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FAN某”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全文)
公益慈善|“翼行天下 一生守护”慈善项目捐赠仪式圆满举行!
何炅突然高调官宣喜讯,网友恭喜:30年了,终于等到这一天!
哈里斯女粉搞4B运动、毒杀丈夫,回旋镖能否让美国“血流成河”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职场综艺这么多,《令人心动的offer》凭什么火?
Original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7
收录于话题
#刘舜欣的专辑
18个
第3028期文化产业评论
凡尔赛boy、红圈所、学历歧视……一个个热词让《令人心动的offer》这档综二代职场观察类真人秀重跃观众视野,关注度随着吐槽声此起彼伏,有增无减。正所谓一代人终将老去,但职场永远年轻。从昔日的《职来职往》《非你莫属》,到如今的《令人心动的offer》,职场类综艺到底是与时俱进、常演常新抑或博人眼球、陷入剧本化桎梏?而当下炙手可热的《offer》系列又能否让职场综艺再迎春天?
作者
|
刘舜欣(文化产业作者评论团)
编辑
| 杨小童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5227字 |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铁打的职场,流水的后浪。
职场,注定是个永不过时、常话常新的话题。从“打工人”的自嘲到“社畜”的无奈,从互联网大厂的996到远程办公的007,职场永远在以新的文化形式展现着一代人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生活。
而综艺恰恰是表现职场文化的天然载体。
从面试型的《职来职往》《非你莫属》,业务型的《央视主持人大赛》,到真人秀类的《令人心动的offer》
(以下简称《offer》)
,职场类综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又折射了年轻人如何的职业观念?喧宾夺主、剧本痕迹重等吐槽下,《offer》又凭什么能持续掳掠一众打工人的欢心?
职场综艺这么多,《offer》凭什么火?
《offer》第二季强势来袭,开播数周即频上热搜,尽管豆瓣评分从第一季的8.3跌至第二季的7.1,但与这些年来职场同类综艺相比还是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职场综艺不断涌现,
《offer》凭什么站稳脚跟,赢得众人欢心?
真人秀,顾名思义人最重要
在《offer》中,不得不说人的“布兵排阵”还是很到位,这档综艺的角色由
每期8名素人实习生和观察室的6位嘉宾
组成,而观察室嘉宾又极具代表性地分为
专业法律人、偶像新星代,及资深职场人3类
,为观众带来不同视角的职场解读。
在实习生方面,第一季的“好运来”组合学霸cp感十足,总骑上心爱小摩托的电瓶男孩李晨,虎妞郭旭都让人印象深刻。而第二季中,尽管并非每位新人都那般个性突出,但如斯坦福凡尔赛boy王骁、背水一战的丁辉等角色还是让节目话题度骤升,
与当下流行的“凡学”“打工人”等社会话题点完美契合
。
更有包括知名法律人岳屾山、第一季带教律师徐灵菱的专业加持,金牌经纪人杨天真,自媒体创业红人papi酱等给到的职场建议老到而精准。而范丞丞、周深、周震南等偶像新星代的加入虽让部分网友表示“跳戏”,但也的确为节目把持了流量。
最后的点睛之笔,当然是第二季“双北”合体的何炅与撒贝宁,无处不在的梗为节目增色不少。诚然,无论从职场表现还是真人秀内核来看,人物角色的张力都尤为重要。
法律知识+职场经验=你要的干货?
职场综艺其实也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年轻人上的职场培训课。当下很多高校都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与职业规划、面试求职等相关的课程,但真正能解答到学生难题的又有几个?多为形式主义的课程设置罢了。
而《offer》其实在以综艺形式为求职者输出职场干货,
大到职场“拒商”,是否提倡裸辞,谈判的逻辑,邮件的回复,小至领导开车该坐什么座位等
,这些职场老人耳熟能详的礼数对于小白视角的年轻人来说都是需要避免踩到的“雷”,
在此意义上讲,又何尝不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职场培训课?
