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好文 | 外语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下)

胡杰辉等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1-03-17

期刊好文 邀您共赏

胡杰辉 李京南 伍忠杰
电子科技大学

提要:本研究基于校本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自建里克特量表收集了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量反馈。数据驱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因素是在线学习任务的促学效能,然后依次是课堂活动过程体验和促学效果,最后是线下学习和课堂活动的投入程度。上述结果表明:1)有效的在线学习任务设计是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保障;2)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兼具体验性和促学效能;3)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高度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只有敢于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翻转课堂的教师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有效教学;影响因子


3.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满意度达到4.08(SD = 0.90),其中选择非常满意及比较满意的学习者比例达到79.24%。由此可见,基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的校本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学生在语言水平(Mean = 3.50,SD =0.98)、交际策略(Mean = 3.68,SD = 0.97)、思辨能力(Mean = 3.73,SD = 0.92)、学习兴趣(Mean = 3.64,SD = 0.97)和学习方法(Mean =3.45,SD = 1.00)各个分项的学习收获方面都有明显正面的自我评价,表明学生对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实际学习成效充分认可。

下面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重点考察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首先对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23个题项的全部被试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显示Bartlett 球体检验近似显著性为0.000, 达到0.05的显著性要求。KMO = 0.877,说明存在因子结构,非常适宜因子分析(Kaiser 1974:31-36)。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提取方法,全部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负荷在0.464—0.808之间,平均达到0.660(SD = 0.079)。接下来对数据进行 Kaiser 标准化正交旋转,在八次迭代后收敛,萃取了六个公因子。其中,最后一个因子中只有一个项目(教学视频学习投入度),因此将该项目删除后再次进行因子分析。最终得到了五个公因子,详细结果报告在表1*中。

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 五个公因子解释的累计总方差达到63.364%。我们进一步利用Cronbach's alpha系数信度检验法,分别检验因子分析聚敛出的各个公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得到的各因子信度值,结果报告在表2*中。


由表2可知,各项目维度信度系数均达到了探索性因子分析要求的0.6 以上的标准。对全部五个因子共22个项目的总体Cronbach’s alpha检验得到的结构信度系数值达到0.891,所以本研究量具具有较高的结构信度。因此,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结果,对各因子的维度特征分别进行考察,归纳命名(见表3*)。


(*查看表1—3,请点击“阅读原文”,登录celea网站下载原文)

4.讨论

目前,国内多项研究从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等角度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进行了理论可行性分析和实践探索。但是从学生体验的角度,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促学作用到底是通过哪些要素实现的,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驱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了影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促学效应的五大因素,分别是:在线任务促学效能、课堂活动过程体验、课堂活动促学效果、线下学习投入程度和课堂活动投入程度。这些因素对于深化我们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和进一步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相关教学实践具有重要启示。下面结合相关理论和教学实践对上述结果予以讨论。

1)在线学习任务设计是翻转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首要保障。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影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因素在课外,即在线学习任务的促学效能。该因子包括三类主要内容,分别是在线作业促学效能、在线作文促学效能和在线视频促学效能。虽然翻转课堂促学作用的首要因素不在“课堂”令人惊讶,但是这其实是符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精神的。从学习的本质来看,学习过程存在两个阶段,即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从教学流程来看,信息化翻转课堂将这两个阶段进行了颠倒,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汇报展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完成知识的内化(Fulton 2012:12)。然而,这种界定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前自习和上课进行讨论就算是成功的翻转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翻转课堂的判定标准。翻转课堂的必备要素是:课前的知识传授需要达到、甚至超越传统课堂中教师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算作完成了知识传授,学习进入知识内化阶段。在课堂中,学生需要将当堂知识完全掌握内化,而不是把任务继续留在课下。因此,判断一堂课翻转成功的标准便是:学生在课前的学习情况达到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的效果,并且课堂中学生完成了本次课程内容的内化(张金磊 2013:59-64)。

