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德勤合伙人 手把手教你如何解读财务报表

2017-10-13 徐振 四大新鲜事儿

2014年7月4日,北京海淀区皂君庙路5号立地文化交流中心,在蓝鲸传媒主办的“蓝鲸第二期财经记者新闻实战训练营”上,德勤北京所、审计技术部负责人徐振,为到场的近200位记者,进行了“如何解读财务报表”的专业培训。

徐振从基础知识入手,分别从“财报的简介”“财报是如何编制出来的”以及“分析财报的常用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

------------------


徐振: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第一次和这么多财经类的记者见面,实际我今天下午在1点半左右就来到了这个课堂,我发现当时应该有百分之七八十的记者朋友已经到会了,所以在这样一个7月4日酷暑的季节里,大家能够这么高的学习热情我非常感动。希望通过一个多小时时间能给大家真正的带来一些会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让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什么是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会计的概念。会计,而且在很多人眼里面,都是戴着两个厚厚的深蓝色镜片的眼镜,或者算账先生形象,会计过往只突出一个技能,就是算账。


财务报表的构成其实也是有相当长的历史的,我们以前讲叫三大表,现在实际上是四张表,一个就是资产负债表,一个就是利润表(也叫损益表),还有一个是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市公司的财报之所以会有上百页那么长,是因为会有很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财务报表所记载的主要项目进行明细或者进一步的注释。

财务报表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是向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企业管理层、政府部门、雇员发布他们需要了解的信息。不同的人信息诉求是不同的,

  1. 政府机构看财务信息主要是便于宏观经济管理、纳税的需要、税收监管的需要;

  2. 投资人是想从财务信息里面去理解公司的营运状况、赢利能力、偿债能力;

  3. 像金融机构、债权人,会非常关注公司的偿债能力是不是对他的资金能够起到很好的保障。


当我们衡量一个主体、一个个体的财务信息的时候,无非先看静态的资产负债表,就是他现在一共有多少财产。资产负债表反映财产的来源——钱到底是他自己家的,还是跟别人借的,整个资产负债表就是要传递这样的信息给大家。

所以,整个资产负债表可以简单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当然仅仅表述成三个要素可能不足够,作为报表持有人需要了解更多、更具体的信息便于决策,因此就要把资产进行分解,我们需要拆开资产的具体构成,所以我们就会看到这样基本的报表。


那么利润表又是怎么回事?利润表是反映一定期间内企业实现的利润或者发生的亏损。利润其实无非就是收入和支出,刚刚我们其实讲了会计六要素里面的三个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就是会计的基本三个要素,占了会计要素的半边天;而另外的三个要素就在利润表里面,收入、分配、利润,所以会计很简单,就是这六个要素。只是每项要素怎么确认、怎么计量,有一套规则来规范约束企业编制报表,所以我们看利润表其实主要是利用剩下的三个要素。


收入,所有减项都可以理解成是成本,各种成本支出,收入减掉支出就是你赚的钱。


随着现代公司制的发展,很多企业作为一个法人企业在运营的时候会面临着很多风险,其中有一个风险就是他的偿债能力,一般是通过现金流概念进行约束。大家知道现金流是企业的一个血液,因为一个主体、一个企业从成立到灭亡,核心都是钱来和钱往,开始成立的时候要注入资金,企业清算的时候要分配资金,企业的目标就是赢利,所以说整个资金对于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发达市场就会考虑现金流的因素对财务信息的相关性,现金流量表就应运而生。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是衡量这个企业主体对资金的筹措和管控能力,以确保他能够良好的财务状况,能够及时履行他的偿债义务,能够确保公司得到正常、健康和持续的经营。

现金流量的信息其实和利润表也差不多,是反映一段期间内整个现金总流入和总流出,总流入减总流出就是现金净增加的,净增加的结果其实也能够反映到资产负债表时点的信息里面。


现金流量表分成了三个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一个主体,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能够看到了拥有多少财富,那么我们就要考虑这个财富的来源——要么从银行借来的款,要么是股东投入的钱,要么通过过往积累的钱。反映到资金流动状态也体现这样一个结果,要么是这个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营活动广义讲也包括投资活动,因为投资本身也是企业运营的一部分;而钱从哪里来,就是讲的筹资,要么从银行借款,要么是股东投入,这些信息都会在筹资活动里面反映。最终的结果就反映在现金净增加上,流入减掉流出就是净增加。

所以我们去看一个企业账上趴了很多钱,好像这个企业有钱了就安全,能发放工资、能够采购资料生产、能够按期偿还债务。但还需要看这个钱怎么来的,资金的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所有的钱都是借的,而且是短期的,这个企业其实是不安全的,有可能随时要求偿付,所以流动性的风险非常高。