此外,身为律政观察类节目,法律干货的注入也是节目的知识性所在。
我们时常提及普法的重要,但干巴巴的说教,枯燥的宣传册、法政书籍无疑让人难以下咽,但这档综艺则把法律条文以“看戏”形式上演一场场法律案例
,形式包括
实地取证、辩论赛、谈判、法律援助
等,也涵盖了
孕期辞退、著作权等极具现实意义的领域
,兼顾了知识性、趣味性与社会性。
情感共鸣,镜头下的她或许就是曾经的自己
关于《offer》,有人说他真实,有人说其做作,褒贬不一。曾有网友把《令人心动的offer》戏称为“令人自卑的offer”,
认为节目中的实习生并不具有代表性
——多位实习生无论家境还是学历都处在较高起点,如开保时捷上班的瞿泽林、在斯坦福期间无需实习和兼职,靠家里支持就能补贴费用的王骁……
但笔者认为,它所表现出的真实不仅仅在于人物的普适性,更在于年轻人初入职场的真实状态
,是面试时无处安放的眼神,是接到offer后内心难掩的狂喜,是没被带教律师选中的黯然失落,是下班时间到是否可以先于领导离开的忐忑,是同事间处理问题意见不一时的坚持与妥协,以及暗藏的同龄人压力……
这些真实的细节就隐藏在每位实习生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与失落中,
在每个细微的表情与焦灼的行动中,折射出职场的冷暖与相处的经验,让观众找到曾经的自己,忆起最初的青涩迷茫。
学历歧视、话语权不对等?
让人的diss的远不止这些
尽管好评如潮,但《offer》中让人diss的点也不少见。
主
题单一,“被翻牌”的凭什么只有律政行业?
两季《offer》主题均聚焦于律政领域。第一季末尾就已有不少网友期待第二季的职场领域,并希望自己关注或所在领域可以“被翻牌”。
但让人失望的是,第二季依旧聚焦律政行业。
尽管不得不承认律政行业在综艺上看头很大,既有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律案例的立体展现,也有模拟法庭的刺激与辩论的精彩,塑造空间很大
,但如此一来也容易让观众失去新鲜感。倘若一直聚焦单一领域,倒不如称为“令人心动的法律offer”?
此外,会计、运营、销售、IT、金融等领域也有对应很大部分年轻群体,并具备明显的职业特征,《offer》完全可以把目光拓展到更多元的职业领域,这也是《offer》走向纵N代创新的重要方面。
喧宾夺主:观察团VS实习生,谁抢谁的戏?
本质来看,这档综艺本就是以实习生的职场表现为基础,由此展开观察与分析。但讽刺的是,在第二季强大的观察室嘉宾坐镇下,观察团的互动则时常比实习生表现要有意思得多。
相比素人实习生的表现,法律人徐律的专业分析,杨天真的到位点评,与撒贝宁的预测和斗嘴,何炅的气氛担当,相比实习生表现都更为“抢戏”,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嫌。
职场“双标”?艺术包装下也应有骨感现实
自《offer2》推出5期以来,引发最大争议和共鸣的,无疑则是打工人丁辉。
这位本科出身于普通二本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19年毕业于五院四系之一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在面试时就坦言,
考研是为了证明给女友看,想当律师是因为律师在社会上评价不错,社会地位高,且此次加入《offer》是背水一战裸辞参加,因此背上“背水辉”的称号
。
但在实习生里看似最“普通”的他其实一点也不普通,
曾获华东政法大学国奖、一等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奖项
,凭借努力跨专业考研,并在拥有稳定律所工作的前提下辞职争取到《offer》里仅为实习生的岗位。可以洞察到,
