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我来读文献 | 《跨文化能力研究》第一阶段线上论坛答疑干货整理
第55期“我来读文献”第一阶段线上论坛于3月11日晚7点进行。本期活动关注《跨文化能力研究》一书。
全球化时代的显著特征是文化之间联系的增强、边界的淡化以及相互影响的加深,如何增进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与良性互动?如何帮助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彼此之间达到和平共存的佳境?这些正是跨文化能力所欲实现的目标。
一不小心错过活动?想了解更多内容?小编将为您倾情分享本次线上论坛的干货,欢迎阅读学习!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第55期“我来读文献”活动!
第54期同步进行中,欢迎参与:
领读专家
戴晓东,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跨文化能力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欧洲研究》、《美国研究》、《学术研究》、《社会科学》、China Media Research和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上,近期著作包括《跨文化交际理论》(2011,专著)、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Conceptualiz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Contexts and Interactions(2014,与陈国明合编)、Conflict Management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Art of Intercultural Harmony(2017,与陈国明合编)等。
一、课前思考题
1. 跨文化能力是内在的、外在的还是两者的综合?
跨文化能力首先是内在的个人特性和人格,其次是外在的知识与行为技能。文化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特性,塑造人格,但程度有限。它在提高知识水平和行为技能上大有用武之地。
2. 西方的跨文化能力理论有哪些代表性视角?
目前西方学界认可的理论有Bennett的跨文化敏感性发展理论,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以及陈国明和Starosta的理论,解释力较强,也得到较多验证。
3. 非西方视角与西方视角主要有哪些差异?
西方理论侧重知识和行为技能,非西方理论侧重情感和道德伦理,当然前者重视理性和结果,后者重视人情和过程。差异是侧重点不同。
4. 你认为有必要整合西方与非西方视角吗?
当然有必要。西方与非西方理论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更关键的是跨文化交际涉及多元的价值取向,西方和非西方理论都不足以单独做出全面的解析。
二、读者的提问
1. 读书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不同阶段研究方法的发展,最早是人类学和语言学及文化知识,后来是传播学的量化研究,又有社会心理学实证方法,包括质性分析。近期为适应国情,发展本土化能力研究的基本范式以何为佳?请老师推荐。田野调查有没有较好的效果呢?
西方学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研究范式,目前我们的学者仍没有建立认同度较高的范式,还在探索中。我建议,我们先通过扎实的实证调查与理论研究发现能够解释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分析框架,然后多加检验、修正与完善,逐步建立学界认可的范式。
田野调查当然是有效的研究方法。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收集特定人群偏好的行为模式,访谈可以了解其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归纳成功交际的关键因素。
2. 如果“客位理论以科学、中立、客观的眼光分析跨文化能力,摆脱文化偏见,从而揭示普遍规律”(p7),为何“西方学者采用客位视角发展跨文化能力理论会有明显的文化偏见”(P8),因其“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以交际效果和对过程的控制为目标,轻视情感、道德因素以及交际者的相互关系”(p8)?这样的表述是否自相矛盾?以客位理论视角进行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到底合理与否?
西方学者站在科学的立场解析跨文化能力是有成效的,也能揭示许多普遍的跨文化交际原理,但他们是自身文化,亦即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在观察和分析时难免带着自己文化的偏好或偏见。这反映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者分析与之分离的物质世界,主观偏见很少,但也会有。正如《流浪地球》中显示的,西方科学倾向在地球发生灾难时寻找新的星球,而中国人可能想带着地球走,寻找新的安身空间。正因西方跨文化能力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偏见,才有必要发展非西方视角,加以纠正。当然,非西方理论也会有偏见,需要与西方理论相互取长补短。
3. 依据目前我国高校跨文化教育以及相关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请问我们在哪些方面仍存在研究的不足或亟待改进与提高的地方?谢谢!
就我们的跨文化能力研究而言,比较薄弱的是缺乏大样本,长期跟踪的研究,较少有解释力强、学界高度认可的理论和测评工具,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加以改进。
4. 关于跨文化本土理论的发展,目前论文发表数量不多,如果做这方面的研究,模型如何建立?如何检验模型的信度和效度?
有老师问跨文化能力模型如何建立?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全面的文献回顾,然后归纳出关键层面和要素,阐述它们的关系。其二是实证研究,包括扎根理论和探索因子及验证因子分析。那些经过大样本,不同方法得到验证的理论会得到学界的认可。第二种方法过程较长,但研究成果更容易得到学界的认可。
模型信度和效度分析需要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加以检验,SPSS上可靠性检验报告模型的信度(主要看克龙巴赫a系数),结构方程的验证因子分析报告它的效度(主要看模型的拟合指数)。当然还要结合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检验理论模型。
5. 中国的外语教学,评价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维度有哪些?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维度,还是同样的维度分不同的层级?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文化知识、态度、意识、策略和行为技能层面,每个层面包括3到5个相关的项目,即测评指标。
由于理论框架来自西方,现在的外语教育也比较西化,测评量表也比较西化,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出现中国文化特色的评价工具。
三、现场互动答疑
1. 同一个文化内部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人的交际过程能否也被视作跨文化交际?如果是,那么这个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型能否应用于同一个文化内部不同地区文化的交际分析当中?
同一文化不同人群属于跨文化交际,但与我们常说的概念相比,差异在于语言和文化背景。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交流是跨文化交际,但我们有共同语言和大的中华文化背景,沟通容易一些。
2. 在西方理论占主流的情况下,跨文化研究除了结合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应用语言学等学科,如何进一步实现跨学科发展并提高发表优秀期刊的概率?
发表国际刊物,首先了解西方的话题、方法和理论,通过扎实的数据和严格的分析来实现。
3. 现在我们所说的跨文化交际,一般是指不同国家,对吗?
对的,我们现在的研究,特别是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指不同的国家。
4. 我个人以及身边几个朋友的亲身体验都是基本上经历了跨文化敏感性的六个阶段,这应该如何解释呢?能否就此展开访谈研究?
这说明跨文化敏感性发展理论具有比较高的普遍性,适于解析中国人跨文化能力的发展过程。但要注意这个理论在解析中国人时有何不足或薄弱之处,特别要注意建设性边缘化阶段,不一定能够解释中国人的身份定位。你可以展开访谈,深入了解跨文化敏感性理论是否契合中国人的跨文化能力发展过程。敏感性理论本身有缺点,可以通过访谈来弥补,但最好是整合其他理论,提出新的分析框架。
5. 本书批判性地总结了各个模型的优劣,请问如果在特定跨文化研究方面,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模型,有助于论文质量提升吗?
提出新模型如果能更全面地解释问题,揭示更多的事实,那么就有价值,否则意义仅在于验证原理论。
6. 跨文化能力涉及文化的不同,基于哪一种文化价值取向去判断“得体和有效”?有效和得体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为文化导向体系的不同,评价体系也有所不同。存在双重标准还是需要寻找和达成新的“有效”与“得体”?
有效和得体需要通过大量研究寻找跨文化共识,找到最大共同点。这里一下子说不全,它是一个中西、中外沟通的过程。现在西方文化强势,西方标准占优,但到中国语境,我们的标准又占上风了。语境很重要。
7. 现有测量工具都是针对有效性,请问有比较权威的测量得体性的工具吗?
得体性也包括在现在的量具中,但偏弱。专门的工具有但少,例如民族中心主义倾向量表。测得体性比较困难,访谈和观察更有效。
猜你喜欢:
新书推荐 | 《跨文化能力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购书方法:
1. 复制¥pRcjbH4NiQ1¥,打开手机淘宝购买
2.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京东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