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读文献 | 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模态来表达,也可以通过非语言模态来表达。多模态隐喻研究的兴起拓展了经典的语言隐喻研究范畴,也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发。”
11月19日(本周四)“我来读文献”【线上论坛】活动的点评文献即为《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教研课题为例》,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将该文刊登于此。
我们诚邀参与点评的小伙伴参加“线上论坛”,与专家、作者、同行探讨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分享交流科研经验。您只要登录活动页面(http://iresearch.unipus.cn/info/paperreview.php),阅读并点评文献,即可参与本次线上交流。点评提交截止日期:11月18日。请参与点评的用户加入我们的QQ群。
名称:iResearch学术交流二团
QQ群号:174403624
验证信息请输入:读文献论坛
正是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我们指导学生采用英语报刊批评阅读策略,并把它贯穿于英语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在习得纯正英语语言的同时,锤炼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这一教研课题为例,介绍和展示英语报刊批评阅读策略的实施过程。
该课题设计的初衷与隐喻的功能有关。莱考夫在《道德政治》(1996)、《别想大象》(2004)、《政治思维》(2008)著作中反复指出,隐喻是构建话语框架体系,塑造思想的重要工具。同一隐喻的重复灌输会在听者大脑神经中得以定型,并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形成永久神经回路,形成固化的世界观。西方主流媒体的英文报刊是实施话语和文化霸权、灌输和宣扬其价值体系的主战场。在阅读英语报刊语篇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剖析其背后的国家立场、意识形态、后殖民文化战略,是深刻理解该类语篇主旨,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2.2 多模态隐喻研究多模态隐喻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是概念隐喻研究的延伸和拓展。1996年,Forceville首次把违背视觉常规的图像视为图画隐喻,并加以系统研究,拓展了经典的语言隐喻研究范畴。此后,Forceville用“多模态隐喻”这一术语拓宽研究范畴,研究图像、颜色、线条、声音、文字等多种不同模态符号对隐喻的协同表征,力图弥补认知语言学界单纯依赖语言符号构建隐喻理论的缺陷。多模态隐喻的最新标志性研究成果汇聚在论文集《多模态隐喻》( Forceville & Urios-Aparisi 2009)中。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语类,概括多模态隐喻不同于纯语言隐喻的诸多特征,旨在丰富和完善概念隐喻理论,彰显多模态隐喻研究的价值。但是,从现有文献看,批评视角下的多模态隐喻研究还很少见。
Steen(1994)、Littlemore & Low (2006)等研究者纷纷著书立说,倡导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提高隐喻能力。我国学者严世清(2001)、蔡龙权(2003)、王寅、李弘(2004)、陈朗(2010)、薛锦、朱瑞青(2011)等也从多角度阐述了培养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的重要性,正如王寅、李弘(2004)所论,学习隐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目标语言的概念体系,培养隐喻能力可以增进语言学习,提高语言的流利表达能力与地道性。
3.2 隐喻能力之培养隐喻能力的基础是对隐喻的加工处理,涉及到隐喻的识别、理解、解读和评价等多个环节(Steen 1994)。隐喻能力培养的首要环节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到隐喻的概念性本质,引导他们寻找始源域与目的域跨域映射,认识到词汇、语篇层面中存在的系统性隐喻,推导出隐喻蕴涵。其次,采用对比教学法,对比母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中的始源域与目标域的选择,了解隐喻的共性及文化特性。最后是培养批评隐喻能力,即在隐喻加工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增加批评视角,审视隐喻与社会价值观层面如意识形态、权利控制之间的关系。
4.2 教学材料的选取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图文隐喻语篇是培养学生批评隐喻能力的理想教学材料。据此,我们设计一个教学课题:网络搜查西方主要报刊媒体中关涉“中国形象”的新闻报道或评论,从中选取配有隐喻性漫画的图文语篇作为重点学习分析对象,对隐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分析评价,所考察的内容包括本体、喻体、表征手段等。
