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提了十年的支柱性产业,为何在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中消失了?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6

 第3230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近一段时间,文化和旅游部接连发布《“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重磅文件,这显然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这些文件将深刻影响未来数年文旅行业的发展。心细的朋友会发现在这些规划中,有关目标的描述发生了明显变化,即都不再提及“支柱性产业”。那么为何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均有提及,且被广大文产人视作努力方向的这种表述方式现在却消失不见?其中有什么原因和意图?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 | 奥特慢(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冯嘉欣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548字 |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十余年间,文化产业领域“支柱性产业”提法的由来与发展。


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明确了这种提法。


针对这种提法,2011年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接受采访时曾谈及:“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而2012年5月印发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则这样表述:“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创业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由于蔡武部长提出了5%这个数值,在之后很多场景下,这个数据就成了判断文化产业是否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关键所在。


然而2016年的官方数据并没有达标。国家统计局在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025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07%。如果5%是唯一的考核指标,那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完结时,并没有完成预期目标。


或为此故,在2016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又提出了要在规划期内即到2020年末,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7年2月印发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则强调并细化了这个目标。时任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2016年3月接受采访时同样提到了5%这个目标,他说:“将继续构建文化产业体系,使之在‘十三五’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国家GDP比例的比重从2014年的3.76%,增长到2020年的5%以上。”


△时任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出席人大会议时接受记者采访。其在2016年明确提出了期望文化产业在2020年成为支柱性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达到5%以上。图片摄影:万全/人民画报


从回顾中可知,从2010年开始,文化产业领域就提出了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且在历年颁布的官方权威规划文件中,都明确了这一点。但这些正式文件中对何谓支柱性产业并没有明确的描述,也缺乏全面的详细的考核方式。而两任文化部长却又都给出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的具体标准。


我们要分析十四五规划中不再提及“支柱性产业”的原因,不妨先从这个概念中入手。


什么是支柱性产业


严格来讲,支柱性产业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权威的定义。不管是在各类搜索引擎、知识问答平台上,还是在CNKI等学术类数据库中,以“支柱性产业”或“支柱产业”为关键词的检索页面都不多且不成体系,即这个概念并没有科学明晰的描述。


而在人们一般的认知里,支柱一般指起支撑作用的柱子,往往比喻中坚力量,支柱产业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应占有较大份额,能对经济发展、国计民生起到支撑作用。


至于这个“较大份额”应该是多少,很遗憾仍旧没有确切数据,文化产业领域里认可的5%似乎也并未得到其他行业的公认。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说:“预计到203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届时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有人提出一个简单的标准,即GDP占比排名前三或者前五的产业,以这个标准而言,即便是达到5%——广大文产人奉为目标的数字——应该也不足以满足“较大份额”的要求。


退一步来讲,如果考虑到统计误差等因素,过分强调某一个占比数值并不是很科学的做法,似乎不能说占比4.99%就不是支柱性产业,而一旦达到5%就是支柱性产业了。


还有人提出,政府规划中要把某个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基本上有两种考量:一是当前这个产业在GDP中占比原本就很高,强调一下重要性;另一种是当前占比尚且不高,但是极具发展潜力,未来有望快速增长能在GDP中占据较高比例。依此来解读,之前各类规划中期望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性产业显然是后一种情况,作为一种愿景来提出,引起方方面面对文化产业的重视。


另外,全国不同区域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不均衡,过分突出概念性并不十分明确的支柱性产业,也许会对一些区域的发展造成干扰。


有些地方的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无论从数据以及排名上来讲都是无可动摇的支柱产业,例如深圳,从2018年开始,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10%。而像东北及中原地带的很多地市来说,国家给它的定位就是工业基地、农业基地,其是否有必要、有能力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值得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的各类规划中删除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提法,其实更科学、更合理,毕竟对什么是“支柱性产业”并没有权威明确的阐述,过分强调要成为支柱性产业在后续的评判或考核中也难以把握。


文化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按照大家默认的5%的标准,十三五规划提及的支柱性产业目标基本上无法完成。2020年的统计数据尚未公布, 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按此增速并考虑疫情的综合影响,2020年的数值无论如何达不到5%。


而如果每年能保持提高0.02个百分点的增速,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也不能达到大家期望的占GDP比重超过5%的目标。而且当今继续坚持去完成这项前两个五年规划中提及的目标,已经意义不大。


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由来已久


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文化与旅游融合态势就日益明显,“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早就被从业者所认可。


△现如今,文化与旅游相关的从业者如果不强调文旅融合,几乎不可想象。文旅的融合越来越深入且自然


于此大势之下,2018年3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成为文化和旅游部。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等思路指引之下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也加快了深度融合的速度,以致在今天如果仍旧按照原先的产业分类,将文化与旅游的产值剥离开,已经显得不合时宜。


而换个角度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在一起来看的话,则是这样的状况:2019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6%,加上文化产业的4.5%,总数值已经超过9%。那么整个文旅行业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支柱性产业”,毕竟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也才达到7.7%而已。


在这种大背景下,新的规划中不再提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果将文旅视作一体的话,那么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支柱了,不用再强调这个概念;而如果还是将二者分开论述,一个主管部门强调其主管的两项产业都要成为支柱性产业,似乎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与时俱进


当今的经济发展大环境和十年前差别很大,习近平总书记为此做了论断:“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简单理解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文旅部发布《“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正是基于这种客观实际,《“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发展目标做了这样的描述:“到2025年,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文化供给质量明显提升,文化消费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用相当大的篇幅强调创新,强调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


△创新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分量将越来越重,图片来源于中国旅游报


公开数据显示,自2004年起,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就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一度稳定在20%以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但也积累了很多问题,比如发展不均衡、质量不高、盲目投资等。在新的发展阶段,适当放缓脚步认真总结,坚决杜绝蒙眼狂奔,对后续产业健康发展十分有益。


△不少曾经红火一时的民俗村,如今是门庭冷落


因此在新的各类相关规划中,对发展质量的重视程度要优于发展速度,但也应该注意,对发展速度这一指标还是做了强调:“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


这样的表述相当合理。


在新常态下的中国,不管是各级政府还是广大百姓,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堪称空前,文化产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环境。而且,以美国为参照可以发现我国的文化产业增长空间仍旧十分广阔。


从三个近期的数据中就能看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强悍程度:在全球文化创意领域,美国占据了总份额的43%;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约占其GDP的20%;美国排名前400名的企业有72家属于文化产业经营范畴,占比约为18%。


△美国文化产业的强大令人羡慕,在全球范围内是毫无疑问的头号玩家


见贤思齐。我们的文产从业者在仰望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耀眼成绩之时,自然应该坚定信心,积极学习,助力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所以,推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必要且客观。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认为,各项新的规划不再提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是基于时代背景下的一种进步,对此我们不用过分解读,但也不宜视而不见。对所有从业者来说,既要守住初心不忘根本,又要顺应时代因势而为,实事求是永远都是搞好工作的基本法则。


文中所引视频、图片、数据均出自网络公开报道




 话题互动 

您对十四五规划不再提支柱性产业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约8年多/3000多天),持续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6000多篇。长期以来,文化产业评论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和直达高层畅通无阻的渠道,聚焦文化、旅游、体育前沿思考、思想精华,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汇集、融合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文化、旅游、体育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公务员、企业管理者、机构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也是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全国各地市、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掌握发展动态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申请转载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奥特慢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