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张图表!复盘近年来全国文化企业营收数据

文化产业评论团队 文化产业评论 2023-08-31

第3958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357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快了3.3个百分点。结合下文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核心领域和新兴业态等文化行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作者 | 小军哥(文化产业评论作者、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年度过半,捷报频传。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各项文化产业政策措施落地显效,持续激发文化市场供需潜能,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运营呈现加快恢复、稳定回升、向上向好的总体态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报”。


7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产业统计数据显示,据对全国7.2万家规上文化企业调查,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3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0.7%,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实现单季两位数增长。



为全面了解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运营现状,筹谋应对下半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结合今年上半年全国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情况,对近年来文化企业同期营收数据进行了分类梳理和对比分析,供各级相关部门及业界决策参考。


规上文化企业持续发展壮大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至7.2万家。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近4年同期企业数据发现,我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由2019年上半年5.6万家,增加到2023年同期的7.2万家,4年同期累计升规入统1.2万家,每年同期平均新增4000多家规上企业,文化市场主体得到了持续发展壮大。



文化企业的增加也带来了营收大盘的增长。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为593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对比2019年至2023年之间的5年同期营收数据,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收入比2019年(40552亿元)同期增加了1.88万亿。同时,2020年至2023年的4年同期营业收入累计增长31.8%,平均增长7.95%,与2019年同期(7.9%)基本持平,总体稳定向好。



文化新业态增速领跑“大部队”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2023年上半年全国文化企业营业收入(59357亿元)中,纳入统计的16个新业态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3588亿元,占比超四成之多。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5%,快于全部规上文化企业7.7个百分点,对全国文化企业总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75.6%。其中,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互联网搜索服务等行业营业收入增速较快,分别为26.9%和24.7%。



自2020年起,为加强文化新兴行业的统计监测,国家统计局将互联网文化企业、动漫和游戏企业及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纳入统计范畴。从4年来同期数据对比看,2023年上半年新业态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3598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1万亿;4年同期累计增长69%,年均增长17.25%,断崖式领跑全部文化企业同期增速。



三类文化产业收入”一降两升“


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规定,我国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分产业类型看,2023年上半年,全国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857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文化批发和零售业100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文化服务业307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9%。三类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总体呈“一降两增”的特点。



一是文化制造业出现乏力。2023年上半年,全国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2.6%)下降2.1%,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较去年同期(2022年比重为36.9%)减少了5.6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均低于2021年和2022年同期水平,所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均低于近5年来的同期增长水平(详见下表)。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文教、工美和文化娱乐用品制造业乏力所致。


二是批发零售业趋于乐观。2023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批发和零售业100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所占比重为16.9%。其中,营业收入较2019年同期(6934亿元)增加了3093亿元,所占比重为疫后4年同期最好水平,接近于2019年同期该产业所占比重(17.1%)。横向对比来看,2023年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恢复趋于乐观。



三是文化服务业增速明显。上半年,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0758亿元,超越了文化制造业(18571亿元)和文化批发和零售业(10027亿元)同期收入的总和,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14.9%。同时,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升至51.8%,占比高于去年同期5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同期10个百分点,创造了近5年来历史最邓水平。



两大文化领域收入“核心强劲”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9357亿元,同比增长7.3%。分领域看,上半年文化核心领域实现营业收入38711亿元,同比增长12.5%;文化相关领域20646亿元,下降1.2%。相比较而言,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增长强劲,高出文化相关领域营业收入1.8万亿元,增速高于全部企业同比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



从近5年同期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711亿元)比2019年同期(24391亿元)相比增加了1.4万亿,3项重点指标均高点超越疫前水平。其中,营业收入的比重占全部总营业收入的65.2%,占比高于上年同期3.3个百分点。同时,核心领域文化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35.4%。



相比文化核心领域高歌奋进,今年上半年全国文化相关领域营业收入为2064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所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3项关键指标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营业收入所占比重跌至2020年以来的同期最低点。导致这些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去年以来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行业市场需求放缓。



