最大瞬时容量;2021年上半年完成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推动有关内容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衔接;2022年底前开展一次以石窟寺文物盗窃盗割犯罪为重点的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有效遏制文物犯罪;2022年底前确定全国重要石窟寺考古报告编写体例并完成样稿;2022年底前安排一批科技领域内传承创新传统技术和营造工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年底前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初步建立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专门人才联合培养基地;——2020年11月6日,为落实上述《意见》,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石窟寺等文物开放管理和实行游客承载量公告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就如何在确保文物和游客安全的前提下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参观游览环境等问题,做了具体要求与部署。——2020年11月13日,全国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座谈会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文物工作者改革创新,提高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做出更大贡献。由于《意见》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因此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提倡规范加强对石窟寺的保护利用程度,一方面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推进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目前的相关工作还有很多不足,甚至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文物的安全与利用,需要尽快解决。总的说来,石窟寺面临着自然损坏与人为破坏两种主要威胁。石窟寺一经建成就不可移动,必须承受着大自然的考验。每一个石窟寺都要面临三大自然考验:风化、崩塌、水灾,在一定历史阶段、特定区域内,石窟寺还会面临着大气污染的风险。不同区域、不同建设情况的石窟寺面对的主要考验有所不同,例如处于地震高风险区的石窟寺岩体崩塌的风险就高一些,潮湿多雨地区的石窟寺水害风险就大一些。暴露在外的石窟寺经历着风吹日晒雨打,哪怕特别坚硬的岩石也会在温度、湿度、盐度的不断变化中逐渐风化,更不要说那些疏松的岩体了。专家们把石窟寺面临的风化细分为叶片状风化、粉状风化、板状风化以及带状与洞穴状风化等——总之,风化是石窟寺健康存续的大敌。石窟是在岩体上开凿,往往会破坏了原有的物理结构,边缘处极易变形、滑移、崩塌,且这种风险不断向内部延伸,如果有外力比如地震影响,崩塌危害性就更为明显,有时甚至会成为毁灭性的破坏。俗话说水滴石穿,水的力量不容小觑。雨水通过直接冲刷、岩体渗水等形式不断侵蚀着石窟寺,使得其外部受损出现裂痕乃至脱落,内部大面积潮湿,进而诱发严重的风化。据考证,建国之前由于无人看管,云冈石窟部分窟内经常积水导致石窟长期干湿交替,下部石雕全部损毁。水堪称石窟内石质文物最大的杀手。△雄伟壮观的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经受了数百年的风吹雨淋大气污染也是部分石窟寺损毁的重要因素。大气中如果有过多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就会与降水结合形成酸性降水,与岩石中的胶结物发生化学作用,从而大大加速岩石的破损。而在一些产媒区附近的石窟,石雕表面会依附有细微的媒粉尘,而这些粉尘具有很强的吸收空气中水分的作用,会对石窟的风化起到催化促进作用。除了这些主要的自然破坏因素之外,阳光、灰尘、微生物等也会对石窟寺造成损害,尤其是对那些壁画。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文保人员经验的积累,针对不同的自然损害人们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预防保护及抢救措施。例如加固,常见的方式就有对岩石裂缝进行灌浆加固、对残断的雕刻进行粘结复位、对立壁进行锚杆固定和搭建支撑架等。再如水害治理,雨水直接冲刷比较容易解决,设立防护设施即可,而解决渗水的问题相对复杂,云冈石窟在此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测试显示能阻挡90%以上的渗水。针对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损害,《意见》中着重要求加大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力度。即政府要更加重视,加大投入,要实施石窟寺保护重大工程,分级压实政府责任,分类开展中小石窟寺抢救性保护、重要石窟寺保护示范、石窟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而在实施过程中,《意见》特别强调了要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一切以科学作为指引,同时要加大数字化保护利用,加快制定石窟寺数据采集、加工、存储、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其他类型的文物保护工作一样,很多时候,人类行为所造成的破坏烈度远大于自然因素。此类破坏人们比较熟悉。例如,敦煌莫高窟在建成之后经历了地震、洪水、沙尘暴等极端环境的摧残,但所受的损坏远比不上国家积贫积弱之时那些外国探险家疯狂的洗劫。又如那些屡禁不绝的偷盗现象,由于石窟寺大多远离人类聚居地,因此总有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从事盗割佛像之类的恶行。再如游客们的破坏,国庆期间龙门石窟有的雕像被游客摸出包浆就是例子,还有那些让人恼火的刻字涂鸦行为也在此列。最后就是那些烧香祭拜的活动,长期存在于一些管理不严的石窟寺里面,烟熏火燎,对文物造成较大伤害,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主要指在缺乏保护情况下就开放旅游活动,以及过度的旅游开发。这种破坏的后果往往过了较长时间后才会显现出来。