翻转课堂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中,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他们可以控制对学习时间、地点的选择,只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学习内容和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吸收即可。之后学习者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形式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和灵活运用,由之前完全的知识消费者转变成为了知识生产者(Milman 2012:85-87)。因此,对学习者而言,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所需的功夫在课下。该结果同时提示外语教师,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外语教育技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就是开展基于设计的教学(胡加圣、陈坚林 2013:5)。线上学习活动任务的设计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尽可能有效地吸收相关的知识并为课堂上语言的输出运用做好准备,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这也符合外语课堂教学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文秋芳 2014: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输入的任务必须和输出严密匹配,课程的教学视频要形成有效输入,输入必须和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否则就是低效输入或者无效输入。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2)翻转课堂活动设计需要兼具体验性和促学效能。本研究结果发现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子分别是课堂活动的过程体验和课堂活动的促学效能。课堂活动过程体验由四个维度构成,包括课堂活动的丰富度、学生对课堂活动的满意度、参与度及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课堂活动的促学效能包括两大维度,一是课堂活动对思辨能力、交际策略和语言表达各项技能的促学效果,二是学习者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及自我提高的满意度。

上述两个学习活动因子有机结合,共同构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模态需要具备的两个要素。第一是学习活动设计要具有体验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语言输出活动的宝贵平台。因此,好的教学设计必须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为学习者进行进一步自主学习提供驱动力量。第二是活动设计必须注重促学效能。过程体验为教学目标服务,偏离了教学目标的翻转课堂教学,可能看起来热热闹闹,但也可能沦为无效教学。课堂活动的语言输出运用环节必须有效促进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内化。因此,翻转课堂模式下,外语教师必须时刻注意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围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围绕语言水平、交际策略和思辨能力等分目标,以及围绕每个学习任务的具体目标,提供精准服务。

3)翻转课堂有效教学依赖于学生的高度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在主观意志和客观行为方面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认知过程进行掌控和管理的过程(胡杰辉 2011:12-17)。本研究萃取的后两项因子均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努力程度有关,分别是学习者在线下学习和课堂活动两个维度的投入程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高是翻转课堂的又一核心特点,因为翻转课堂本质上是将原来课堂讲授的内容通过在线视频等教学资源在课前完成,在不减少基本知识传递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师生的交互性,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马秀麟等 2013:80-84)。例如,线下学习投入度因子就包括线下书面作业和线下小组活动两个层面,因此是线下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口语学习与书面学习的综合努力程度指标,这就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

4)翻转课堂的教师必须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本研究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结果是,在课堂活动投入程度因子中课堂活动时间饱和度和学习投入度与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成正相关,而课堂讲解时间饱和度指标虽然也高度相关,但却是负值(相关系数为-0.699,见表1)。也就是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堂活动时间越是充分、投入程度越高,学习效果越好。而教师讲解占的时间越多,学习效果反而越差。这个完全数据驱动得出的结果,令研究者眼前一亮。这个基于一个学期完整的翻转课堂学习实践后学习者反馈数据推断统计得出的定量研究结果,完全符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这个结果启示我们,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一定要避免传统的讲解输入模式,而应当通过兼具体验性和促学效果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角,保证学生的输出活动时间。

5.结语

本研究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的量表收集了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量反馈。数据驱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信息化翻转课堂有效教学的首要因素是在线学习任务的促学效能,然后是课堂活动过程体验和促学效果,最后是线下学习和课堂活动学习的投入程度。这个结果启示我们:在线学习任务设计是翻转课堂有效教学的首要保障;翻转课堂活动设计需要兼具体验性和促学效能;翻转课堂有效教学依赖于学生的高度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只有敢于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翻转课堂的教师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外语翻转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未来的研究需要优化量具设计,获取更大样本的数据,从而深入探索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模式。


本文选自《中国外语教育》第9卷第3期(2016年8月)“外语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3-10)。原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并登陆celea网站查看。

往期回顾:期刊好文 | 外语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上)

微课与翻转课堂之线上课程

本课程针对外语教师课堂实际,系统讲解微课与翻转课堂在外语教学中的理念、设计原则与评价标准,同时以2015年“教学之星”大赛参赛选手优秀微课作品为例,详细探讨外语微课在主题、内容、结构、选材方面的评价标准。

课程网址:http://ucourse.unipus.cn/course/198


本课程从外语教学和语言学习的视角,探讨“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教学理念、设计原则与评价以及微课制作技术等,同时结合国内外“翻转课堂”与“微课”实例,深入探讨其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操作性。

课程网址:http://ucourse.unipus.cn/course/117


识别二维码,

登录U讲堂了解更多好课


【声明】感谢《中国外语教育》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中国外语教育》编辑部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