其每一次抉择的背后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
据丁辉接受母校常熟理工学院采访,回忆起边工作边考研那段时光时,他就表示曾拖着一行李箱的书各城市跑,利用一切坐公交、火车及休息的碎片时间看视频、听音频。辞职备考期间,早九点到凌晨三点,是人生最拼的一次……
没有名校光环,没有年龄优势,没有殷厚家底,凭努力步步靠近想要的生活,却在面试时屡遭质疑
——“你的背水一战很辛苦,还会把别人搞得很辛苦”,更在第一期任务时表现优秀,却因写错律所名字而成绩垫底,被扣上“有工作经验的人理应得到更优异表现”的帽子,却没有人记起他是节目中唯一非法本专业的实习生……就连在最新一期被淘汰时还不忘安慰别人“人生就是这样,有舍有离”。
实际上,“法律行业地位高”“背水一战”这些言辞或许听来偏激,但却是一位29岁的“大龄实习生”面对人生选择时最真实的状态。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芸芸众生中渺小又不平凡的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或许正因为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而我们都习惯了在综艺的艺术形式,骨干的现实得到包装之后再闪亮呈现。也或过于真实的想法在面试中理应得到“收敛”,而丁辉只是把骨感的现实勇敢撕破并展现在镜头下。
可以说,丁辉的“打工人实录”恰恰是其打动人心之所在。在此之下,更衬托出节目展现的职场歧视、学历歧视、红圈所乃至大集团招聘新人时的傲慢姿态等职场现状。
话语权的不对等:面试官注定高人一等?
求职节目中,面试官与求职者“挑选”与“被挑选”的处境往往使二者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导致不少面试官时常自带高高在上的傲慢感,这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
《offer2》中,不少网友表示带教律师和实习生的关系变得微妙,曾经的亦师亦友变成上下级的明显界限,少了亲密感,却多了疏离感、傲慢感,带教律师们高高在上地讨论着实习生的命运。虽然面试者有选择的主动权,大集团也拥有更强硬的选人底气,但这种语境却让人感觉不适,
也因这种情况在职场现实中的常见而被予以更大的投射
。
其实在求职节目中,求职者与面试官话语权不对等的局面并不少见。2012年5月,
李开复就曾在微博发起“万人实名抵制《非你莫属》”活动
,表示
节目中的boss高高在上,不懂法语装懂,贬低硕士为技校毕业生;主持人强势刻薄、缺乏基本尊重,骂求职者狂妄无知,言行不一,见晕不关怀称演戏。”
并表示
抵制目的并非让节目下线,只是希望节目组能对求职者更尊重,对boss素质要求更高
。此次投票共有逾40万网友参与,支持“抵制”倡议的超94%,也能看出彼时的打工人对此种职场现象的抵触与排斥。
诚然,
求职归根到底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不管是面试者抑或求职者都有平等的选择权利,从来不存在孰高孰低
。不管在综艺还是现实,从面试官到每位职场人的职场态度,都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更关系到向年轻一代传递的职场文化与观念引导。
倘若节目仅定位为真人秀或一场游戏而去摆弄人设,却没有真正把职场应该传达的向上向善理念作为核心要素来设计,观众也仅抱着猎奇、看热闹心态去看待,那么再高的关注度也只是“劣质收视率”罢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职场综艺同样承担着正向引导的社会作用。
《offer》能否让职场综艺再迎春天?
