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来读文献 | 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

赵秀凤,张卉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1-03-17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模态来表达,也可以通过非语言模态来表达。多模态隐喻研究的兴起拓展了经典的语言隐喻研究范畴,也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发。”

11月19日(本周四)“我来读文献”【线上论坛】活动的点评文献即为《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批评隐喻策略——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教研课题为例》,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将该文刊登于此。


我们诚邀参与点评的小伙伴参加“线上论坛”,与专家、作者、同行探讨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分享交流科研经验。您只要登录活动页面(http://iresearch.unipus.cn/info/paperreview.php),阅读并点评文献,即可参与本次线上交流。点评提交截止日期:11月18日。请参与点评的用户加入我们的QQ群。


名称:iResearch学术交流二团

QQ群号:174403624

验证信息请输入:读文献论坛


点击了解“我来读文献”【线上论坛】详情

1. 引言英语报刊阅读不但是英语专业高年级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而且英语报刊各类文章也被广泛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近十年关于英语报刊教学的文献来看,其教学的重点还仅停留在语言能力培养这一层面,普遍认为英语报刊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信息搜索能力,感受鲜活而又地道的英语(王九萍 1997;端木义万 2006;生安锋、赵玉荣等 2006;王中锋 2010;刘丹 2011)。我们认为,英语报刊还应该是培养批判性阅读习惯,提高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客观公正的评判能力,培养成熟的心智比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更具价值和意义。
正是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我们指导学生采用英语报刊批评阅读策略,并把它贯穿于英语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在习得纯正英语语言的同时,锤炼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外媒中多模态隐喻构建的‘中国形象’”这一教研课题为例,介绍和展示英语报刊批评阅读策略的实施过程。
该课题设计的初衷与隐喻的功能有关。莱考夫在《道德政治》(1996)、《别想大象》(2004)、《政治思维》(2008)著作中反复指出,隐喻是构建话语框架体系,塑造思想的重要工具。同一隐喻的重复灌输会在听者大脑神经中得以定型,并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形成永久神经回路,形成固化的世界观。西方主流媒体的英文报刊是实施话语和文化霸权、灌输和宣扬其价值体系的主战场。在阅读英语报刊语篇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剖析其背后的国家立场、意识形态、后殖民文化战略,是深刻理解该类语篇主旨,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2. 批评隐喻与多模态隐喻研究2.1 批评隐喻研究从学理上讲,批评隐喻研究属于批评话语分析的范畴,是以隐喻为考察点揭示隐喻与背后的权利、意识形态等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以语篇中的隐喻为切入点,根据认知隐喻理论,剖析作者和报刊的立场、地位、意识形态等因素如何左右隐喻始源域和目的域的选择及其跨域映射,揭示隐喻在塑造和传播思维模式和价值方面的作用。批评隐喻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属于语篇分析、语料库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赵雪梅 2010:33)。代表人物Lakoff(1996,2004,2008)和Charteris-Black(2004,2005)等以多党派纲领和竞选语篇为语料,系统分析隐喻在灌输、保持和改变意识形态、维持控制关系和权力秩序、引导公众舆论方面的作用。批评隐喻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语篇中的隐喻,阐释深藏在隐喻背后的政治或意识形态动机。目前批评隐喻分析主要集中于语言文字隐喻,对非语言符号及其多种模态符号协同表征的隐喻的批评分析并不多见。
