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3位课题申报人经验分享汇总,速速收藏!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3-07-17

小伙伴们知道嘛,iResearch“课题申报”栏目已经陪伴大家十年啦!从2013年起,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平台就邀请了众多科研项目申报人与大家共享课题申报经验,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年度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等都有涉及,期待为大家提供更好的科研帮助。在此,欢迎您留下宝贵的意见,帮助我们对公众号及栏目做进一步优化创新,我们将选取认真作答的老师赠礼~赠礼细节详见:有奖问卷 | 2023,您的学术您定义!


接下来,我们一起重温过去一年发布的课题申报经验分享,让我们在这些故事自述或采访中体会申报者的用心与积淀,也再给自己一次充电的机会吧!

温馨提示: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当期内容哦~


故事分享类

王琰副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王琰,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目前为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典籍翻译、翻译史、传统译论、中国形象、西方汉学、跨文化交际。


内容选摘:在文献上我的心得可以概括为梳、述和评三个字。先是梳,即梳理文献。由于前人的相关研究不多,所以在收集与课题相关的前沿文献时,我首先按图索骥,将物质文化的相关典籍罗列出来,筛选、确定相关领域的学者后,对他们的文献进行梳理。如果在某一领域已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就需要着重梳理出有哪些点是学界尚未关注到的,从而更加清晰地明确选题方向。然后是述,即概述代表性文献的侧重对象和中心思想。最后是评,即对文献作出整体评价。对文献的梳、述、评就好比我们对买回来的东西分类处理一样。简单地罗列文献就如同把东西简单地放置,不仅杂乱无章,且不能发挥物品的价值,对文献的有效处理可以极大提升研究的质量。

张金凤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张金凤,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中西文化比较。


内容选摘:我的国家课题申报史已有10年。如果说还有一些经验的话,那不外乎三点:1. 选题比较宏大而聚焦。2. 积累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前期成果。3. 持之以恒,不断完善。


我于2015年顺利申请到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世纪英国战争叙事与帝国构建研究》。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目?其一,我对19世纪英国文学非常熟悉,之前发表的学术论文基本都是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战争叙事方面的研究成果不算多,但选取的几个作家,比如狄更斯、吉卜林等,都是之前有过研究且有成果发表的,可以说,前期成果是比较丰硕的。其二,国家社科项目,顾名思义,需要一定的国际、国家视野,题材不能过于狭窄,虽然仅研究一个作家也可能获得基金资助,但在每年的立项名单里,占大多数的依然是较为宏大的选题,尤其与国际区域、国家、民族等相关的议题。

高尔聪副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高尔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曾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内容选摘:首先,选题的重要性是排在第一位的。第二,前期的积累十分重要。这里不单是指前期成果的数量或级别,而且指前期研究的深度和精细程度。第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的设计也非常重要。申请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中每一部分从标题到内容都需要仔细推敲、精心雕琢,并且要在此部分显示出文字功力。这样才能让评委看到申请者对拟研究课题的把控能力。

秦颖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秦颖,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语言学。


内容选摘:好的选题对项目申报而言十分关键。选题最好能体现学科研究的前瞻性、新颖性、实用性等方面的特点。回想起来,已获得的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好像在不经意间采取了三种不同的选题方法。


首先,梳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工作是发现研究问题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其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也是选题的一种来源。还有一种选题的方法,就是对已有研究内容的深耕和延伸。

胡亚敏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胡亚敏,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英语文学、战争文学。


内容选摘:在课题申报和研究过程中,以真正的热爱和热情投入,既有获得立项的更大可能,也会让自己更加享受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这一旅程。通过不断积累,扩展研究宽度,挖掘研究深度,在完成课题的同时,也为将来的继续拓展奠定基础,使自己在不断的研究中获得更充分的发展和锻炼,这或许是我申报的最大收获。

采访类

李立新副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李立新,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研究领域包括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说、知识分子理论、博物馆学、女性研究等。


内容选摘:参考文献部分的填写,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是文献的选择要有代表性。由于申报书有严格的字数限制,此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所以应认真考虑并控制文献的数目,精心地选取课题涉及的研究领域里最权威的、必不可少的那些著作。个人认为应以专著为主,研究论文为辅。其次是注意文献选择的时新性,以表明申报者对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掌握能力以及文献挖掘的能力。再者是注意文献格式的一致性。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细节为王,校对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侯林梅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侯林梅,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英美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多家期刊审稿专家。2015—2016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19—2020年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


内容选摘:该课题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难点:因为是我首次采用身体和叙事学的相关理论来进行诗歌身体叙事研究,所以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之一在于诗歌与叙事学研究方法的贴合性、适用性问题;同时身体研究是对鲜活的人本身的整体性研究,它归根结底离不开哲学、政治、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如何深入、全面地进行身体叙事研究是本课题的另外一个难点。


