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敦煌,腾讯这次交了一份浪漫的答案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杨慎的一曲《敦煌乐》唱尽千年敦煌的苍茫。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明珠,敦煌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心驰神往。近日,由腾讯与敦煌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再度升级,发布“声动画语”系列故事之余,更首创文博行业首个公益NFT。打开「云游敦煌」,你将发现你与看似遥远的文物保护之间或许只差一个指尖的距离。敦煌文化为何如此让人着迷?这份用心的答案,就藏在「云游敦煌」这份诚意之作里。
作者 | 刘舜欣(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田佳宁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5375字 |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2019年8月,习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考察调研时,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一直被摆在高度重要的位置。而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数字化保护无疑是让这座文化遗产永葆青春的重要路径,也是让千年敦煌重新走进年轻一代的心灵钥匙。而这把金钥匙的关键,正是此次文章的主角——「云游敦煌」小程序。
作为腾讯与敦煌研究院联合重磅推出的文创小程序,也是敦煌文化在互联网端传承与创新的集大成之作,「云游敦煌」目前总访问量已达4400万人次,是敦煌莫高窟年接待量的22倍。如果说,2017年“数字丝路”计划的启动是腾讯与敦煌研究院的“一见钟情”,那么历经4年光阴,双方则早已通过系列文创合作,成为彼此最长情的陪伴。
此次,「云游敦煌」小程序再度升级,于9月6日正式上线,不但首创“声动画语”系列互动式画语故事,而且首创了文博行业首个公益NFT——用户可一键生成专属的数字供养人卡片,更从公益角度出发,通过文化问答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募集善款。
流淌千年的敦煌文化创意之旅,正从指尖开启。
总访问量超四千万
「云游敦煌」的重磅上线
“纵越群山,欲赴良宴。今日,宜开筵欢聚。
——北魏 | 莫高窟第257窟。”
打开「云游敦煌」小程序,缓缓流淌的古典音乐中,结合敦煌壁画艺术与文化寓意的“今日画语”映入眼帘,而这还只是“今日画语”的1.0版本。此次升级,我们将亲眼见证“敦煌画语”从1.0到3.0版本的升级——从“今日画语”到“有声画语”,再到此次“声动画语”的互动转变。
除开屏独具匠心的敦煌画语外,「云游敦煌」还包含有智慧导览、“数字供养人”项目、“点亮莫高窟”“敦煌动画剧”“敦煌诗巾”等新文创系列,以及“壁画里的古诗词”等文化特色体验。用户既可以自主挑选极具敦煌特色的元素参与线上DIY专属“敦煌诗巾”;
可以自行选择故事和角色为敦煌动画剧配音;
也可一键“点亮莫高窟”,还原一千年前的点灯夜景,体验莫高窟燃灯民俗,欣赏“一川星悬”的千年盛景……
2020年,疫情的到来让这款研发时间原本为3个月的小程序硬是缩短到3周,于2月20号正式上线。上线当天访问量即突破200万人次,每五位访问首页的用户中就有一位在朋友圈分享。目前,已有达四千多万用户通过互联网实现“云游敦煌”。
从“声动画语”到首个文博公益NFT
「云游敦煌」的硬核升级
敦煌文化生生不息,对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亦生生不息。在此次「云游敦煌」的升级中,轻触指尖,即是敦煌文化带给我们的惊喜连绵。别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升级后的数字敦煌,感受跨越时空的敦煌魅力。
唐848年,沙洲人张议潮趁吐蕃内乱,联络其它沙洲豪族,一举收复敦煌、晋昌二郡,张议潮自领州事,最终使河西十一州从吐蕃的统治之下解放出来。
851年,张议潮被委任为河西十一州归义军节度史,驻节敦煌。872年,74岁的张议潮卒于长安。宋氏则是张议潮的夫人,敕封“宋国河内郡夫人”。此次“声动画语”素材来源——第156窟,正是张议潮的功德窟,窟中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与《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开创了敦煌石窟出行图之先河。