我们通过这个现金流量表就能分析这个钱怎么来的,是个人借款还是股东投入的,如果股东投入的大家都很安心,因为股东投入很难去撤资的,他撤资有很多的法律手续才能减资,所以现金流量表的信息非常重要。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的发展一开始就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后来发展了需要有现金流量,有了现金流量表,再后来,为了给三张表更便于理解、解读,人们更容易看懂它的关系,就衍生了一个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主要是来反映,刚刚讲的资产来源方,是通过企业运营导致的增加还是企业的利润导致的增加,通过变动表进行解构,提供了总量增减变动信息和结构的变动信息。因为这也是股东特别关注的,股东需要理解我的财富年初、年末是怎么增值的,是我投入进去的,还是企业管理运营的结果,这个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就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举例。其实大家看一下蓝色的部分,整个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专项储备、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实就是两类:一类就是股东投的,另一类就是赚的钱。前半部分,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用不太严谨的说法,可以理解成股东投的,因为资本公积不限于股东投入,但是通常股东投入部分是要列到资本公积的。后面部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就是赚的钱,只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利润不能完全分掉。


中国的公司法里,要保障一个法人主体的偿债能力,或者增强他在市场运营中的资信能力、资信水平,就是他积累越多别人越敢跟他做生意,他的本钱越大,他越安全,这个安全怎么保障,公司法里要求,从每年赚的利润里面拿出一块,不能分配,作为储备积累,说白了就是积累。所以另外一部分,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实就是赚的钱累计的利润,只是人为的进行内部的调整。至于专项储备,完全是中国准则一个例外事项,因为这也是跟国际准则的一个差异,是基于中国法律的要求进行的一个处理。


所以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实很简单,一个是股东投入,一个是赚的,后者是积累的概念。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实既包括时点的概念,也包括过程的概念,这个时点就是期初余额,过程就是所有者权益的年初和年末的增减变动。


这张表简单给大家讲一下这三张表的关系,就是我们讲的三大报表,其实有四张表,资产负债表我们看到的都是两列出,一个是年初、一个是年末。年初、年末数增减变动是通过什么来影响的呢?其实主要是通过利润表的影响,可能也会有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这个变动就是利润表的结果可以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来反映。另一个信息,刚才讲了,现金非常重要,就有一个现金流量表,刚才讲了现金流量表就是年初、年末现金增减变动的过程,现金流入减掉支出就是当期净增加,净增加的数就是年末的现金数。整个变化过程都是通过几张表打开共同来看的。


除了上面讲的三张表以外,财务报告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附注。附注是报表的组成部分,和财报整个是一体的,人们其实是通过解读附注来增加对报表的理解。


附注一般包括企业的基本状况,会告诉公众这个报表是怎么编的,包括编制的基础,依据什么会计准则,它的主要政策是什么、会计估计是什么。此外就是对重要的报表项目,进行一个具体的解释,会讲它的增减变动,或者讲它的明细构成,让大家去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当然也会有一些或有事项、期后事项披露等。


或有事项,跟整个会计是有关系的,编一张报表,满足一些报表的信息,专业术语叫认定,一个数据能写到报表里面,说直白一点就是得有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交易的结果,我们讲报表其实反映交易,只是记录了整个企业经营活动所有的信息,是一个反映的职能。


在编制报表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建立在估计基础上去编制报表的,所谓的或有事项就是对企业经济决策有影响的一些事项暂时未能有明确结果,因此要进行披露。如果这些事项是积极的,就有可能将来企业赚钱,也有可能这些事项是负面的,要赔别人钱,这就是一个负债。如果不满足负债的条件,我现在不知道赔别人多少钱的时候,只能通过披露。所以现在有一些公司,如果有意识的不把负面事项反映在报表里面,而是用披露来代替确认,这可能就是企业走了一个不恰当的人为管控报表信息方式。


期后事项披露的概念也很好理解,有一些事项,我刚才讲的这个或有事项其实肯定是在资产负债表里,如果企业编表这一天是12月31日,会计准则里要求报表需要有一个时间结点,报表反映的是到这一天的情况。那么,在12月31日这之前发生的事情叫或有事项,在12月31日之后发生的事项就需要在期后事项里披露。尤其是有一些重要事情对决策可能影响很大,是通过期后事项去披露的。


最后一个常见的附注内容就是关联方关系和交易,这也是很多媒体朋友也非常关注的信息。企业作为主体,有很多和这个主体可能存在关联关系的,例如这个主体的老板、股东、高管等。

