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下,如何推动文化产业与区域发展融合互进?
第3714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中国发展观察
严守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推动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秩序,是“十四五”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加速迭代融合引发的文化产业高科技化、复杂性、多样性变革,文化产业发展正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经济的互动融合互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未来趋势。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文化产业获得长足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得到充分释放,价值引领作用有效加强,形成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融合互进的良好格局。
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与新趋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获得极大发展和长足进步,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初步建立,管理体制更加顺畅,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有效支撑进一步强化。
第一,文化产业市场总量稳步提升。《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027 个,博物馆3510个,公共图书馆3203个, 文化馆3327个。在传媒领域,全国共有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10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01亿户,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有效覆盖全国超99% 的人口。在文化产品创作领域, 2020年全年共生产电视剧202部7476集, 电视动画片116688分钟, 故事影片531部, 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19部, 共出版各类报纸277亿份,各类期刊20亿册,图书101亿册(张)。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98514亿元,可比口径统计增长率达2.2%,营收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第二,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一是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制定实施,《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工作推进,奠定了文化产业长远健康发展良好政策环境的基石。同时,《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关于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专门类政策法规出台和实施,对过去一个时期文化产业重点领域起到了关键性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是市场主体活力加快释放。以多元化、市场化、现代化为主要方向的市场主体转型, 始终是文化产业发展改革的重要一环。在非基本公共服务的文化领域,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合资、独资、合办等多种经营模式得到完善和健全, 国有和国资控股文化企业生命力竞争力持续增强。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文化产业成为民间资本,尤其是创业青年的集聚地。短视频、自媒体、直播、音视频剪辑等新兴文化形态也为青年创业提供了巨大机遇。三是中国文化出海发展成为潮流。文化产业是提升竞争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讲述中国故事、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一环。随着“一带一路” 建设深入实施和中国文化产业质量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 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在文明互鉴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充分发挥,价值引领成果突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首在社会效益,这是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总目标之下,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融媒体影响力持续有效释放。根据《2020 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我国报纸、电视、广播通过建立融合传播矩阵,进一步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覆盖用户总数增长123%,其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收视人口达2881.5万人,为媒体传统端覆盖用户数最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的头条号“央视新闻”,关注人数为2853.3万,居所有聚合新闻客户端的媒体账号首位,人民日报的微博账号“人民日报”粉丝量最高,达到1.28亿, 人民日报抖音号“人民日报”粉丝数达1.2亿,在聚合音/视频客户端开通的账号中粉丝数最多。二是注重品质提升,坚持激浊扬清。不断净化互联网空间,开展“净网”“护苗”“剑网”等专项治理行动,大力清除低俗网络直播节目、“邪典视频”等有害内容, 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导向,全面封杀以吴某凡为代表的负面艺人等,构建清朗健康的网络精神家园。加强对电子游戏、网络直播等互联网娱乐文化活动的有效管理和正确引导,推广青少年保护措施,深度打击“饭圈”“祖安”PUA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产业体量、企业规模、从业人数等宏观量化指标的增量式发展,更体现在产业形态、内在架构、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等方面的整体升级。文化产业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导向, 既是文化产业内在重构升级的动因,也是文化产业与区域发展互动的核心因素。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科技赋能不断强化。新技术革命及与其相关的新基建正在成为行业改造、重塑、升级的重要先导,在文化产业中,高速信息传递、高清全影音、区块链信息保护、人工智能拟人加强等技术的成熟与运用,对产业形态、文化创作、媒体传播、管理体制、交易市场、公众参与等产生巨大影响。二是产业融合不断强化。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商务、文化+康养等现代文化产业形态不断涌现并成熟,文体旅商展多元融合的产业IP成为消费热点。三是国际互动不断强化。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少数国家对华施压,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交锋和对话日趋重要,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必然趋势。四是政产学研用金融合不断强化。文化产业的复杂性、集成性、多元性程度大幅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宏观的产业引导和微观的企业竞争层面都呈现出政策供给、产业引导、学术支撑、市场应用与金融推动五维融合的态势。五是文化产业与新型消费融合不断强化。新型消费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依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 聚焦新商业、新业态、新经济,体现消费升级、人民需求、绿色消费的新型消费经济。文化消费是新型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全民公益性。