出行图中,宋国郡夫人身骑白马,着衫裙高履,身披轻纱,头饰高髻,插花钗九树,近画面后部有随从九骑,分执扇、奁、镜、琴、炉、壶、包袱等物,最后部分是驮运、狩猎的队伍。这幅生动的出行图,如今转化成了「云游敦煌」中灵动的“声动画语”故事之一。
伴随指尖轻轻一点,一枝草叶顶形发簪缓缓落下,与其他发簪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扇形,随即旋转闪烁,光芒冲向全屏,动画短剧开场。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的生动介绍下,“声动画语”让壁画瞬间“活”起来,用户可跟随动画进入到不同篇章,感受壁画中晚唐时期的生活场景、社会民俗。
“在《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与《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中,我们特意选择了宋国夫人出行图作为画语的场景,其中包含了非常多民俗元素,包括晚唐的穿搭、出行、交通工具、杂技、乐舞音声人等。我们希望借助这次项目,让大家看到千年前的供养人是什么样子,当时的民俗风情、宗教、生活场景等,这也是我们希望在内容上能给大家创造的。”「云游敦煌」项目负责人接受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采访时表示。
此外,156窟其实并非常设开放的洞窟,并不是每一个去到敦煌莫高窟的人都有机会看到。加之历史原因——俄国十月革命后,莫高窟成了白俄的避难所,白军当年残忍将洞窟和寺院中的木质门窗、匾对拆卸,更不惜在洞窟内架锅、生火、做饭,导致窟内很多壁画被烟熏火燎得面目全非,壁画更遭胡乱涂抹,肆意破坏……为莫高窟这座绝世珍宝留下难以抹去的耻辱印痕。这也导致观众即使有幸进到洞窟,肉眼也难以看清壁画原貌。
但此次升级的“声动画语”功能,却以声画互动与文化问答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再现了壁画原貌与细节,在带给观众视觉体验的同时亦具有相当的文化研究与收藏价值,这也为“声动画语”的功能升级赋予了更深层的含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观看完“声动画语”动画后,用户可通过参与文化问答挑战,为中国敦煌石窟保护基金会募集善款,答对题目越多,募集到的善款将随之增多,款项将由腾讯公益基金会直接出资。所有募集到的善款将全部用于敦煌莫高窟第427窟、145窟、138窟的数字化保护工程。在吸引人们重新把目光投向敦煌的同时,也以公益形式助力其数字化保护,可谓创意与趣味并行,文化和公益并重。
过往,我们或许会认为自己离文物保护很遥远,但这次,打开「云游敦煌」小程序,你与敦煌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就只差一个指尖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每位参与用户都可以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石窟数字化保护助力,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敦煌“数字供养人”。
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是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存在于区块链上,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有人说,NFT相当于带有编号的人民币,世界上不会有两张编号一样的人民币,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NFT。而这次,NFT则运用到了文博界,“科技+文化”赋能,成为敦煌文化弘扬的创新尝试,也是腾讯“科技向善”的使命所在。
此次「云游敦煌」升级,巧妙地把敦煌文化、公益事业与区块链技术融合,打造了文博行业首个公益NFT——9月9日,用户在「云游敦煌」参与文化答题即有机会获得这款限量数字藏品,数量为9999份。这份NFT藏品呈现了《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与《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壁画的细节,并首次让用户在线上观看到第156窟的全景。
“与其他标价发售的NFT不同,此次文博业首个公益NFT由我们直接赠送给参与公益的用户,正面为156窟的数字供养人图画,背面则是大家基本在网络看不到的156窟全景,文化收藏价值、观赏价值都很大。这张满载文化与传统艺术的NFT卡片,是我们回馈给支持石窟保护项目并积极参与99公益日行动相关用户的敦煌礼物,并借助新科技的融入提高了NFT的文化门槛,在业内做出标杆示范。”「云游敦煌」项目负责人在接受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采访时表示。
