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抢鲜读 | 《英语阅读教学与研究》精彩选读(一)
而有时候,我们读到的一些内容中有不少生词,但因为对它的话题比较熟悉,所以完全可以猜测出这些词的意思,从而实现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Goodman 曾经说过,阅读就是一种基于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在实际教学中,该模式倡导教师从激活学生背景知识入手,让学生有能力去完成这样一场猜谜游戏。
以上三种模式呈现了阅读理解过程的三种途径,一是必须先懂单词的意思才能读懂意思,二是没有单词的意思也可以依据经验和推测读懂大意,三是前两者的结合。基于这三种途径也就有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即或先教单词,或先读大意,或两者兼顾。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找到对阅读有阻碍且无法利用上下文和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推测的单词进行预教。另一些可以推测词义的则在学生理解大意过程中去解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除了这三种以阅读过程区分的三种教学模式以外,还有两种模式我们也经常看到(McKeown,Beck & Blake,2009),一种模式是基于阅读策略的教学,另一种模式是基于阅读内容的教学。这两种模式是以教学侧重点来区分的。
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两种模式都值得教师借鉴。基于阅读策略的教学着眼点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如果能够成功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所读内容、所遇到的阅读理解的困难来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帮助自己理解所读内容,那么,学生就不仅仅理解了一篇文章的内容,还掌握了阅读理解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阅读新的文本时,就可以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获得阅读的乐趣。而基于阅读内容的教学对教师的内在修养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自己能够读出文本的深层次含义,还要能够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层层剥开,将文本分析得透彻明了。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强调阅读的本质,注重读者与文本的互动,读者的解读和思考。这两种模式又都存在着弊端,前者容易显得机械化,读者纯粹是为策略而读,沉迷于体验和应用各种技巧对文本进行解读,使整个课堂显得没有生命力,读者没有真正“动心”去阅读、去理解、去玩味文字的内涵。而后者则过于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解读,忽略了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教师不断给出线索或追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能就无法到位。这样,学生离开教师后就无法独立阅读。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将这两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既注重对内容的理解,也关注阅读策略的培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过程和思考的意义,也可以教给学生阅读、思考与分析的手段。
查看更多学术科研书目,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