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书生:出版业“亮剑”数字化

2015-10-27 文化产业评论

文化产业评论:这是中宣部文改办巡视员、副主任兼财政部文资办副主任高书生关于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两次讲话稿。第一次是在两年前,明确提出数字化是对出版业务全流程再造等概念,今年又提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是编辑,一定要以编辑为中心来推动等观点,这些对于当下的媒体融合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出版数字化要全流程全攻略


(2013年10月16日,在财政部文资办与原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和数字化司召开的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布置说明会上的总结发言)

我想表达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首先这是兑现过去承诺的一个具体措施。在2009年启动部委出版社改革的时候,我们曾经做过承诺,一定对改革单位扶上马,送一程。扶上马,已经做了几件事了,包括转制完成后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养老保险与北京市的衔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支持。现在要发展的话,还要再往前送一程,怎么送呢?想来想去,出版数字化可能是帮助大家一起往前走一步的重要举措。

中央文化企业负责人述职会上,大家反映的问题有两类:一类问题就是改革问题,主要是改革遗留问题,特别是离休人员医疗费用问题;另一类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最多的就是出版数字化。大家的态度很明确,叫做不搞是等死、搞是找死。听完述职,文资办几位主任在一起碰,认为大家提的问题我们要帮助解决,要为中央文化企业做好服务。选来选去,我们选了出版数字化这个项目,跟中宣部出版局、总署科数司一商议,大家一拍即合,说这个事早该干了。我们就找依据,依据就是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叫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

第二层意思,就是好事要办好。

从大家的反映情况来看,对这个项目的态度都很积极,至少在2/3以上,大家认为这是一件好事。8月21日项目启动以后,我们也听到了不少议论。在出版界干了很久的老同志给我们戴了一顶高帽,说这是出版界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这么一说,我们确实感觉到压力非常大。这件事过去没做过,到底做好还是做不好,关系到整个这个项目和以后在全国推广。怎么办呢,要做好顶层设计,概括起来,有四点。

1,就是要确定一个目标。通过实施这个项目,最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是不是可以提两个具体目标:第一,通过实施这个项目要实现出版业务的全面数字化。将来每个出版社不要再设数字出版部了,因为数字出版已经成常态了。现在设是为了推动这个工作,将来不能够把数字出版作为出版社的一个小部门,这不叫全面数字化。全面数字化就是出版社所有出版业务,全部都要数字化。第二,通过实施这个项目出版社要跃上一个发展新台阶。过去在纸质出版时代,我们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发现我们落伍了。落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个文化消费终端已经数字化、网络化,但是文化创作生产还停留在非数字化时代,生产方式还没有变革。二是在文化数字化方面走的最慢的是新闻出版。广电不可能离开数字化,就连文化艺术领域的数字化,走的都比新闻出版快。一定要让出版社借这样一个项目的实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2,就是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这次搞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在做出版业务全流程的再造,绝对不是出版当中的某项或者某一个业务、某一个环节实现数字化,更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办公自动化。原来适应纸质出版物的流程,现在要改过来,这种改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千万不能去小打小闹,修修补补,要实行一次彻底的革命,要适应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的新的生产方式。第二个关键环节,一定要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夺回市场竞争中的主导权。最近几年,一提到出版数字化,大家总是在说我们被技术商绑架了,被运营商绑架了,没有主导权了。我们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一定让大家夺回这个主导权,真正实现谁的内容谁做主,谁有内容谁主动。

3,就是体现三个特性。第一个就是完整性,这个完整性强调的是全攻略,就是在出版数字化当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都要有解决的办法。第二个就是通用性,一定要把出版业融入到国民经济体系当中,要跟别人接轨,现在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要跟这些接轨。所以说讲软件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讲要有接口。而且技术改造、技术升级永远没有止境,要为将来的技术升级留出接口。第三个就是适用性,就是不要谈高求洋。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模板能不能统一,在创作环节用一个模板,然后到出版环节是另一个模板,到发行环节又一个模板。举另外一个例子,做动画片的时候,你能不能就是一个模板,既可以上电视,也可以上手机,也可以上IPAD,不用中间来回来去转格式。要有这么一个梦想,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只要是用中文的,就是用我们的格式。

4,就是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第一就是做好规划,搞好申报,做好项目计划书,这个是关键。这件事不是简单的是报一个材料,要借这个机会梳理一下出版社在出版数字化上制约因素是什么,解决的办法有哪些。第二就是做好软硬件采购工作。这次叫数字化转型升级,实际上就是两件事,一件就是设备更新,一件事就是技术升级。软硬件一定要匹配,千万不能说,买的起宝马,结果灌不起好汽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软件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上再下下工夫,把招投标做好。第三就是抓住人员培训。可以分步实施,比如说在某一个编辑室先做,先培训这个编辑室的人,让他们会用硬件,会用软件,但是将来的发展趋势肯定是人人都得用。现在可能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说现在年龄大的,再去用计算机可能就不习惯了,可能在一开始的时候有一些抵触的心理。要做好工作,为了大局,为了出版社将来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个项目实施的好还是不好,关键的因素就是看出版社职工对这件事的态度。为了减缓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抵触心理,要抓好培训工作。要跟技术服务商提出这方面的要求,一定要做好培训、指导和后续服务工作。第四就是通过改造以后新的生产线生产出新的产品,叫数字化出版产品,是不是要定个比例,比如通过三年的努力,将来的出版社的出版物,至少要有80%左右是通过这个生产线做出来的,不管是纸质的还是数字的,5年后100%都是这个生产线做出来的。


