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期我来读文献 | 《中文小说英译研究》第一阶段线上论坛答疑干货整理
第56期“我来读文献”第一阶段线上论坛于4月15日晚7点进行。本期活动关注《中文小说英译研究》一书。
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无疑是外语学科一直以来的重要研究课题。而随着当下“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行和实施,如何让代表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已然成为翻译学界讨论的热点。
一不小心错过活动?想了解更多内容?小编将为您倾情分享本次线上论坛的干货,欢迎阅读学习!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第56期“我来读文献”活动!
领读专家
王颖冲,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曾赴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并获中美富布赖特联合培养,赴哈佛大学从事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翻译、中译外和口译教学。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完成中国翻译研究院重点项目1项,优秀结项。在口笔译教学方面经验丰富,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口译大赛和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冠军。2018年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是该年度全国翻译学唯一获得该奖项的教师。
课前思考题
1
在编纂文学中译外的书目时,可以利用哪些一手和二手文献?这两类文献各有什么作用?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在编纂文学中译外书目时,各种译本和译文都自然构成一手文献,是历史实存,也是研究对象本身。二手文献是人们在搜集、整理、利用一手史料的基础上,编纂、诠释和再创造的文献,例如前人已经编纂的书目,网络图书馆的馆藏,专著和论文及其相关附录,书评译评,作家、译者、编辑等参与者的访谈、回忆录,出版社的大事记,等等。有的译介书目还包括译本在国外的评论和研究情况,例如,Bibliograph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Critiqu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1945—1992一书就专门设有criticism栏目;A Bibliography of Studies and Translation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18—1942一书本身就侧重搜集研究类的资料。在编纂这方面的书目和相关章节时,书评译评、专著论文等就成了一手资料。
有的译本由于年代久远,其相关文献不易获取;有的时期出版量急剧增加,再版、多地联合出版的信息更为庞杂,想要细考确证也很繁琐。所以最早从事这类工作的学者如同“开荒牛”,功劳很大。善用现有书目等二手资料可以帮助研究者节省很多时间精力,一定程度上也避免操纵语料之嫌——你定了标准和范围,我来研究,相当于“你来切饼我来分”。有的二手文献还可以提供新的启示,比如某本著作里提到一个此前不为人知的译本,那就可以再去专门找找看看。
但是,一手资料对于译介书目编纂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二手文献也可能存在缺漏和讹误,所以需要后人不断完善确证。比如有的书名可能记录得不确切,或是译者和出版社的信息不全,这些又需要依靠一手资料来确认补充。纸质译本一般是最可靠的,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影印本也能起到相当的效果。
2
《红楼梦》林语堂译本和《四世同堂》英译原本的发现是巧合吗?
我想先用几句歌词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些答案 你不去找它不会自己到
有些人事 你怎么找永远找不到
有些思想 你停止找它会尾随就来到
有些感觉 你找到了它随时都想逃
——《找爱》歌词
史料的发现如同考古一样,有偶然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要凭借多年的积累、科学的方法和艰辛的摸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运气常常青睐于有准备之人”。换言之,努力去搜集不一定能获得你想要的结果(可能会有其他发现和收获),但是不付出肯定不会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宋丹和赵武平的发现,都不是靠运气,而是耗费了很多功夫。换一个没有准备的人,这些现成的材料摆在面前,也许还不知道是一个宝藏。
赵武平先生发现《四世同堂》英译原稿也耗时颇久,具体大家可以看看《<四世同堂>英译全稿的发现和<饥荒>的回译》。
3
文学的中译外研究在国内外总体情况和趋势如何?为何会如是呈现?
