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iResearch热点聚焦话题一览

2018

热点聚焦一览



请点击话题名称或图片查看当期具体内容;系列话题可点击话题下每篇文章的具体篇名查看。




认知翻译研究

导语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得到蓬勃发展,并不断地拓展其研究的范围,与多个学科形成交叉。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交叉为翻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或范畴应用于翻译或翻译教学研究。


王寅:语言是认知的产物,只研究语言不探索其深层的“认知”,充其量仅是在做“表面文章”。语言仅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之一角,认知便是那沉在水面之下的庞大主体。

卢卫中:与翻译研究密切相关的认知科学分支学科主要包括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以认知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目标在于解释人在认知活动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便产生了“翻译心理学”或“翻译认知心理学”。

金胜昔:国内翻译认知研究主要是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来对翻译的过程、翻译教学、译者认知以及翻译中的其它现象进行研究,即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之“石”,攻翻译之“玉”。这种研究路径对翻译研究的范式提升,以及拓展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空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学的疆界

导语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引入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文学作品中经典与非经典的界限变得模糊,文学的概念也发生变化,其指涉范围被极大拓展。围绕文学疆界日益扩大的现象所进行的各种讨论也吸引了学界的注意。学界对于如何判定文学作品的文学性以及如何评判文学研究的边界有截然不同的声音。


张剑: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英美文学研究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经典与非经典的界限逐渐被打破,文学的边界也被大大拓展。文学研究不仅与历史、政治、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进行嫁接,形成跨学科的研究范式,而且文学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其指涉范围被极大地拓展。

李锋:或然历史(alternate history)指的是“从未真实发生过,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上或许会实现”的历史。在史学领域,它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即对已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存在暂时予以否定,通过这种“如果历史不是这样则会怎样”(what if)的假设,更好地推断出这些事件和人物的相对重要性。

霍盛亚:本文拟从边界视角审视文学文类,以刘宇昆的科幻小说《发条士兵》为例,试图指出文学文类是一种“疆界”隐喻,文类疆界的变化往往从“边界”处开始,文类边界在作者与读者的“边界契约”下不断改变形态。


热点聚焦 | 文学的疆界(一)

热点聚焦 | 文学的疆界(二)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书写与自然文学

导语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自然文学旨在描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外在对象是自然,内在对象是自然与人类心灵所产生的共鸣,即当人类接触自然时所产生的那种人类内心、内景的折射,也就是心景的感悟。因而自然文学也被认为是“充满希望的文学”,因为自然文学作家在作品中既歌颂了自然之美,又对自然带有科学观察性的审视,保持了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张力。


陈红:《沉醉》(Gaudete)是特德·休斯(Ted Hughes)中期的一部长篇叙事诗。本文通过分别观察作品中男女角色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现隔离和对抗是其关系的共性。

李素杰:《五号屠场》中的动物意象承载着深刻的思想蕴涵。通过把动物、战俘、地球人的平行并置、交叉错位,小说消解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边界,批判了西方文明中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揭示了人际压迫和种际压迫之间勾连共谋的关系。

孟夏韵:路易斯·塞普尔维达是智利著名作家、记者和电影工作者,1947年出生于奥瓦利。作为一位积极的环保主义倡导者,他在文学创作中充分表现了其生态思想和政治主张。

陈浩然:作为博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历史写作”又称博物学写作,是对植物和动物的研究,表面上与文学毫无交集,事实上与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Scott Slovic:在《对Christian Hummelsund Voie的〈人类纪时期的自然文学〉思考》一文中,斯洛维克教授高度赞扬该论文,认为《人类纪时期的自然文学》对当代生态批评研究作出了贡献。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书写与自然文学(一)

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书写与自然文学(二)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研究

导语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SCT)近年来受到国内SLA 领域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论是在深度、广度和数量上都有待大力提高,而且在SCT理念的内涵、学科属性、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模糊不清和误读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剖析梳理社会文化理论的哲学根源、学科属性、研究范式和方法,推动国内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文秋芳:社会派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体现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主张学习是内化的过程(internalization);主张二语习得研究的对象是二语运用,而不是语言习得。

James Lantolf: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SCT)是一个关于人类思维高级功能(higher mental functions)发展的研究。

黄景: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二语/外语学习或许能够丰富和完善社会文化理论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解释。这也顺应了目前很多人文、社会学科的“生态学化”和“生态化运动”(ecological movement)。

徐锦芬: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我国外语界越来越强调外语课堂必须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小组互动作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际型课堂的典型特征得到了广泛提倡。


热点聚焦 | 社会文化理论面面观(一)

热点聚焦 | 社会文化理论面面观(二)

热点聚焦 | 社会文化理论面面观(三)


英语国际通用语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

导语

近年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ELF)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在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均有体现;焦点不同,研究方法亦多有不同。本期热点聚焦分别选取一篇质性研究论文和一篇量化研究论文。前者探讨了ELF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国际公民”身份的跨文化影响;后者发现以英语为载体的学术论文写作中“非正式化”程度出现了跨文化、跨学科的变化。两篇文章具体研究内容虽不同,但是均反映了ELF对英语学习、使用的影响。这给我们的启发是:ELF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可以从不同具体内容切入,综合全面地进行考察。


方帆:Many students spoke positively about aspects of intercultural citizenship, but classroom instruction offered only limited channels for students to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itizenship. 