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性与引领性
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央着眼新时期改革开放大局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的重大调整,也是产业结构升级、打造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从科技体系支撑、产业发展基础、消费能力集聚、国际化程度等多个角度分析,长三角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最好的试验田,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也有望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有力推动。
第一,长三角地区具备构建高水平文化产业的要素体系。综合前文所述,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具备全球竞争力和引领示范性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必须建立在优质的产业人才基础、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广阔的消费需求市场等基础之上。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涵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三省一市,总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 亿、经济总量24.47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26、1/6和1/4,是经济活力最强、外向型指数最高、现代产业体系质量最优、文化消费潜力最大的地区。从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视角来看,长三角地区集聚了以互联网创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现代声学、影音科技等领域的头部企业,是全国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且初步形成了支撑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类上下游产业链。从文化传承与资源积淀来看,长三角地区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30座, 同时是全国5A级景区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从消费需求与潜力来看,南京、杭州、苏州、上海均入围2020 全国消费十强城市,9座城市入围2020年全国人均GDP前20名,上海成为全国首批规划的五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有望成为未来消费潜力最大、文化消费市场最活跃的地区。
第二,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根据权威机构统计,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始终保持较快增速,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始终在30%以上,综合实力领跑全国。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领先性集中表现为:一是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苏州昆曲、南京白局、安徽黄梅戏、浙江越剧等传统文艺形式实现了表演形式、光影融合、社会化展映等突破,与时代主题和当代精神文化需求结合更加紧密;二是影视文化方兴未艾,上海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常年占据国内卫视频道收视前列,传统文化、经典文化、民族文化依托现代影视文化形式和平台发挥更大辐射力,成为影视文化时代性、当代性的重要表征;三是文化产业多样化加速, 电子竞技、文化会展、文化电商等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长三角地区不断涌现,文化创作、文化交易、文化消费等全流程全产业链加速向科技化、信息化、全民化转型。
第三,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解构重塑。文化产业在与区域发展相融合的过程中逐步解构、重塑、整合和升级,是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一是科技变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持续加速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现由智能化主导的多元融合式“聚变”和多点突破态势,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可能。深度数字化、高速网络化、生产与服务智能化发展趋势, 将继续引领和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大变革,催生大量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场景。基于技术与产品融合、产品与服务叠加的新型消费供给,有望持续改善人们的文化消费体验和产品品质,并不断创造升级版文化消费需求。二是城市功能体系调整与文化产业布局的互动。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优势之一是区域内城市功能体系相对完备,即在有上海作为龙头的同时,南京、杭州等能发挥本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作用,拥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优势产业特色鲜明的中小型城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支撑。从实践来看,资源禀赋突出的中小城市往往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孵化承接文化产业链条中的某一环,形成高壁垒的产业优势,从而在与区域内周边城市的互动中共同形成配置更为合理、资源匹配效率更高的文化产业链。以浙江横店为例,目前已经成为全国影视基地产业的领军者,不仅深度改变了区域发展格局,也有力支撑了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影视产业。三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与外向性。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最紧密、互动最频繁、融合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聚集国际人才资源、国际市场平台、国际传媒渠道和国际交流体系,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推动文明互鉴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
长三角区域发展与文化产业升级的实践与远景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全面加速,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规划与政策协调、重点产业打造、域内协同与同城化等领域发力。从远景来看,长三角一体化与文化产业升级的融合互进将更加深入,高质量的文化产业体系有望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长三角地区内部的产业配套与城市功能优化也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契机。
第一,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思想引领价值不断扩大。长三角地区是资本市场最繁荣,各类资本参与产业发展最集中的地区,但不同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公益属性,首要效益是社会效益,第一任务是正确的思想引领。在长三角区域与文化产业的互促发展中,始终保持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之前,文化产业的公共属性在商业属性之上,将引导和促进文化产业纳入地方性产业指导政策体系,平稳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平衡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确保文化产业成果服务于最广大人民。