这种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例如不少石窟寺为了便于游客参观,建设了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水泥栈道,这种建设本身就对岩体结构带来影响,而游客行走时的震动又对洞窟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当栈道长时间持续承受过量旅客的参观时,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石窟寺内的壁画受洞窟内小环境气候影响比较大。当游客大量涌入洞窟时,人们呼出的水气、二氧化碳及释放出的热量会使洞窟内湿度和温度显著升高,壁画随之受到影响。科学实验证实,假如一个游客在洞窟中停留1小时,其所呼出的空气中就含有80g~400g的水。而游客在洞窟中来回走动时,鞋底等地方携带的微生物、霉菌、藻类及灰尘等会有部分沉降沾染于壁画上,也会对壁画造成潜在危害。另外,频繁地开门、开灯也对壁画有破坏,壁画受到强烈的光线照射后,会逐渐产生褪色和变色的现象。出于非恶意甚至是善意的目的,将雕像壁画等修饰一新,却又不讲科学与艺术的原则,大红大绿,好好的文物被修饰得面貌全非。△四川安岳县峰门寺的石窟造像修复受到了众多诟病与质疑对人类行为所造成的破坏,《意见》给出的预防与保护措施也很清晰,就是要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加强文物安全工作力量,推动实现石窟寺安全守护员和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及时严厉打击损坏、损毁石窟寺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文物犯罪,还要开展石窟寺违规妆彩、涂画、燃香专项整治工作。像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这些著名的世界遗产,都是所在地区重要的创收场所,在经济转型时期文旅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宝贵的、不可再生的石窟寺资源对于当地的经济支撑带动效应也愈发明显。但是在这些石窟寺造福当地的同时,却给自身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首先是部分知名景点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虽然这些地方各种配套设施已经比较完备,但由于知名度太高,因此游客络绎不绝,远超景点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从设施到文物常年都处于过载状态,文物受到的破坏就比较明显。
△旅游旺季莫高窟游客数量激增
其次就是无序开发。一些石窟寺在文物保护措施及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备之时,就开始盲目追求客流量,而周边的农家乐、餐饮、商铺又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甚至于破坏环境或者存在安全隐患,无证导游私自带游客进入非开放区的情况也不鲜见。这些现象一方面对石窟寺的安全形成了极大威胁,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简单的禁止或者放任不管都不是合适的办法。石窟寺的旅游经济必须要和保护工作有机结合,才能持久而健康地发展。知名的石窟寺往往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莫高窟,其要求游客提前登记,且要先在游客中心观看20分钟关于敦煌及莫高窟历史的电影,而且只被允许进入40个经筛选后对公众开放的洞穴,且为了保护壁画,洞穴内禁止拍照。除了这些常规方法之外,数字化正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景区已经逐步实现预约参观制,实时监控着人员数量,通过各种线上预约平台从根源上控制总参观人数,这种方式能及时发出预警,并鼓励人们根据情况错峰出游;积极推出石窟寺景物展示新形式,如莫高窟的“数字敦煌” “虚拟洞窟”,龙门石窟的“万佛洞三维数字虚拟现实体验”等。这些措施的推出,使游客能在一个对文物无害的环境里,借助先进的数字与显示技术,比较舒适地体会石窟寺文化的精华之处。对石窟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意见》中也做了周全而明确的部署。首先是要深化学术研究和价值挖掘。建立完善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研究体系,有序开展考古调查、价值阐释、艺术研究和成果普及,让石窟寺的文化价值充分显现出来。其次是深化石窟寺文化交流合作。要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推动建立中外石窟寺结好关系,搭建高端学术平台,举办国际学术论坛,策划文化交流活动。再次是规范石窟寺旅游开发活动。坚持发展旅游以保护为前提,避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控制参观人数,并采用限时限流、定制服务等方式规范引导参观活动。最后是提出要提升石窟寺综合展示水平。打造精品陈列展览,完善开放石窟寺的展示标识解说系统、游客服务设施,推动形成联合办展、巡回展览、云展览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石窟寺展示模式,还要整合河西走廊、川渝的石窟寺资源建设国家文化遗产线路、国家遗址。石窟寺是我国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绚烂多姿中华文明,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对这些遗产进行周密而科学的保护,同时采用各种新手段充分彰显其文化意义,是我们的不二选择。随着近期《意见》的出台,各级政府以及相应各界已经积极行动了起来,我们乐观地期待着未来石窟寺以更加美丽的面貌,将精彩的内涵呈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部分参考资料
1.王志芳:传承与保护——民国以来云冈石窟修缮与保护
2.孔雯:基于游客感知的麦积山石窟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3.刘勇:开放区域游客增多对洞窟及壁画的影响——以新疆拜城县克孜尔石窟为例
4.张晓君:麦积山景区文物保护与旅游管理摭谈
5.安程:预防性保护理念对我国石窟寺保护的影响与实践
6.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
7.中国经济网:国家文物局局长解读《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8. 腾讯大豫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古人是如何保护龙门石窟的
9. 澎湃新闻:“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石窟寺保护:如何看待抢救性保护
你对石窟寺的保护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