Ken Hyland: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erception that since informality has now invaded a large range of written and spoken domains of discourse, academic writing has also followed this trend. 


“凯撒的归凯撒”——莎剧《尤利乌斯•凯撒》“谜团”解析

导语

历史上的凯撒文武双全,战功赫赫,他极为戏剧性的一生为文学家提供了许多绝妙素材。《尤利乌斯·凯撒》(以下简称《凯撒》)是莎士比亚的罗马剧之一。剧中的凯撒是一个年老体弱、迷信固执、耳背且患有癫痫的男子,与人们印象中的凯撒显然相去甚远。莎士比亚为什么刻意对凯撒做“降格”处理,确实耐人寻味。此外,此剧虽题为《尤利乌斯·凯撒》,但凯撒在遇刺之前出现的场合与台词也不多,相比之下拥有大量独白的布鲁图斯似乎“更像是”主角,那么莎士比亚为何不将此剧命名为《布鲁图斯》?如此种种,都是学者们认为有必要厘清的问题。


张源:《凯撒》表现了都铎王朝关于“国王的两个身体”(King’s Two Bodies)的信条,使君王的人身(physical body)与政体(the body politic)获得了一种象征性关联的理解:王者身体的“疾病”直接隐喻了政体的“疾病”与“失序”。

彭磊:凯撒之死不完全是被动的,部分是主动的。凯撒固然无罪,却非无辜。如果凯撒选择生,罗马历史也许将改写,凯撒之名也许会离理性更近一些。

陈会亮:莎士比亚有意安排了凯撒的死亡,继而让安东尼将“凯撒精神”做完整的表述,正是为了立起一个圆满、整全的君王形象。


“凯撒的归凯撒”——莎剧《尤利乌斯•凯撒》“谜团”解析(一)

“凯撒的归凯撒”——莎剧《尤利乌斯•凯撒》“谜团”解析(二)


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导语

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在汲取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超越了翻译研究中主体与客体、文本与语境、内部与外部、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丰富了翻译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开展翻译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呢?


邢杰:20世纪70年代起,翻译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翻译的社会性,把社会作为影响翻译过程的因素。到了90年代,翻译研究者开始系统借鉴社会学理论讨论翻译问题,以期使翻译研究的体系更趋于全面完整,由此产生翻译社会学。

王岫庐:近年来,不少社会学中的概念及框架已经被引入翻译学领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照系。目前,翻译研究中最常使用的社会学框架是法国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的社会实践论、Niklas Luhmann的社会系统论,以及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

王洪涛:随着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一些似是而非、莫衷一是但关乎该研究领域未来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富争议的问题有三个,分别涉及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的学科称谓、研究类型以及研究模式等方面。



会话分析:理论及研究

导语

会话分析作为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方法,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由于对言谈活动的深入描写涉及到语言交流的主要方式,因而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青睐。会话在话轮交替中展现出动态性与协商性,每一步都是构成正确理解下一步的前提。会话分析是基于自然场景下言谈应对(talk in interaction)的研究,序列组织是其核心分析单位。对于会话分析研究的学科属性、研究目标、核心原则以及具体的应用研究,于国栋及其团队对汉语会话语料展开了大量、细致的描写,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成果。


吴亚欣:会话分析就是通过细致观察自然发生的言谈应对,并对其进行缜密分析的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属于实证研究,采用的是归纳法。

郭慧:会话分析以自然发生的真实会话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们在言谈应对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发现并解释人们执行社会行为时共用的方法,进而揭示言谈应对的内在规律及其背后的社会秩序。

于国栋:论文撰写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严格按照会话分析的方法和正确使用会话分析的术语来分析语料、撰写文章,避免“讲故事”,避免流于表面的肤浅描述,避免揣测交际者的意图等。我们要做的是客观再现交际者展现给彼此的社会行为、行为方式、交际规律以及它们背后的社会秩序等。