本次文博行业首个公益NFT的发布,是「云游敦煌」小程序在“文化+科技”融合上的又一个首创。腾讯团队将敦煌文化内容的分享演变成由官方记录、可收藏、可追踪的数字资产,并把兼具文化传播与版权保护功能的NFT铸成敦煌献给每位用户的敦煌数字礼物,也为千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云游敦煌」,无论从文物还原难度,互动的创意思考,抑或壁画背后的细节考证,都远比我们想象中困难。大到真实还原斑驳得完全看不清楚样子的壁画,小到宋国夫人背后的丝绸、骑兵排位、仪仗队等细节,古代乐人腰间的乐器形状、演奏方式等,都需要一一考证。背后,是研发团队硬核的文化考究,一丝不苟的专注态度,日复一日的心血倾注,也是对敦煌文化从一而终的谦卑与尊敬。
科技、文化、责任
数字化探索的文创标杆
“腾讯的产品非常多,几乎每个事业群下面都有几十数百个业务,看起来眼花缭乱。但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三个词:科技、文化、责任。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也是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和文化公司。” 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曾这样表示。
纵观「云游敦煌」的创造与升级,何尝不是三者的融合?科技的赋能让区块链、数字化等前沿技术让敦煌文化永葆青春;文化的根基则让「云游敦煌」在一次又一次升级迭代中永远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责任的肩负,则通过唤起年轻一代对敦煌文化的关注与为敦煌石窟保护基金的善款募集结合,以“文化+科技+公益”形式,引领敦煌文化代代弘扬,把文物有限的生命延伸至无穷。
事实上,「云游敦煌」早已不是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关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首次探索。而在系列合作中,科技、文化与责任亦始终贯穿其中。
在文创数字化的探索中,腾讯实现让AI为壁画看病,通过壁画图像数字修复、壁画病毒标注、沉浸式远程会诊等技术,实现了敦煌壁画的容颜永驻。通过发起“数字供养人”计划, 鼓励大众通过互联网公益、游戏、音乐、动漫、文创等数字方式参与到敦煌壁画的保护中来。通过《神鹿与告密者》等系列敦煌动画剧,让用户在亲身配音和互动中实现“千年壁画,声动上映”。
△《神鹿与告密者》——云游敦煌动画剧国际博物馆日特别版
并通过复刻“数字藏经洞”,让文化意义上的敦煌以更完整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人参与到中国敦煌学的研究中……
在年轻化的开拓上,腾讯团队则先后打造了《王者荣耀》“飞天”“神鹿”款皮肤。在敦煌专家指导下,用了6个月时间,派出22位设计师,前后共出了37个版本,从仪态、颜色,服饰到肢体比例,每个细节都能在莫高窟里找到出处,受到超7000万用户的喜爱。如此匠心之作,让敦煌留存千年的文化艺术再度进入寻常百姓家,从“古老、遥远、神秘”变得 “时尚、可感、有趣”。
而在文创生活化方面,此前的“敦煌诗巾”,把敦煌文化融入中国传统节日及24节气的“敦煌岁时节令”,前文所提的“今日画语”“智慧导览”等功能应用,则都是敦煌文化融入年轻一代日常生活的经典实践。
毫无疑问,「云游敦煌」只是腾讯与敦煌结缘的文创探索初体验,这场美丽的遇见在让两者越走越近的同时,也让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更加紧密。未来,必将有更多有意思、有意义的匠心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与弘扬提供新的标杆与典范。
结语
余秋雨曾在散文《莫高窟》中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而「云游敦煌」,正能让我们得以透过屏幕、指尖即可到达如梦的敦煌,触摸莫高窟故事里的诗与远方。
作为数字化探索的集大成文创产品,「云游敦煌」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感受到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在敦煌文化弘扬背后矢志不渝的匠心精神,更让我们在指尖轻触间感受到科技产品中的文化厚度,情感温度,与人文态度,让人永葆对敦煌文化的谦卑与敬畏。
话题互动
您对「云游敦煌」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推荐阅读
订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