为了解决上述难点,我认为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应该多阅读、多思考、多借鉴、多交流。我非常感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为我提供的剑桥大学访学机会,我得以借阅到很多非常珍贵的一手资料;同时访学也给予了我很多弥之珍贵的思考和交流空间。

郭亚东副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郭亚东,同济大学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士,同济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对外话语翻译传播。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各1项。


内容选摘:一个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可从以下几点来判断。第一,符合国家宏观战略需求,能够回应“中国之问”。从国家政策和发展规划中了解整体方向,从人文社科重要年度学术会议的核心议题中寻找契合的视角和研究的抓手。第二,能够反映学术前沿,体现个人见解,思考研究领域的“时代之问”。潜心研究相关领域、相关话题的国内外动态,使选题能够在理论构建、视角融合上做出突破和创新。第三,有助于解决社会关切和大众需求,能够回应“人民之问”。从新闻媒体、个人生活中观察、发现“真问题”,并从课题研究的维度上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术方案,即有应用价值或现实意义。

乌楠老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乌楠,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和兴趣是话语分析、语用身份建构和商务语篇研究。


内容选摘:该项课题创新之处在于以构建一个适用于中国企业外宣身份建构的、多元立体的话语语用分析模式为目标,对本土企业外宣话语文本、话语策略及其社会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并在描述企业外宣身份这一实然问题后深究应然问题,即对企业外宣身份建构有效性进行反思,在肯定其有效性、合理性的同时尝试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能够更加正面积极地呈现和建构企业的多维良好形象,促进企业海外声誉提升,以期拓展企业身份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视野,丰富本土企业话语研究的内涵外延。

徐鹰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徐鹰,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广东阅卷点负责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内容选摘:我平时主要通过指导研究生阅读文献、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讲座、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来督促自己不断保持科研动力。我在广外读博的时候,曾用强教授会组织研究生每周开展导读,集中研讨一篇高质量论文;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系访学的时候,Luke Harding教授和Tineke Brunfaut教授每周都会组织LTRG(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Group)学术活动。这些宝贵的经历让我受益终生,目前我也坚持这些做法,传承学术薪火。

满海霞副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满海霞,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MTI方向执行负责人。担任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北京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麻省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UMASS)访学学者,师从国际形式语义学大师Barbara Partee。主要从事逻辑与语义学交叉领域研究,尤其对类型逻辑语法、组合范畴语法CCG有深入思考。


内容选摘:后期项目没有选题指南,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去做就好。对于研究内容比较小众的老师来说,可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后期项目的选题并不是关键点,关键是在选定的题目下,是否有踏实、认真的思考和研究。在评审的时候,申请表非常简单,专家主要审核书稿,所以书稿应该是完备的,不仅包括内容部分分章节的讨论,封面、目录、序言、导论、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最好都要有。

李靓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李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美国当代小说、族裔文学、女性文学。


内容选摘:提升科研能力需要与时俱进,可以经常阅读最新发表的论文。有的文章可能和我们的关注点完全不同,也不是同一时期的研究,但可以参考别人的构思和切入点,通过阅读另外一段历史或者文化语境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纵深的维度,从而在申报选题时赋予我们更开阔的思路和视野。

骆忠武老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分享人:骆忠武,博士,外交学院英语系教师。2020年10月至今为中国科协译者、审稿人;自2014年10月至2021年11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新闻局外媒新闻发布会英文审稿人。


内容选摘:对于正在准备申报国家级课题的同行,我想主要分享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一定要进行大量的中译英翻译实践,注重学术对外翻译,翻译的作品最好集中在某一领域。要有译著正式出版,有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专著的经历应当是个优势。可考虑先申请其他类型的对外翻译项目。其次,平时应当注重本单位翻译团队的建设,加强和翻译同行的交流和合作,加强与出版单位的联系,防止出现申报项目时无人可用的被动局面。最后,要注重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尤其要重视科研成果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翻译实践能力是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平时应当多做实践,积累翻译经验,培养正确的翻译理念。科研可以对实践提供一定的支撑,可以让译者对中英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更好的了解,对对外传播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要多参加学术交流,可参加各高校组织的翻译实践研讨会,如公共政策翻译等,也可以参加高级翻译实践研修班。

看完这些学者的分享,不知道小伙伴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新的一年希望大家继续关注iResearch“课题申报”栏目,继续在学术路上奋进,同时也欢迎大家与我们分享你的申报故事!


【相关阅读】

2021年iResearch“课题申报”栏目年度汇总

2020年iResearch“课题申报”栏目年度汇总

2019年iResearch“课题申报”栏目年度汇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