第二,构建区域发展推动下的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新模式。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国际化程度高、产业形态变化快、产业链延展空间大、多产业融合程度深、产业发展与区域禀赋的匹配性要求高,这决定了以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为代表,文化产业提升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将是观察和探索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关系的重要样本。尤其是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追求和公益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市场主导和资本力量,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产业引导政策和配套制度供给之上。一是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区域发展必然要突破传统以行政区划为壁垒的割裂性和“以邻为敌”,只有大承载力和开发空间的较大区域才能承载已经具备相当体量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这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在未来产业链条延展方面的客观需要。二是产业链布局的跨区域性趋势和深度本土化趋势并重,既依托于现代化的传媒、交易和金融支持政策,建立起以要素自由流动和效率激发为目的的跨区域产业链布局,又因文化资源的不可转型属性而必然加深本地化、本土化、社会公益化程度。三是文化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基本准则,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引导政策在文化产业为代表的外向型、国际化产业中的作用,应在更加注重与国际产业法规体系融通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优先办好自己的事,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交流的话语权。
第三,依托长三角内部区域重塑现代文化产业链。长三角内部的区域重塑,尤其是城市体系的优化,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在龙头与羽翼层面,上海作为长三角发展龙头的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将被进一步强化,而同时苏浙皖三省广阔的城市群将成为推动整个长三角发展的重要羽翼。在这一层面,文化产业因其基于现代传媒体系而被强化的头部效应,客观上需要一个发展核心和引领性城市,同时产业链的复杂化和延展也需要依托城市配套而被承载。二是跨区一体化层面,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从业门槛、行业管理、权益保护等领域加快实现由政策协同推动的一体化,即不断打破和推平附着于市场主体的政策壁垒和显隐形门槛,实现市场主体在区域内的无差别保护与管理服务。在这一层面,文化产业由于其产业链未来进一步延展的可能性,及与相关产业不断链接、嫁接和互动, 客观上需要构建新的更扁平化、同城化、一体化的市场主体监管方式,并以此进一步降低产业链内部协作的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成本。三是人才流动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层面,长三角不仅内部有基于高校聚集的人才资源优势,同时上海、杭州、苏州等地是优质人才的理想创业就业目标地,且在长三角内部,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同城化、便利化,人才资源在有序流动中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逐步优化。在这一层面,文化产业对人才要求的特殊性,即评价体系中的关注其专业技能、特长技能和准入门槛的平民化、大众化趋势,将在长三角地区人才流动中加快实现平衡和有效率的匹配。
第四,助力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错位赶超。长三角一体化是中小城市错位赶超的历史性机遇,集中体现为释放和扩大中小城市的独特竞争优势,形成与核心大城市、特大城市的错位互补格局,发挥中小城市在集聚专业人才、降低产业门槛、承接产业配套、提供优质生活服务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以上海为龙头,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城乡间产业配套互补、要素科学配置、生产有序衔接的良性态势,实现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基于此,文化产业链条的重塑、延展和升级将与中小城市崛起互相塑造。一是科技配套型中小城市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性越来越强,逐渐由依赖既有科技的衍生和边缘技术向演化和催生独立的科技门类转变,在此过程中产业的专业化、集中化、集聚化将与城市的人才集聚、硬件配置和城市间互动合作相耦合。二是资源优势型中小城市的发展,即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必然带来巨大的市场体量, 对于发展基础相对偏弱、内生动力不强、产业支撑不足的中小城市而言,发挥在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方面的不可转移性优势,打造高壁垒和独有品牌性的产业高地,嵌入高成长性的文化产业链条,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以皖南徽派文化地区为例, 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长三角发展的弱势板块,但近年来随着徽派文化的走红,尤其是“文化+旅游”、“文化+文产”模式的成熟,发展态势逐步向好。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产业链结构的持续调整,产业红利的溢出与内收必然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由此也必然带来相应地区发展的阶段性和波动性。
第五,以国际化和引领性为重点,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质量。深化对外开放,打造对外开放新窗口,提升全面开放水平,是长三角重要的发展使命,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互鉴,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塑造新时期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两者具有目标的同一性和发展阶段的同步性。从外部环境来看,尽管少数国家罔顾事实,恶意对华打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外向型文化产业发展的阻滞,但相较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实体性, 文化产业相对受限较少,融入国际市场较为便捷。以近年来热门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学为例,正处在加速国际化的趋势之中,成为与日本漫画、韩国电视剧并列的东亚文化潮流,其未来全球影响力及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正向意义不可估量。以出海发展的付费网文阅读服务提供商起点国际(Webnovel)为例,其目前累计访问用户已超7300万,上线超1700部中国网络文学的英文翻译作品。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用户数量已超3100万,愿意为之付费的比例高达87.1%,《诡秘之主》《天道图书馆》《巫神纪》等成为海外热门文学“IP”。从平台建设来看,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积累,逐步形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与国际对接的优质平台体系,文化外向性和国际化的渠道相对畅通, 在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平台、交易平台、对话平台领域,中国文化产业的作用和地位稳步上升。从文化消费的国际化和引领性来看,长三角是各类文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重点孵化地,以线上线下融合、多产业交织、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结合等为特点的新型文化消费日趋繁荣,文化消费成为长三角融入全球消费体系,打造高水平国际消费目的地和消费中心的重要内容。
话题互动 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有何看法?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