最后一层意思,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时不我待。

数字化浪潮冲击最厉害的就是新闻出版业,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可能未来3~5年内就要落伍了,就要被淘汰了。某个出版社没抓住,这个出版社就要被淘汰;中央部委出版社没抓住,中央部委出版社全军覆没;整个出版业没抓住,将来的出版肯定是别人做了。一定要有这种紧迫感。今年的财政收支状况不是特别好,大家都在过紧日子的情况下,中央财政还拿出一定的经费来支持做这个项目,实在是不容易。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克服项目实施中遇到的所有困难,顺利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对这件事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希望两年之后再有机会在一起开会的时候,每个人都有笑脸,说这件事我们做好了,无愧于这个岗位,无愧于出版业。


要把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也做成标杆


(2015年3月19日,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会上的即兴发言)

2009年政治局常委会研究中央部委出版社改革的时候,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把部委出版社改革做成中央事业单位改革的标杆,我们的压力很大。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认为部委出版社改革还是做出了文化单位改革的标杆。现在看来部委出版社的改革,第一,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这是我们最大的担心。第二,各个部门、各方都比较满足。特别是在出版社社长最关心的事,职工最关心的事,通过改革都已经做完了,这是很不容易的事。现在有一个愿望,能不能把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也做成一个标杆项目。

要做成一个标杆要有四个方面的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

第一,要有标准。

做这个项目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阶段性目标或者说眼前的目标就是要对新闻出版单位全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改造现在新闻出版业的生产线。通过硬件和软件,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实现全流程改造,争取在三年后,出版物当中的80%以上都要通过数字化转型生产线生产出来,不管是数字产品还是纸质的,应该有这个目标。

第二,抓住关键。

听完各个出版社的意见,特别是前年听了一个招投标技术商讲,最近验收一些中央部委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我们越来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想法,这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是编辑,一定要以编辑为中心来推动我们这个项目,解放编辑生产力。

怎么解放?通俗一点说,就是做好减法和加法。第一件事是做减法,主要是现在编辑所从事的一些简单性、重复性的劳动,能不能让软件做,让机器做。现在的编辑至少是硕士,很多还是博士,让他们做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浪费人才,浪费资源,浪费生产力。我是门外汉来看这个工作,简单性的、重复性的劳动能不能做一个减法,是不是可以做一套技术工具,搁在每个编辑的办公桌上,不要让编辑做那些简单、重复的工作。第二件事是做加法,看下一步编辑需要什么,现在迫切需要什么,要做一些文章,就是要给编辑提供他想得到、现在还没有得到的东西,包括市场的分析。将来我们再一起商量,有什么样好的举措,一起把转型升级项目做起来。

这一段时间调研过程中,围绕怎么做加法,很多人在问,简单性的劳动不让做了,重复性的劳动不让做了,将来编辑做什么?我们现在想到有两件事可以做:第一,将来当编导,现在的编辑主要是文字编辑,下一步可能是文字、音频、视频。第二,将来编辑一定要站在他所在领域的最前沿,而不是编书匠,更不是书商。编辑原来在我们心目中是很神圣的,特别是老编辑,为什么?因为他在这个领域是掌握最前沿的东西,现在要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让这些功力在编辑身上逐渐的恢复。

第三,全面推进。

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从横向上来讲,2013年、2014年主要是就图书出版,下一步要向报刊延伸。其实现在最需要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应该是报纸和期刊。中央明确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融合发展,融合发展的技术保障就是转型升级。如果在技术上没有保障,转型升级没有提供这样一种保障,融合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二是从纵向上讲,现在要围绕数字出版或者出版的数字化,前端的装备和末端的终端制造也要高度融合,先要适应文化消费终端的数字化,下一步要引领它,文化装备制造业要跟上,往这个方面去引领。

第四,搞好验收。

上次在参加文史出版社验收的时候,我们讲了这个意见。中央部委出版社的验收工作,现在还是比较严格的。现在的问题是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77个项目,花的6.27亿资金怎么样?到底用没用到我们关注的点上,下一步要加强验收。总局下发的通知里面,已经明确了责任主体,下一步是不是应该有一个验收标准,加强指导。

文化产业评论
分享文化产业见识专注文化+互联网+咨询·商学·资本
主编微信号:7759813投稿:whcypl@126.com欢迎加入【文化产业】微信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