2.2 多模态隐喻研究多模态隐喻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是概念隐喻研究的延伸和拓展。1996年,Forceville首次把违背视觉常规的图像视为图画隐喻,并加以系统研究,拓展了经典的语言隐喻研究范畴。此后,Forceville用“多模态隐喻”这一术语拓宽研究范畴,研究图像、颜色、线条、声音、文字等多种不同模态符号对隐喻的协同表征,力图弥补认知语言学界单纯依赖语言符号构建隐喻理论的缺陷。多模态隐喻的最新标志性研究成果汇聚在论文集《多模态隐喻》( Forceville & Urios-Aparisi 2009)中。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语类,概括多模态隐喻不同于纯语言隐喻的诸多特征,旨在丰富和完善概念隐喻理论,彰显多模态隐喻研究的价值。但是,从现有文献看,批评视角下的多模态隐喻研究还很少见。
3. 隐喻和批评隐喻能力之培养3.1 隐喻能力“隐喻能力”指在目标语中通过隐喻性结构和其他认知机制对概念进行映射或编码的高级语言能力。简单地说,隐喻能力就是习得、制作和理解隐喻的能力。就习得者而言,隐喻具有“固化或更新图式”的作用,通过隐喻有助于习得识解世界的角度,增长对世界的认识。因此,隐喻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
Steen(1994)、Littlemore & Low (2006)等研究者纷纷著书立说,倡导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提高隐喻能力。我国学者严世清(2001)、蔡龙权(2003)、王寅、李弘(2004)、陈朗(2010)、薛锦、朱瑞青(2011)等也从多角度阐述了培养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的重要性,正如王寅、李弘(2004)所论,学习隐喻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目标语言的概念体系,培养隐喻能力可以增进语言学习,提高语言的流利表达能力与地道性。
3.2 隐喻能力之培养隐喻能力的基础是对隐喻的加工处理,涉及到隐喻的识别、理解、解读和评价等多个环节(Steen 1994)。隐喻能力培养的首要环节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到隐喻的概念性本质,引导他们寻找始源域与目的域跨域映射,认识到词汇、语篇层面中存在的系统性隐喻,推导出隐喻蕴涵。其次,采用对比教学法,对比母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中的始源域与目标域的选择,了解隐喻的共性及文化特性。最后是培养批评隐喻能力,即在隐喻加工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增加批评视角,审视隐喻与社会价值观层面如意识形态、权利控制之间的关系。
4. 批评多模态隐喻教学4.1 教学设计背景在电子媒体时代,英语报刊阅读材料的网络化是大势所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的时效性、生动性提高英语报刊阅读课的效果是教师不容逃避的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媒体的实效性和普及性,以先进文明的姿态报道和评论东方国家的时政,向全球灌输并诱导东方认同其西方文化价值观,达到重塑世界的目的。但是,这一目的和要义并不是以宣言的形式传达的,往往是借助艺术化的手段。其中一种惯用的战术就是图文隐喻(多模态隐喻的一种,下文称多模态隐喻),以文字评论配漫画的形式,借助人们所熟悉的概念或图式构建和传达某种抽象的概念、认识和评价。该类隐喻体现着浓厚的西方色彩,彰显着西方中心主义和东方刻板印象的痕迹。
4.2 教学材料的选取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图文隐喻语篇是培养学生批评隐喻能力的理想教学材料。据此,我们设计一个教学课题:网络搜查西方主要报刊媒体中关涉“中国形象”的新闻报道或评论,从中选取配有隐喻性漫画的图文语篇作为重点学习分析对象,对隐喻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分析评价,所考察的内容包括本体、喻体、表征手段等。
4.3 教学方法和步骤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从材料的搜集选取、到分类、归纳到分析评价都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师的理论指导必不可少。