从论文、专著和研究项目的数量来看,文学中译外研究在国内几乎成了一门显学,但在国际上还不太热门。中译英的情况是这样,中译法的情况也类似,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少,但是近几年也有一些论著和博士论文讨论这方面的话题。其中许多研究是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海外中国学者和国内学者用外语发表的。
这和国内外学者对这个话题的重视程度肯定是有很大关系的。“走出去”是一个持续的、宏大的愿景,不仅是近几年的事情。从英译本数量来看,国内的出版量相比英语世界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是国外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多半也是由中国学者用英文撰写的,可见中国学者学术“走出去”的愿望也非常迫切。
相比之下,国外学者讨论译介问题的不多,当然讨论中国文学作品本身的有不少。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学者的关心多一些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不过,国际上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应该也是在提高的。这和中国与中国文化、文学的国际影响力,英语世界主动引进的图书数量都有关系;国内作者在国际刊物上的发声,也在促进这一上升趋势。
读者提问
1
您的书中提到网络文学武侠小说的译介近年来也逐渐兴起,您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等通俗文学形式在海外的翻译与传播对于文化走出去的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包括武侠、仙侠、科幻和奇幻等文类在网络上率先传播开来,吸引了出版商和译者的注意。网络译者中既有文学爱好者,比如“武侠世界”(http://www.wuxiaworld.com/)
上的粉丝,也有汉学家译者,亚马逊等平台给他们提供的翻译稿费也比较可观。以网络为平台的翻译发布速度较快,与读者的互动较多,也可以融合多媒体效果。
以流行文学作为一个突破口,也是“走出去”的一个方法。事实上,如果去查询读者评论和评分,科幻和武侠类的小说排名非常靠前,而且评论数是惊人的,和严肃文学的评论数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当然,不是说通俗文学、网络文学要取代严肃文学,它们是一个方面,也可以成为一种方法。通俗文学与网络文学中也含有非常多的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文学风格的内容。从出版的途径、发起人、赞助人来看,网络文学武侠小说的翻译应该不是某个人或者机构计划好的。尤其是“武侠世界”上的翻译,好多就是粉丝自发的。它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种现象。
2
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到底是应该保留地域特色还是为追求可读性而形变?形变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但是会导致译文丧失民族性,在具体的翻译中应该如何权衡?
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辩论很多,相信大家都看过一些,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没有办法提出一个普适的方法或策略,我在我下一本书中提到,有关地域文化的翻译传播还是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王颖冲,《京味小说英译研究》,外研社,forthcoming)。这里我想引用其中一段草稿来说明:
随着20世纪末文化翻译学派的兴盛,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翻译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在全球化语境下,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地域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该如何译介有待探讨。从尽力追求功能对等和流畅可读,到一定程度上包容“异化”的译文,翻译规范和研究范式的转变是去中心化的重要一步,彰显不同民族与社群的独立性,保留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王颖冲,《京味小说英译研究》,
外研社,forthcoming)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翻译规范,对于同样的译文、同样的翻译策略,不同时代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就像英译汉中许多当年认为是翻译腔的表达,都成了今天日常规范的表达。
有的民俗文化、地域特色的东西难以言传甚至理解,只有大量查证才能避免误解和歧义。为了让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融通,译者必须在目标语文化中找到共同点,以此作为支点来引发共鸣和共情,否则文化遗产就只能被束之高阁,就算是翻译出来了也没有真正传播与传承。
(王颖冲,《京味小说英译研究》,
外研社,forthcoming)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考虑不同目标语社会的语言规范、翻译规范等大的语境。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说同样的地域特色浓厚的表述,它在文中的重要性、显著性,作品的文类、翻译目的等,都会影响到译介策略和接受的情况。其实,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这三条是共通的。
3
如果在外译文学作品时,将一些民族特色的食品,如馍、馕等主食变译成了西方主食之一bread,也未加注作进一步说明,这样的做法似乎没有忠实于原文,但在西方接受度却很高。您如何评价这种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有没有相对适用的场景?
这一问题与上一个问题很类似。真的要把馕和面包的细节差异用文字解释清楚,需要很长篇幅,依然不如看一眼尝一口来得直观。在文中初次提到和后面反复出现时的译法也可以不同,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的确还是需要综合考虑其语言的可读性和审美价值的。但是如果是专门讨论中国饮食文化的著作,或者馍、馕在文学作品中占据了特殊地位,草草将其替换为bread就不太妥当了。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管是译成了bread还是nang,如果读者看了作品觉得很有意思,来旅游时顺便品尝了这些食物,发现原来此bread非彼bread,很有特色,回去做了宣传吸引了更多游客,也不失为“走出去”了。
4
王老师,请教一个问题,您觉得中国文化“走出去”是需要靠中国的翻译队伍不断壮大,进而翻译相关的作品再加上推介就可以“走出去”呢,还是说要随着我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令人瞩目、文化魅力上升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呢?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