法庭口译规范化研究

导语

法庭口译指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由法院提供的翻译服务,或指在诸如法庭和律师办公室进行的法律程序和行为的翻译。但我国目前在法庭口译人员的筛选标准、法庭口译的操作程序和法庭口译质量评价上尚无章可循。因此,本平台特邀请三位专家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沙丽金:法庭口译的英文是court interpreting。根据中文词义,“法庭口译”容易被理解为仅指案件庭审过程中的口译活动。在法律语言学界的学术研究中,法庭口译既指庭审过程中的口译,也指其他与诉讼相关的法律语境中的口译。在诉讼活动中,法庭口译的设置应该是基于对语言权利、诉讼权利的尊重和对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

余蕾:概括口译是口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对源语的主旨大意进行归纳总结后再进行翻译,不是对源语进行精确的字对字翻译,是与完整翻译相对的口译形式。然而,一涉及到法庭口译,无论是法学界还是译学界,都对概括口译表现出了一致的警惕和抵制态度。

董晓波:法庭口译,指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由法院提供的翻译服务,或指在诸如法庭和律师办公室进行的法律程序和行为的翻译。法庭口译是实现法律平等和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它要求译员不仅具备两种语言的转换能力,还需具备专门的法律知识。


热点聚焦 | 法庭口译规范化研究(一)

热点聚焦 | 法庭口译规范化研究(二)


外语动机研究方法新进展

导语

外语学习动机一直是语言学习与教学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学生语言学习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外语动机理论有了很大发展,相应的研究方法也更为有效、多元。本期热点聚焦选取了三篇国内外有关动机研究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从三个侧面介绍这一领域在研究方法上的新发展。


彭剑娥: L2 WTC refers to “a readiness to enter into discourse at a particular time with a specific person or persons, using a L2.”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o what extent EFL learners’ WTC in English is predicted by their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international posture, and language anxiety, the last one being an indispensable antecedent of L2 WTC.

常海潮:学习动机是二语/外语习得个体差异的重要成因之一,对二语/外语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我国是英语教学大国,立足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学习动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定性角度考察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动态变化机制,旨在为高校改进英语教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启示。

刘宏刚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访学进修是他们迫切需要的在职学习、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选择访问学者的访学动机作为研究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热点聚焦 | 外语动机研究方法新进展(一)

热点聚焦 | 外语动机研究方法新进展(二)


翻译家研究系列之汪榕培先生

导语

本期“翻译家研究”聚焦翻译家汪榕培先生。先生是典籍翻译大家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在典籍英译、英语词汇学、英国文学和英语语言学等方面都造诣颇深,对我国典籍翻译事业的贡献不可估量。本期活动共邀请了四位学者,其中霍跃红、付瑛瑛、张玲三位老师都是先生子弟,分别从“先生典籍英译研究的情感维度”“先生‘传神达意’思想的理论构建”“先生与《汤显祖戏剧全集》的英译”的角度做了一些探讨,王密卿老师则从“国内汪榕培典籍英译实践研究现状”出发,对其进行总结与展望。


霍跃红:汪榕培先生符合Reiss对译者个性分类中的审美型译者,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是他从事典籍英译的动机,其深厚的国学基础、坚实的英语词汇学和英美文学功底造就了他高超的移情能力,其传神达意翻译理论是他个性化特征的高度凝练和升华。

付瑛瑛:1994年,汪榕培教授对《诗经》进行了全文英译,并明确提出了“传神达意”这一翻译思想。其后,在《牡丹亭》和《墨子》的译序中,他更是明确指出“为自己的译文制定了‘传神达意’的目标”。他还曾多次撰文对“传神达意”的内涵进行详细论证,可见“传神达意”是他对中国典籍英译实践的切身体会,有不吐不快之感。

张玲:《汤显祖戏剧全集》的翻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花费近二十年的时间。译者汪榕培教授筚路蓝缕,以顽强的毅力、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态度尽其所能地向英语读者传达了汤显祖戏剧作品中的情和美。



学术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导语

学术英语是近几年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学术英语教学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目前学术英语教学改革的瓶颈,如何促进学术英语教师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次专题邀请了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发表她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黄萍:在为期一年的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实践中,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均在该共同体中得到了专业上的指导,部分英语教师找到了研究视角和方向,增强了讲授ESP课程的信心,收集到了一些有用的资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颜奕:当前,学术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多位学者提出,学界应关注学术英语教师“怎么想、怎么教、如何发展”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强对我国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的实证探究,借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韩佶颖:从大学英语教学到通用学术英语教学,教师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从观念到行为上的两难状态:一方面,教师对新课程充满期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积极求变;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新课程心存畏惧,在实施过程中裹足不前,这就是学术英语教师所处的困境。

高原:学术英语转型最难以克服的难题在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和自我提升。我们应认真倾听一线教师的挣扎与拼搏、困惑与应对,为外语同行提供参考、激发思考。


往年回顾

2017 iResearch热点聚焦栏目汇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热点聚焦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