其实除《offer》外,近年来《金牌实习生》《你好面试官》等一批职场综艺亦不断以新形式上演着年轻人的求职故事。
但到底是精良制作,独辟蹊径,还是随波逐流
,却因节目而异。据笔者梳理,这些年的职场综艺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是求职服务类综艺,这也是职场综艺最经典的一类。
以2010年起分别在教育电视台和天津卫视开播的《职来职往》《非你莫属》为典型,以给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为目的,每期邀请十余位各行各业的职场达人以亮灯、灭灯方式对求职选手评判,决定其能否前往100家知名企业工作。
针对此类综艺,主持人的角色尤为重要,可以说是整档节目的主心骨
,如《职来职往》主持李响,《非你莫属》主持张绍刚、涂磊等,现场的灵活应对为选手和boss搭建一座共赢的桥梁,让求职者的光芒放大,也满足达人的招聘需求。
同时,主持人的去留还直接牵涉到节目调性与关注度。2017年在深圳卫视开播的《你好面试官》,就是由李响带领《职来职往》原班人马卷土重来而塑造的老嘉宾新节目,
出现了主持人带领boss团整体迁移的现象
。而主持换成艾诚后的《职来职往》,尽管节目形式变动不大,但也总让人感觉缺失点什么。
其次是垂直领域的职场综艺。
这类节目以业务考核为主,聚焦某一职场领域,以赛事型为主。
如2015年在陕西卫视播出的教育类真人秀《超级老师》,就是以综艺为外衣,以教育为内涵,传递尊师重教理念的一档职场技能展现型综艺。
还有近年大火的CCTV《央视主持人大赛》。身为中国主持界规格最高的比赛,多年来走出了鞠萍、张泽群、撒贝宁、刘芳菲等央视名嘴,并基于主持行业的高关注度与媒体属性,节目影响力更大,选手的battle可谓神仙打架,加之董卿、康辉等嘉宾的高质量点评,名嘴群聚,看点十足。
第三类则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观察类真人秀综艺
,如腾讯视频《令人心动的offer》、北京卫视《职场是个技术活》、爱奇艺《金牌实习生》等,镜头瞄准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纪实中观察、分析实习生的职场行为,输出职场干货。
导演陈晓卿曾提到近年来纪录片呈现出综艺化趋势
,他指出
纪录片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在“迁就”观众,即方方面面满足观众的视听感受。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稍有影响力的纪录片都是偏清新、偏综艺向的
。在他看来,和综艺元素相结合是实现纪录片突围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其实反之亦然,近年来的综艺其实也渐渐呈现出纪录片化的趋势。
如早期的《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慢综艺如《向往的生活》,观察类节目《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及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节目其实都带有纪实属性。
而《offer》系列也正是职场综艺走向纪实性的新探索,既是拓展职场综艺的边界,也是实现其创新与突围的方向。
回顾过往,2012年前后,《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的出现带火了职场综艺的第一波热潮。
2017年,《非你莫属》更以610期节目荣获
“播放最多期的电视求职真人秀”
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但随着创新力的缺乏,蜂拥而起的模仿,形式的单一,职场综艺“后浪们”逐渐陷入了同质化桎梏,数量不少,却也仅仅昙花一现,好景不长。
同时,早期的职场综艺多在电视首播,形式依旧带有明显的电视气质,网感欠缺,形式雷同,boss串场。
人人标榜创新
,人人自称“首档”
,但其实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复制罢了
。网综冲击下,更是举步维艰。
此时,
《offer》系列的出现可以说带动职场综艺走出了过往刻板、单一的面试求职型固有形式
,以更强的网感,以真人秀、观察点评形式,及可看度极高的律政行业高调切入,为观众带来新的职场视角
,同时折射出新一代年轻人早已不同于往日的择业观念,为其注入了时代的内涵。
结语
正如刺猬乐队的歌词,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职场亦如此,
后浪们奔涌向前,但职场永远年轻,每天总有新的故事上演在摩天大楼的格子间
。因此,职场综艺也不会老去,永远以新的艺术形式赋予职场主题新的时代内涵。
与其说职场综艺是一种文化载体,倒不如说其更像一扇窗户,映射出一代人的理想信念,择业观念与生活选择。
至于《offer》能否使职场综艺再迎春天,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剧本化的创作,模版化的复制,单一的主题不可能带给观众持续的共鸣,而
只有真实展现一代人的心声,有精良制作,有巧妙构思,有职场干货,亦有精神力量,才是职场综艺常演常新的法宝,也是其真正的底色所在。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令人心动的offer2》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主题搜索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行业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
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欢
迎给刘舜欣打赏,您的
支持就是她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