发生关联交易,就要考虑交易是否公允、是否损害主体的利益,会否产生利益输送。关联交易在会计角度是避免不了的,准则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增加信息披露,要让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监督,通过关联方关系的披露来强化这个报表,对主体财产进行一个保障。


解读财报的具体方法

怎么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工具是最基本的一些财务知识,这些内容其实在我们审计中也经常用到,我们去看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跟大家是一样的,我们去分析到底这个财务报表传递哪些信息,有哪些可能,我们会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就是去分析数据的来源,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看企业的公告,他定期报告发布的财务信息,包括财务的附注,还有我们也注意到一些财经记者朋友他们会关注非财务信息,就是年报里面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财务信息,另外一部分是非财务信息,这些信息是佐证财务报表的结果的,当然有一些预测信息,我们也会关注上市公司其他的一些临时性的公告,包括媒体一些专家的评论,也会影响我们对这个公司财务的分析,还有监管机构对公司的监管报告。


我们在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要看哪些内容呢?第一个就是,我们要看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多少资产、有多少资源,企业有多少负债,他的负债结构如何,这些能够决定企业未来的持续经营或者成长能力。这一点从资产负债表里面可以解读一些信息。另一方面要看利润表,利润表本身也是比较报表,今年盈利能力怎么样,和去年比较怎么样,和同行业比较怎么样,我们要去看他是否赚钱,这是一个过程概念,看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这些信息的衡量,会看到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是否是称职的管理层,他的经营方式是不是能够实现股东的要求,是否称职。


我们常用的报表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我们去看一个主体它的财务信息,包括识别它的风险的时候,我们会把过去几年的报表拿过来一起去比较,因为报表只能看可能两年的期间,要看更早的得把之前的年报也要拿出来去读。另一方面,我们会找一些同行业的公司,把企业的这些财务指标跟其他公司相比有哪些差异。通过看这个企业有哪些预算、计划,每年年初制定的财务指标、财务目标执行情况如何等。从会计六要素角度进行比较,我们会看资产、负债、收入成长性等;此外除了看指标的绝对值以外还要看资产负债结构,以及一些常用的财务比率,通过这些不同角度的比对,我们会读出背后的经济含义,衡量这个公司的盈利情况。


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就是对利润表的分析,然后就是偿债能力,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分析,然后看营运能力,主要看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说白了一个资金在企业转圈的速度,转的越多可能带来的增值越大。


我们常用的比率,有毛利率的分析,这个主要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主要分短期的和长期的,短期的主要看它的资产周转变现的能力,变现能力越高的资产对短期负债越有保障,可以马上变现财产用于偿债。长期偿债能力主要看整体的负债水平,股本的投入,就像银行我们看资本充足率,其实是看他的长期偿债水平;总资产报酬率,整个资产在报表上,它当期的净利润是多少,占整个资产的比重是多少,反映了他占用了这么多资源最终赚了多少钱;权益净利率,股东投入资金的运营情况;息税前利润,主要看公司赚的钱能不能付利息,企业借的款很多,但是费用很大,如果赚的钱根本不够付银行利息的,就不应该借钱了,因为你借钱亏损更大,就是一个财务决策,就是要看利息保障倍数;还有运营能力,就是周转速度,有应收账款周转率,还有存货周转率,这里主要看资产周转的速度、运营的效率,大家都知道,如果投资的资产一年才能赚一次,这个非常低了,大家看很多公司的营业收入可能和它的总资产差不多,这种公司就是重资产公司,要依赖资产去运营,它的效率就很低。我们发现很多公司很少的资产,像咨询类的公司,像我们德勤这样的中介机构,几乎除了人之外没有什么资产,大家电脑都可以去租赁,是轻资产的公司,不靠资产去创造价值。如果衡量这个指标,这种公司的指标就非常高,公司收入与他的资产比值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反映了轻资产公司的特点。


综合分析法:完全是纯财务分析的概念,它的核心指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所谓净资产收益率就是股东投进来的钱的效率多少,能赚多少钱。杜邦分析,完全是从数学解构的,本身内在的逻辑关系去把最终的指标分解,其实是综合分析方法,但是我们一般的分析其实很少使用,纯粹是公司内部管理的需要,要看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多少,要分解任务、分解指标,每个人的指标最终分解到收入要有多少,分配给短期营销去处理的,成本要分解到负责采购的人控制。


记者(中国商业周刊中文版):我有一个关于承办和费用的问题想请教您,我看到企业的招股书,有的把水电煤气费用归到了费用里面,有的是归到了成本里面,就导致毛利率差异很多,想知道会计方面对这个有什么规定没有,为什么同样行业的公司会有这样不同的处理方法?


