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太疯狂,前有女生当老公,后有男人当妈妈
娱乐圈知名“老好人”何老师的形象再次崩塌,“何炅与男子牵手过马路”成为“爆”点。
面对这个八卦,网友们的评论呈现两极分布的状态,一部分人认为这很正常。
而另一部分的网友则义愤填膺的表示“男性间才不会牵手!”
两个女生可以牵手,男人之间的牵手就包含“特殊含义”,这样的观念下隐藏着一个逻辑:牵手对男生来说意味着“娘”,不符合男性气质,正常男生是不会牵手的。
而有意思的是,近年的娱乐圈在“中性化”的道路上“策马扬鞭”,一去不复返。偶像和粉丝的称呼之间发生了一种性别置换,女偶像变成了大家的“老公”,男粉丝成为众“老婆”之一。
具有亲和力的男明星被赋予“男妈妈”的爱称,收获一波土拨鼠尖叫。
乍听之下,这似乎非常ridiculous,什么时候我们变得这样“男不男女不女”了?简直世风日下!但细细品味一番,这其中似乎有超越其本身的内涵点燃了人们的情绪。
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年不认同传统社会对两性价值定位的情况增多,譬如“女汉子”“女强人”“白领丽人”等词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女性的能力。而大众传媒在两性分工的舆论导向上允许男性“回归家庭”,如家庭煮夫、男幼教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男性的解放。
而近几年,网络青年口中时髦的“性转”(指性别转换),则是现代性别观念的新型表达。称呼男性为妈妈、姐妹、女朋友,把女性唤作老公、兄弟、男朋友,这种性别置换的爱称最早可以追溯到饭圈中。
粉丝对着又飒又美的姐姐大喊“老公”时,暗示的是偶像作为精神图腾的属性——她应当是高高在上的,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大女子”。
这里的“老公”不再是单纯的社会角色,而是一种对倾慕对象寄托情感的方式,它有着不同于“宝贝”“亲爱的”等代称的力量感,同时,这一称呼也散发出对男性“老婆怪”的鄙夷与嫌弃。
而男妈妈大概还得从饭圈的“妈妈粉”说起,年轻的粉丝怀抱着老母亲养孩子般的心情看待正在成长中的偶像,诞生出“妈妈爱你”“他只是个孩子啊”“崽崽最棒”等名句。
这一情况被挪用在电竞圈内成为一种调侃,一些男性粉丝在主播的直播间里,自称“妈妈”进行反串,发出“X宝别杀了,妈妈怕”“不要男妈妈”等弹幕进行嘲讽。
但如今这一词语的用法完全超出了上述的语境,它不仅可以指偶像的部分男粉丝,还可以用在富有引导者气质的作品角色身上。
比如,《隐秘的角落》中反派角色张东升在被网友挖掘出爱护小朋友的“母性光辉”后,就被赋予了“男妈妈”的头衔,成为网友二次创作的素材。
目前,“男妈妈”一词尚且没有明确的标准,它强调的是一种不同于性别的特质反差,具备伟大、慈爱、贤惠持家等人妻属性的男性角色都可以用“男妈妈”进行概括,比如日漫《Fate》系列的卫宫士郎,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堪称“老妈子”形象的经典范本。
在今天的舆论环境下,网络上的性别标签和薛定谔的猫一样不可捉摸,早在“女老公”“男妈妈”之前,“美丽”“美人”等词语就已经适用于男性了,而网文圈中写作厉害的人物,会被粉丝尊称为“大大”或“太太”,这两个称号看似存在性别、领域的差别,但实际上一直被混合使用。
继“男爸爸”之后,“女爸爸”的概念同样受到欢迎,这似乎印证了那句名言——“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起网友的反感,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初心并无不妥,但注重培养学生“阳刚之气”的建议却让人迷惑,男性气概是否有统一的标准?怎么才是一个社会期盼的“阳刚男生”或“秀慧女生”?