9个文化行业呈现“七增两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据》,在上半年全国9个文化行业中(详见下表),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7个行业,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和文化装备生产2个行业,再次出现了连续两年负增长,不利因素与文化制造业和文化相关领域基本一致。



2023年上半年受文化服务业回升带动作用,文化投资运营、新闻信息服务、文化传播渠道、创意设计服务4个文化行业大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26.2%、15.2%、13.2%和10.6%。特别值得一提是,上半年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76.2%,创下了疫后4年来的同期最好成绩。


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介绍,今年初以来,随着出行政策的优化调整,以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为主的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其中,景区游览服务、娱乐服务、休闲观光游览服务3个行业中类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84.9%、82.1%和35.8%。



四大区域营业收入“正向上扬”


分行政区域来看,2023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465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中部地区7023亿元,同比增长1.3%;西部地区5242亿元,增长9.0%;东北地区534亿元,增长7.0%。四大区域文化企业全部实现正向增长,除中部地区同比增速较慢外,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值0.8个百分点以上,总体呈“东强中慢西进”的复苏格局。



一是东部比重高达七成。从东部地区来看,2023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465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所占比重为78.4%,比去年同期增长2.7个百分点,占全国文化企业总营业额的近八成,创下5年来的同期最好水平。其中,一季度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2232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全国所占比重77.5%。其中,广东省为4841.6亿元、北京市为4541.7亿元,占东部地区四成之多。



二是西部增速快于中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部地区文化企业营业收入为7023亿元,同比增长1.3%;西部地区为5242亿元,同比增长9.0%,高出中部地区同期增速7.7个百分点。虽然西部地区营业收入总额和所占比重(11.8%)低于中部地区,但其增长的势头不容小觑。明年或十四五期间,稍有不甚可能就面临被超越的危机。



三是东北地区上下起浮不大。与中西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规上文化企业主体较弱小,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横向可比性不强。但从近5年来发展现状对比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成效还是比较明显。今年上半年,东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为5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增速超过2019年的同期6.8个百分点。而占全国营业收入份额仍未有突破性跃升。



下半年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可期


综合前述分析盘点可见,上半年,在国家层面密在宏观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在地方及相关部门规划推动、政策扶持和税费减负等措施的作用下,我国文化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推动下半年文化产业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进位积蓄更多新势能和新动能。业内人士预测,按上半年增速水平,预计2023年全年文化产业总营业收入将超越2022年,有望突破13万亿大关。



从国家政策层面看,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其中,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包括加快审批等工作进度,持续投放优秀电影作品和文艺演出,增加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文化活动供给,以及对包括文旅企业在内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截图(@中国政府网)


与此同时,8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如何打好下半年宏观政策“组合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等政策。其中,包括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发展等政策举措,对加快培育以游戏动漫、数字出版、互联网服务等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具有实质性引领作用。


从文旅部门政策看,下半年,文旅部将从完善政策环境和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同步发力,围绕恢复和扩大消费文件研究制定文旅消费若干支持措施,实施国内旅游品质提升行动,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业态培育,并接续启动新一批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等消费平台和载体建设,包括组织开展暑期文旅消费季、金秋购物节、国际消费季等主题活动。

 

△上海国际新文创电竞中心(@超极合生汇)


此外,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正积极围绕助企纾困、扩大消费、延链成群、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全力筹划和推进下半年经济工作。例如上海出台了《打造文旅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进30个以上元宇宙创新示范项目及新内容创制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成都市借助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业集中签约了13个总投资42.7亿元的赛事文旅项目;广州市派发第二轮首批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持续助力下半年文旅消费。


百舸争流千帆竞,奋楫前行勇者先!我们热切期待着2023年的终点时刻,再次见证我国文化产业新的辉煌!


参考资料: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

2.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及历年同期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据等。

3.部分省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文化产业相关统计数据。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独家盘点历年全国文化企业30强!85家企业都是谁?
转发!北京文化企业银行贷款官方指导手册来了
24张表格详解!三年来全国文化企业发展数据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维近4000期(持续10年有余,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8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小军哥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