徐振:准则里面没有讲销售费是销售费用还是管理费用,只有一个原则叫功能的概念,到底服务于谁就归结到谁,很简单,同样租赁,你看到的是租赁费用,但是服务对象是不同的,可能租赁办公楼就是管理费用,有可能是销售部门的租赁,可能就是销售费用,如果是生产部门的租赁房屋,就有可能是成本。准则就是一个原则,按服务对象,所以我们仅仅从报表是看不出来一定是对还是错的。


记者:刚才您在演讲的时候提到一个存货概念,有家公司他的存货的原材料比上一年可能上涨了很大,但是他在产品可能在下降,您说到有可能存在调节利润的嫌疑,我不知道这种逻辑关系是怎么样的,想让您详细的讲解一下。


徐振:这可能是我们非学会计的或者不做财务的人经常会问到的问题,一定要找到里边的内在逻辑,其实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在报表当中冷冰冰的数字背后的含义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同样的数字在不同公司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根据简单的财务数据得出一个结论。


记者(新京报):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每到一个季节节点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薪酬的计算,但是在会计报表中有几个指标,在会计报表中有几个衡量员工薪酬的指标,每个指标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哪个指标是最为准确的?


徐振:要说哪个指标计算最为准确,这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讲薪酬是基于公司的薪酬政策,企业里每个人工资都不一样,工资余额只反映了一个时点的结余。仅从数字本身看,很大也不意味着计提成份,很小也不意味着没有计提工资。


我们要衡量职工薪酬水平,在国际财务报表里面比较容易,是按照属性划分,属于工资就在利润表里面单独列一个工资科目。在我们国家利润表里面没有按属性划分,而是按照服务对象划分,同样是工资,可能作为生产工人的工资在成本里面,销售人员的工资在销售费用里面,管理人员的工资在管理费用里面。


所以我们读一个报表,如果衡量一个公司的薪酬水平很困难,可能要找到这个数据,找成本里面的工资信息、管理费用里面的工资信息和销售费用里面的工资信息。


如果我们去看附注的话,从销售费用的明细里面有机会能看到,从管理费用的明细里面也有机会能看到,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因为这不是强制性的披露要求,披露到什么程度有一个重要性原则,对一些主体他认为工资不是他的核心成本,就可能不披露这个明细,我们就看不到这个信息。


即使披露了这个信息,成本是没有按照费用的性质去分类的,成本永远只有一个主营业务成本,不会说有多少人员工资、有多少水电等等,没有进行这样的分析,所以这个数是包含在整个成本里面的,我们也找不出这个数字来。所以你让我加在一起看这个工资,其实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比较好看到的途径就是,在现金流量表里面的为职工支付的薪酬,但这是反映现金流的概念,因为支付的薪酬有可能是支付上期的余额,也有可能本期期末余额很大,支付得很少,却并不意味着他给职工的薪酬就低,因为对职工的负债是存在的,他将来也要付,所以单单从现金流的衡量角度也不能得出这个公司薪酬水平,只是反映资金的支付情况。当然通常是可以通过期末、期初的资产负债表应付职工薪酬的变动,再加上现金流量表里面为职工支付薪酬进行分析,能够出来大致的分析水平,但这不是绝对的一个概念。

------------------

感谢蓝鲸财经记者对徐振演讲内容的记录和文字书面化。希望这篇万字文可以让大家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更加清楚的了解财务报表。


来源: 德勤招聘


近期大咖讲热门线上分享:

【7月17日、19日回放】创业股权必修课--股权结构设计及退出机制(上、下)

【7月20日|公开课回放】如何设立开曼投资基金

7月26日回放】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法律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

【7月27日|回放】互联网时代下的战略财务之私募股权融资

【8月2日|回放】透视企业舞弊-ACFE调研报告解析

【8月3日|回放】财务共享中心如何打造更大舞台?

【8月8日|回放】五证合一下的工资发放设计与薪酬财税减控

【8月17日|回放】国有股转持相关法律问题

【8月22日|回放】金融求职篇|从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出发助攻银行业求职

【8月23日|回放】私募基金登记及产品发行热点问题分析

【8月24日|回放】如何将财务部从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

【8月29日|回放】适用于个人投资者的另类投资工具

【8月30日|回放】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相关法律问题详解

【9月12日|回放】金融求职篇|从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出发助攻银行业求职(下

【9月14日|回放】《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简析

【9月20日|回放】如何写出符合金融行业规范的简历

【9月21日|回放】私募投资基金法律监管体系及合规要点解析

更多分享请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大咖讲网站收听在线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