在教学步骤上,第一步是教师结合大量语言和语篇实例对概念隐喻、多模态隐喻理论及批评隐喻分析方法等进行引介,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意识;第二步,教师采用范例教学法,以具体实例向学生演示对多模态隐喻的分析和评价;第三步,采用小组研讨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搜集不同的西方英语报刊,如《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对所选取的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头脑风暴式分析,继而写成分析评价报告,之后在全班交流研讨成果。


4.4 批评隐喻教学案例

下面以《经济学人》一组为例。该小组为5名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搜集的时间段为:经济学人20088月—20129月,内容为关涉中国的图文多模态隐喻语篇,共计181篇。批评隐喻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信息源、议题设置、始源域分布、模态符号、隐喻语言表达、隐喻解读、隐喻批评。


信息源:《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于1843年9月创办的杂志。其读者定位为高收入、富有独立见解和批判精神的社会精英。其声明的立场是启用批判性思维,坚守超党派的立场。


涉华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经济学人》的涉华报道数量呈明显的递增趋势,报道评论也更加深入,视角更加丰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从2012年1月28日的开始,《经济学人》还专门开辟了中国专栏,为70年来该杂志开辟的首个外国专栏。按照频率,主要议题比例如下:


议题的设置与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所引发的“中国威胁论”的步调相吻合。西方媒体一方面高度关注中国的经济贸易活动,另一方面也以挑剔的眼光关注中国的国际关系、政治体制,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问题尤其不吝笔墨。中国政府对网络言论自由的管制也是外媒津津乐道的一个重要议题。
始源域分布:以中国为目标域进行投射的始源域主要有动物类:龙、熊猫;物品类:长城、红旗、船只、地图;传统人物类:孔子、古代帝王;传统文化类:杂技、京剧脸谱等。这些始源域的选择可以追溯到西方传统上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或多或少带有落后、顽固、怪异的色调。当代中国随处可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很少被选为始源域映射积极的、开放的中国。
从映射机制上看,多数实例首先是转喻映射,如用“熊猫”、“长城”、“地图”代“中国”,是典型器物代产地。以转喻为前提,继而进行跨域隐喻映射。在该过程中,映射入目标域的属性的选择具有明显的国家立场或意识形态痕迹。如例1中,“长城”不但具有转喻指代功能,代中国,同时,通过语言文字“breaching the great firewall”及图像中电脑屏幕上显示的“禁止通行”的标志突显长城城墙的“防御、阻隔”属性,映射“中国的网络管制”,从而构建了一个具有明显批判色彩的多模态隐喻,传达作者对于中国政府限制网络言论的抨击。




标题:中国经济和世贸组织,带来全新变化。图像描述的是一条腾飞的红色巨龙跃然空中,呈张牙舞爪之态,两个巨爪中抓有漫天飞舞的纸币;而一位富态的美国老人趾高气扬地一手散发着钞票,一手对巨龙指手画脚。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转喻中国,无可厚非,但是,龙的形象被刻画成“张牙舞爪”、“腾空而起”、“手抓钞票”,这显然意在突显、塑造龙的贪婪和狂傲。借用空间上的形体和姿势对比,如“粗犷线条的龙”与“精笔细画的美国老人”,“高大的占据图画三分之二空间的腾飞的龙”与“渺小的屈居三分之一角落中的美国老人”,作者意图映射“后生可畏”:尚未经过精雕细琢的新生经济体正威胁和抢占着老牌大国的地盘。但是,作者借用“指点”手势,隐喻腾空而起的中国须听从老牌大国的指挥,必须遵照他们制定的规则。

再如,下例中的龙的形象更是被妖魔化了:


语言文字“being eaten by the dragon”和图像协同作用刻画了一个体型硕大、行为怪异的巨龙:满身的红色和黄色是中国国旗的颜色;飞舞的黄色的龙须酷似飘飞的旌旗;汽车、厂房、手机等被巨龙吃下,隐喻其对应的生产公司被中国公司吞并。该语篇所刻画的巨龙是个可怕怪异的猛兽,是作者对中国故意妖魔化的产物。
模态符号:漫画类图像往往占据突显位置,以醒目的色彩和夸张的构图吸引读者的眼球。图像往往承载作者独特的评价姿态和观察视角,它们具有诱引读者按照作者意图解读文字语篇内容的作用。反过来,语篇文字又通过具有明显褒贬和评价意义的词汇和句式结构,进一步印证和强化基于图像所产生的评价性解读。该类语篇虽然从篇幅上看,语言文字仍是主体模态,但是往往位于篇首突出位置的漫画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此,笔者曾经以例3为例做过实验,把图像删除,只给学生提供文字语篇,学生感觉作者的评价态度不是很明显,因为学生往往启用我们文化中对于龙的褒义联想图式去修正课文中某些词汇的负面评价意义。
下面是本组学生对于《经济学人》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始源域汇总表:


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学生们对于外媒主流媒体中涉华报道所使用的多模态隐喻、以及对于语言文字中所传达的隐性评价和态度有了系统和清晰的认识。基于对多模态隐喻的分析,各小组得出的整体评价为:西方媒体倾向于报道“坏消息”,以突显中国的负面形象为主,这主要体现在始源域及其对映射属性的选择上折射出西方固有的“优越”感。即使对当代中国的观察和报道,西方媒体也并没有摆脱传统的刻板印象:“腾飞的巨龙”依然是“张牙舞爪的怪兽”;“憨厚的熊猫”依然也只是“表面温顺”;军事图像叠加的中国版图诋毁着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
5. 结语教学实践表明,选取英语报刊中的多模态隐喻涉华语篇作为训练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素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该类语篇议题的体己性、时效性、图文并茂的趣味性为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教师运用图表和大量实例对隐喻理论和隐喻知识的讲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自己探究和发现隐喻的好奇心。小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方式也在最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教学策略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学生不盲从盲信的阅读习惯,提高了他们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赵秀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认知诗学、文体学。

张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翻译学。


本文原载于《外语教学》第34卷第4期(2013年7月)。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刊登,若有涉及其他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