4.3 教学方法和步骤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从材料的搜集选取、到分类、归纳到分析评价都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师的理论指导必不可少。
在教学步骤上,第一步是教师结合大量语言和语篇实例对概念隐喻、多模态隐喻理论及批评隐喻分析方法等进行引介,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意识;第二步,教师采用范例教学法,以具体实例向学生演示对多模态隐喻的分析和评价;第三步,采用小组研讨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搜集不同的西方英语报刊,如《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对所选取的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头脑风暴式分析,继而写成分析评价报告,之后在全班交流研讨成果。
4.4 批评隐喻教学案例
下面以《经济学人》一组为例。该小组为5名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搜集的时间段为:经济学人2008年8月—2012年9月,内容为关涉中国的图文多模态隐喻语篇,共计181篇。批评隐喻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信息源、议题设置、始源域分布、模态符号、隐喻语言表达、隐喻解读、隐喻批评。
信息源:《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于1843年9月创办的杂志。其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其声明的立场是启用批判性思维,坚守超党派的立场。
涉华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经济学人》的涉华报道数量呈明显的递增趋势,报道评论也更加深入,视角更加丰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从2012年1月28日的开始,《经济学人》还专门开辟了中国专栏,为70年来该杂志开辟的首个外国专栏。按照频率,主要议题比例如下:
始源域分布:以中国为目标域进行投射的始源域主要有动物类:龙、熊猫;物品类:长城、红旗、船只、地图;传统人物类:孔子、古代帝王;传统文化类:杂技、京剧脸谱等。这些始源域的选择可以追溯到西方传统上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或多或少带有落后、顽固、怪异的色调。当代中国随处可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很少被选为始源域映射积极的、开放的中国。
从映射机制上看,多数实例首先是转喻映射,如用“熊猫”、“长城”、“地图”代“中国”,是典型器物代产地。以转喻为前提,继而进行跨域隐喻映射。在该过程中,映射入目标域的属性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国家立场或意识形态痕迹。如例1中,“长城”不但具有转喻指代功能,代中国,同时,通过语言文字“breaching the great firewall”及图像中电脑屏幕上显示的“禁止通行”的标志突显长城城墙的“防御、阻隔”属性,映射“中国的网络管制”,从而构建了一个具有明显批判色彩的多模态隐喻,传达作者对于中国政府限制网络言论的抨击。
标题:中国经济和世贸组织,带来全新变化。图像描述的是一条腾飞的红色巨龙跃然空中,呈张牙舞爪之态,两个巨爪中抓有漫天飞舞的纸币;而一位富态的美国老人趾高气扬地一手散发着钞票,一手对巨龙指手画脚。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转喻中国,无可厚非,但是,龙的形象被刻画成“张牙舞爪”、“腾空而起”、“手抓钞票”,这显然意在突显、塑造龙的贪婪和狂傲。借用空间上的形体和姿势对比,如“粗犷线条的龙”与“精笔细画的美国老人”,“高大的占据图画三分之二空间的腾飞的龙”与“渺小的屈居三分之一角落中的美国老人”,作者意图映射“后生可畏”:尚未经过精雕细琢的新生经济体正威胁和抢占着老牌大国的地盘。但是,作者借用“指点”手势,隐喻腾空而起的中国须听从老牌大国的指挥,必须遵照他们制定的规则。
再如,下例中的龙的形象更是被妖魔化了:模态符号:漫画类图像往往占据突显位置,以醒目的色彩和夸张的构图吸引读者的眼球。图像往往承载作者独特的评价姿态和观察视角,它们具有诱引读者按照作者意图解读文字语篇内容的作用。反过来,语篇文字又通过具有明显褒贬和评价意义的词汇和句式结构,进一步印证和强化基于图像所产生的评价性解读。该类语篇虽然从篇幅上看,语言文字仍是主体模态,但是往往位于篇首突出位置的漫画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此,笔者曾经以例3为例做过实验,把图像删除,只给学生提供文字语篇,学生感觉作者的评价态度不是很明显,因为学生往往启用我们文化中对于龙的褒义联想图式去修正课文中某些词汇的负面评价意义。
下面是本组学生对于《经济学人》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始源域汇总表:
张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翻译学。
本文原载于《外语教学》第34卷第4期(2013年7月)。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刊登,若有涉及其他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