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各地频出文化科技政策,十四五开局最大看点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6

第3066期文化产业评论


自我国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以来,国家和地方关于“文化科技融合”的利好新政频繁推出,文化科技融合之势如大潮拍岸。“十四五”开局,如何站在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的格局下来认知、思考和理解这些政策?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为您逐一盘点和剖析。



作者 | 黄艳如(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董婧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2732字 |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文化是国之重器,应当革故鼎新、与时偕行。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基于文化科技融合在“双循环”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保驾护航”政策,既有国家、各相关部门的政策,也有各地方和单位出台相应的配套细则。这些政策构成了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工作的基本支撑体系,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国家出政策护航,为朝阳产业布局谋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其中,对文化科技提出新的要求: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包括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推进国际传播等,从顶层设计上再次把“文化科技融合”提升至了国家战略高度,力求使之成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源泉,科技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杠杆。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所指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盘点近十年来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不难发现,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更为理性的市场环境,正在为文化科技产业的突破和发展提供土壤和阳光。

△ 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政策一览表(部分)

这些国家层面关于“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聚焦“文化强国”大战略,具有连续性

近10年来,随着以5G为代表的高速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8K视频等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剧烈结构变化。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在新一轮全球化中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领跑”的关键。

我国关于文化科技融合的宏观政策始终服务于“文化强国”的大战略,一脉相承、统筹推进的政策制定,系统贯彻和体现了我国关于文化发展规划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和未来方向,具有连续性。

第二,兼顾供给与需求,具有全面性

纵观这些文化科技融合政策,既有从“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西部建设、数字乡村发展”等地理空间上的谋划,又有从“超高清视频产业、大数据体系建设”等垂类产业上的考量,更有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小微文化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的关照……可以说,从“时间到空间、个体企业到整体行业、细分市场到全产业链”都作了详细布局和规划,体现出了政策制定主体对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既重供给侧,也重需求侧”的重要考量。

第三,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具有可持续性

这些政策注重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短期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等多重关系,从不同层面强调了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必要性,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各类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力求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工作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地方借政策东风,掀文化科技融合热潮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导向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各地纷纷借政策东风、捕捉发展机遇,相继出台推动与文化科技融合相关的政策和细则,掀起了文化科技融合热潮。

△ 表2:各省市、地方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政策一览表(部分)

各省市和地方在制定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政策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第一,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一体化全产业链配套政策

各省市和地方政府正在以政策为依托,有效发挥地方在文化科技政策配套、项目管理和成果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国家文化科技融合的建设工作之中。

当下,文化和科技融合成为各省市、地方政府已有科研计划支持方向、财税补贴补助的重点方向,并且着力强调从“技术研发、成果发布到市场转化”的一体化或全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思路。

第二,注重人才建设,着力增强文化科技融合的内生动力

以人才为中心,让政策制度围着人才转,是增强文化科技融合内生动力的根本之道、长久之道。各地政策不约而同强调,要加大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着力培养多层次的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供人才支撑,营造良好的文化科技创新生态。

第三,聚焦重点平台,阶梯式培育文化科技融合企业

各省市、地方政府正在重点打造一定数量的国家或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高成长性、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头部文化科技领军企业;重点培育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好的文化企业;分层次、多维度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企业的建设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目前已经认定了三批、共计55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这些基地在文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技术标准制定、技术转移、产业技术联盟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文化为内容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文化科技交互融合的产业业态,打造了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发展格局。

△ 表三:55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概览


结语


今年,我们迎来“十四五”(2021-2025)发展时期,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波新的文化科技融合利好政策正在路上。

文化产业工作者当如何借政策东风、把握发展机遇作为?笔者认为,一方面要从大处而观,把文化科技融合政策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理解、考量和谋划,有大格局者,方有大作为。另一方面也要从小处着手,深刻理解到文化和科技都是手段,最终都要落到未来人基于人性需求的满足的产业业态当中,才能真正用好政策,从中获得赋能、产生价值。


话题互动

你对各省文化科技融合政策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主题搜索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行业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
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
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欢迎给黄艳如打赏,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