在互联网构建起的开放时代,这套二元对立的传统性别观念越来越“水土不服”,而性转概念的出圈正是物质社会下,对两性气质和亲密关系思考的产物。
在谍战片或者灾难片中,男性往往是兼具智慧和勇气的超级英雄,在临危受命的关键时刻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扭转剧情,拯救世界,而女性角色要么是六神无主的炮灰,要么是推动剧情的拖油瓶。
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中,具备阳刚之气的“男子汉”应当是1976年日本电影《追捕》中高仓健那样的硬汉形象,女性则该和杨超越一样,做一个“白幼瘦”的花瓶。而性转的出现则是对这类形象的挑战,女性中性化、男生女性化、少女爷化(经常自称爷的女生),这种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是当下青年对传统两性气质的解构与重构。
这意味着霸权式的男性气质遭到现代社会的挑战,人们开始追求一种综合型的“双性化人格”,也就是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在刚毅中带有温柔,独立而不失细腻。
社交应用Facebook上有56中可注册性别,加拿大2015年推出的新版性教育议案定义了六种性别,包括变性人、反性人(真实的性别与外表相反)等,并且从小教育孩子们,不要对他人评头论足,要尊重他人可能有别于自己的“特性”。
在这个性别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承认性别气质也有多样性,两性气质本身就是变化的、多元的,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社会的进步为每个人搭建了自由的成长空间,小众群体、分众文化孕育而生,那些历史上从不曾被看见的个体开始发光发热,“女老公”“男妈妈”在社会大图景上的显现既是人们对多样化性别特征的包容,也是单一审美与多元审美碰撞的结果。
男性化妆,女性穿西装,这些都是当代人大胆彰显自我,积极表达态度的体现,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审美的多元化发展。
相比之前流行的男闺蜜与女汉子,如今“男妈妈”“女老公”的情感底色更加的亲昵,后者的性转概念强调“家庭”圈层。这种“家庭”的责任感促使同好们在集体喊“爸”或养“崽”的过程中,抱团取暖,相互关照,构建出一种网络“家人”的亲情关系。
当整个社会充斥着“利益至上”的气息时,网络青年正在试图重塑“消失的集体”,在小范围内维护一种人与人的新型亲密关系。网络上的性别标签或许不可信,但这种跨越性别甚至是伦理道德的“家庭氛围”,可能有些吊诡,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点燃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想象。
我们都知道资本无处不在,资本塑造人的行为,消费塑造人的行为,导致独立性似乎会被硝烟殆尽。商业资本在新两性气质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塑造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离消费与被消费的命运。
传统两性刻板印象朝着开放性的现代两性观念转变的趋势,固然是好的,但也应当警惕资本与政治力量对两性气质的收割,警惕流行的诱惑。
娱乐公司很容易就能察觉到舆论场上的动态,然后飞快地推出市场期盼的艺人,而作为幕后推手的商家和大众媒体,只会狂轰滥炸地宣传精致化、高端化的生活方式,以此制造新的消费需求,大众不能指望他们承担起引导正确舆论的社会责任。如果全社会由“阳刚男性”“秀慧女性”的定式走向全民皆“娘”或皆“Man”的极端,那么新的两性气质就失去了它最宝贵的反叛属性。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从结构主义的消费逻辑出发,将身体比作“最美的消费品”,他认为“身体之所以被重新占有,依据的并不是主体的自主目标,而是一种娱乐及享乐主义效益的标准化原则、一种直接与一个生产及指导性消费的社会编码规则及标准相联系的工具约束。”
性别气质观念的改变促使越来越多男性开始注重自己的外部表现,待人温柔、衣着时尚的男性渐渐成为受女性欢迎的类型,高情商、高颜值的特性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硬通货,由此带来的是容貌焦虑、身体消费、高情商语录的盛行。
尽管我们都知道身处在消费社会中,摆脱消费对人的异化几乎不可能,但我们可以思考该如何消费,也可以自主选择成为一个具有怎样性别气质的人。
“男妈妈”“女老公”的流行离不开资本的助推,但这些新的性转概念却也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两性气质的新期待,阴柔挂的男生不需要被纠正,新时代的女性也不需英雄来拯救。性别刻板印象已经式微,一个性别气质上的多元时代在向我们靠近,这值得庆幸,但不应当追捧与贬低,在消费异化人类的大浪中,我们要做的大概是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保持清醒,做一束不一样的烟火。
订阅关注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新时代,汇集、融合行业内外精英对文化产业的观察和理解,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行业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相关机构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